2022個稅計算方法實例(2022個稅計算方法實例分析)
前沿拓展:
2022個稅計算方法實例
根據《** **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規定,“一、關于全年一次性獎金、**企業負責人年度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的政策
(一)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任止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以下簡稱月度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三務雙婷基夠速婷風球跳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21年年底,個稅出了一些新規。例如,廣東省稅務局通知,大幅度調低個體戶、個獨企業、合伙企業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率;與每個人相關的年終獎稅收優惠政策延至2023年底;符合條件的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一律適用查賬征收方式計征個人所得稅等……
為此,很多同學詢問:個稅最新政策有哪些?基本算法是否有變動?特殊算法如何看?以及22年最新的稅率表等問題。這次,小編將以上內容更新到最新版,分享給大家。
1
個稅降了!
稅率:5%、7%、10%、20%
劃重點!!!
一、調低六大行業所得率:
二、適用范圍
1、定期定額個體工商戶。
2、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合伙企業的個人合伙人以及個人從事其他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實行核定征收的。
三、核定應稅所得率的企業,如何計算?
四、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2
個人所得稅帶大家一次搞清楚!
那么個稅目前都有哪些類別?納稅主體有哪些?具體的計算方式是什么?今天都給大家整理出來了!快來看看吧
溫馨提示:若想得到更多會計行業第一手免費資訊或答疑,關注私聊我哦!
【福利時間】小會又來送福利啦!
據說,財務每月總會有那么幾天……特別煩躁,因為又要算工資了!!!算薪最重要的就是準確、高效,薪酬核算、社保匯繳、數據分析、方案測算,零零總總的數據表格,每一項都容不得沙子。
別再心煩啦今天小咖給大家帶來
【2022全自動工資表與全行業工資方案】
內含全自動薪酬系統30+行業薪酬管理方案表格可調稅率可自定義稅前增減一鍵打印工資條
且可**使用徹底解放雙手
2022新個稅計算器
工稅前工資正算、反算模板自動生成
工資條自動生成
社保自動計算系統
自帶日歷考勤表
銷售提成核算系統
全行業工資方案
篇幅有限,以上僅為部分展示
領取方法:關注+私信小編【資料】,即可領取以上資料哦!
另外,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獨家打包資料/思維導圖/必過題庫/財務模板)!還可以免費暢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復,請大家耐心等待。。。。
拓展知識:
2022個稅計算方法實例
工資扣稅計算方法: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0元,不超過5000;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金)-5000元。
一、工資扣稅計算方法: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二、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金)-5000元
三、個人工資扣稅標準
1、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征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繳稅。
2、工資扣稅標準: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一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8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8000*12-5000*12)×3%-0=900/12=75元。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收人減去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或扣除金額后的余額。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在**,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
(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四)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
(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六)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3051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