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正能量讀詩(第二十四期)—方舟詩歌》來源于:由作者:陳小俊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正能量讀詩(第二十四期)
—方舟詩歌讀詩,有有聲的,有無聲的,大聲叫喊也是讀詩,小聲默念也是讀詩,心
正能量讀詩(第二十四期)
—方舟詩歌
讀詩,有有聲的,有無聲的,大聲叫喊也是讀詩,小聲默念也是讀詩,心讀也是讀詩,真正的讀詩應(yīng)該是一種無聲的體味,一種心靈的靜音。《黃河詩報》詩刊不定期在博客、微博與微信為大家推薦正能量的詩歌,名字就叫—–正能量讀詩!
第二十四期:正能量讀詩–方舟詩歌
(下期預(yù)告:第二十五期,耿林莽詩歌。)
=============
方舟散文詩(十四章)
◇你餓了嗎
你餓了嗎?一片青青的草,蔓延的原野。一片綠綠的葉子,那叢春天的灌木林。
透過山澗的流水,天空流浪著一只盤旋的鷹。
你餓了嗎?天上飄來的白云。你餓了嗎?地下流淌的小河。
我夢中的小鳥,在暖暖的巢里張開嫩黃的小嘴。
你餓了嗎?是草原在說,是大海在說,是天空在說。
為那綠綠的草地,牧放著我的牛羊;為那蔚藍的海洋,開放著我的浪花;為那遼闊的天空,飄動著我的白云。
你餓了嗎?心的世界很大很大,涵蓋著天、涵蓋著地,涵蓋著每棵小草、每朵小花。
你餓了嗎?一切都失去了,空空的心靈是一片處女地,種植著我的原生態(tài)。黃粱之夢開始,螞蟻緣著大槐樹的旅程,在艱難地攀登。
轆轆之音,甜甜之語,都是閨蜜中的私房話。透過流水、透過蜂蝶、透過鳥語花香的春天,散落在夢的百花園里。
心是一方博大的天地,隔著云門霧窗,一個聲音在悠悠地喊:
你餓了嗎?你餓了嗎?
打開的門,自天外飛來一只美麗的小鳥。
◇戴玉佛的人
戴玉佛的人,懷揣一顆晶瑩剔透之心。
十八顆念珠,顆顆懸著虔誠,與佛的慈悲和微笑,與愛的普度和照耀,日日沐浴在香薰之中。之中的大千世界,之中的蕓蕓眾生,之中的煙籠霧罩。
寰球是如此的涼熱,人間是那般的冷暖。
歷過劫后的余生,回想命運所走過的路,那都是佛祖的旨意?還是三千劫后的六轉(zhuǎn)輪回?
一只昆蟲,一只禽獸或者一個人,那是你的前生還是你的后世?那是你的生命還是你的魂?抑或是你的先人、你的兄弟姐妹。
戴玉佛的人,你在溫暖著佛祖還是佛祖在溫暖著你。
大千世界,朗朗乾坤,我是一只螻蟻還是一粒微塵;我是一滴露珠還是一縷清風(fēng),在塵世中生存或者消亡。
戴玉佛的人,懷揣一顆晶瑩剔透之心,每日在十八顆念珠上,禱念著佛祖的寬容和慈悲,悉數(shù)著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帆雕
被打磨的帆光滑如流,注滿了風(fēng),飽滿而又挺拔。一路破浪而來,泊在金陵城下。
是蟬的翅,是蝶的翼,還是鷹的棲息?
是萬箭齊發(fā),是百萬雷霆的滾動,跨過長江,跨過九朝古都的蒼涼。
金陵的春夢破了。
虎踞龍盤之地,醒來一園梅子,醒來萬萬千千的蝶。
◇秋日私語
從秋葉之上走過,切切之語是夕輝滾落的音響,自枝頭、自春的源頭,飄飄而下。
兩個季節(jié)的交替,在一瞬間對接,令人銷魂于美麗的凄冷之中。楓林之晚,霜的一襲寒紗,縹緲為一片淡淡的云。
那雙靈動的手,以殘存的語言,**在一曲《秋日私語》之中。
背影漸漸地暗淡,五只小鳥和一段殘樁,一個故事和一地落葉,久久靜止在鋼琴曲的回音里。
轟然挺立,雀起如潮,紛亂了白樺林,一群鳥沒進夜空了。
星月的碰撞,天地之飛舞。
我久久凝視在舞臺之下,看大幕徐徐垂下,若一片葉子劃下的弧,漂亮而又令人傷感。
◇靈巖塔林
穿過塔林,穿過晨鐘暮鼓的凝固,我與**們相對而視。
都是梵音佛語,都是高僧大德,**在自己的佛龕之中。
古柏的風(fēng)格,閃爍著舍利子的精神,一點佛光的熒照。
青松的品質(zhì),矗立于凡塵世俗之中,一朵蓮的淡然。
該如何穿過你的潔凈之地,該如何面視你透骨的睿智。一具臟污之軀,那堪清水凈荷,明月真鑒。
已面壁千年,坐化成佛了。
石頭也被感動,靈巖也在點頭。塔上的故事,環(huán)繞而塑,說過一千年了。
穿過塔林,穿過晨鐘暮鼓,和千年的凝固里,我被**們感動,羽化為一枚果子,被你緊緊地攥在手中。
◇古柏園
一園靜謐,一園的蒼顏。濃綠的古韻,露出幾段枯枝。
風(fēng)的歌,鳥的語,秦漢的霜雪。一片琉璃瓦上,冷顫的夕輝,寒鴉聲聲。
園門關(guān)閉了,一棵古藤如蛇,攀過唐宋,攀過晉的殘痕,幾只赑屃馱著高大的石碑,伏在我的面前。
我在斑斑剝剝的字跡里,尋找歸去的路。
◇白天鵝之戀
一只白天鵝飛來了。
一朵云的飄逸,一朵花的綻放,一灣三月的冰河破了,波光流溢。
你美麗的身影,悄然驚醒了冬眠的浪花。甜聲醉語,盡在一杯葡萄酒里,紅的迷人。
夜光杯破了,那是一聲平安的祝福,那是一地如水的月光,染上幾滴玫瑰的紅。
是風(fēng)的凝止?是雪的溶化?是古河道不息的船歌?
燃燈佛塔亮了。一顆心的虔誠,代替了所有的語言。有佛祖為證,被你感動,被你誘惑。
那是山、那是水、那是彎彎的月亮河,淙淙地流淌而去。
留下小樹林,橋和心的悵惘,雕塑和月光的迷離。垂釣的呂公望,坐在高高的岸上,風(fēng)掀動了他的衣襟。
一聲鈴響,白天鵝飛走了,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飛走了。
◇紅螺寺
冬天破了,雪的殘痕,陽光的照耀,一片融融的春意。
昂然如火的日子,大紅門開了嗎?大花轎來了嗎?紅螺姑娘卻走了。
水的涓涓而流,如閨房私語。羞紅之態(tài),是梅香,是地丁的初放,和幾瓣冷顫的蝶翼。
一片竹的秀韻,香煙的籠罩,祈禱者捧接的福音,都滿載而歸,與落日一起下山了。
大清皇帝也走了,余下明時的鐘聲,伴著松風(fēng)殘月,佛語梵音,還在獨自地鳴。
滿山的羅漢,盛茂**坐在靈塔之中,還在面壁而悟。
一盞孤燈在照,一個人在冥思苦想。
◇再臨易水
拱手而別,易水嘩然而退,紅鬃烈馬奔馳而去。
風(fēng)瀟瀟而起,水漾漾而寒,一陣徹骨的冷,冷透戰(zhàn)國的烽煙。
燕趙大地,咸陽古道,壯士沒有回頭的路。
秦庭之上,呲牙裂目,吼出的是一腔熱血,噴灑的是千古之壯烈。
圖窮之下,方顯出大英雄的本色,被世代傳頌。
易水河畔,狼牙山下。荊軻塔是一柄利劍,直指蒼穹,劃痕如圖,映影著燕趙的俠肝義膽。
壯哉,荊軻!悲哉,荊軻!
歷史沒有拐彎,秦的金戈鐵馬,直達中原,一統(tǒng)為轍痕、金幣和一個大大的龍字。
易水還在緩緩地流。煙塵始起,西去的古道被歷史一點點湮沒了。
◇江南·淹城
一只螺的水居,三千年古城,一無所有了。
墻、垛口,開啟又關(guān)閉的大門,旗子和吊橋。
護城的河,繞城三匝,水還在流。
那是淹城,大王在中心發(fā)號施令。
獨木舟渡過五千年,擱淺在博物館里。斷槳、斧斫的痕,凋蔽的風(fēng)浪。陶罐、紫砂器和瓷的碎片。
一座古城,春秋的杰作。一片空了,水環(huán)繞而流。
漣漪在擴散,野草在蔓延,人走的很遠很遠了。
◇小樓霜吟之夜
一簾殘月西沉,小樓吟過之后,風(fēng)便消瘦了。
隨之菊花滿地,窗外的秋蟲爬到書案之上,唱醒三更的舊夢。
那幾本唐詩宋詞,橫豎疊放,零亂為頹后的殘磚,印滿蟲鳴。
吟過千年了,都是離人的淚滴,幾點草上的露。
人已走遠了,摟著心愛的枕頭,摟著寂寞的夜晚,那熟悉的氣味,怎能令人安然入眠。
就循著蟲聲走去,走近純真,走近久違的鄉(xiāng)音。
霜如月輝,夜似簾后的獨白。蟲聲漸次地遠了。
小院墻外,誰又叩響了隔壁的門?
◇一座祠堂
一棵古柏,幾株冬青濃濃的綠。
一個氏族,根深葉茂在這片土地上,歷過五百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
一對青石獅子,無語在門前。古銅色的門環(huán),被多少人撫摸、轉(zhuǎn)動。
一代一代的先祖?zhèn)儯頍熁穑恍⒆淤t孫們供奉為榮耀或者平凡。
墻外高大的白楊樹,掛著一只鵲巢,像一個孤獨的魂,忍受高處的寒。
供品都擺上了。鞭炮都點燃了。
長者率先垂范,跪伏在先祖?zhèn)兊拿媲啊?/p>
一座祠堂,一個氏族靈魂的棲息地,五百年的青煙,裊裊不絕。
◇那是月亮河
月亮在天上,醒來的是一河流水,一雙明亮的眼睛。
那是心的蕩漾,那是水的泛濫,那是一只貓,躍過了高高的籬笆墻。
長長的廊道,羅馬柱和大理石的光,搖曳著柳絲,和柔柔的秀發(fā)。
夜鶯飛走了,是誰在啼鳴?
那夜的酒,映在你的笑容上,那是媚人的紅,醉在那點唇痣之上。
我好想穿杯而過!像穿過三月的杏花細雨,與你坐守在一棵櫻花樹下。
我好想拉著你的手,趟過月亮河,走向燃燈佛塔,與你一起走向心的圣殿。
那是一葉帆的飄走,一尾魚的游去,一個人的寂寞如酒,睡在陳缸古壇里。
月亮在天上,河水在流,一枚紅紅的圣果,兩顆醒著的心。
◇只想拉著長城的手
只想拉著你的手,攀躍層層石階,站在烽火臺上高喊:長城,我來了,我來了……
雁飛絕杏花始開,我的心是一朵燦爛的桃花,蕩開滿山的春風(fēng)。
一片片的綠,一簇簇的山花爛漫,蜿蜒而去的古墻垣,迭次淡然的群山。
我目光所及,被情思所染。站在廣袤的天地之間,就放飛一百只鴿子,就采擷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插滿每一個垛口,像捧在你的胸前。
再點燃起烽火狼煙,直達天庭。
哦,只想拉著長城的手,拉住你甜甜的微笑,拉住你夢幻般的目光,走向山海關(guān),走向嘉峪關(guān),走向萬里遠的過去和未來。
啊,我是枝頭一枚青青的杏子,在墻內(nèi)的苦澀里等待。
等待成熟,等待親近,等待你一雙采摘的手,在長城的盡頭,向我緩緩地伸來。
===============
□方舟:本名方喜利,山東乳山人。1980年開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作品散見于國內(nèi)幾十家報刊,有的被收入中學(xué)語文課本。著有《最初的感覺》、《游在城市邊角的魚》、《蒲公英》等詩歌及散文詩集。現(xiàn)在新華社工作,青島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
本文原作者為陳小俊,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lián)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陳小俊,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1318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