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覽)
前沿拓展:
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在時間上已經開始了2、里面的項目主要有3、專項主要包括4、個人所得稅的征收5、征收個人說得稅分七個級別6、另外全面計算所得稅來看也是七個級別
很多小伙伴都跟小編要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以及個稅的計算方法,今天小編給大家搜集并整理了一下,趕緊一起來算算吧!



二、個人所得稅預扣稅率表



那么該如何申報個人所得稅呢?
1、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
代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行為發生的次月15日之前,向稅務機關報送并支付應當繳納個稅個人的信息、支付數額、扣除事項詳細、扣繳數額以及總額和其他相關涉稅信息。
2、需要繳納個稅的事項:
(1)工資、薪金所得;(2)勞務報酬所得;(3)稿酬所得;(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5)經營所得;(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7)財產租賃所得;(8)財產轉讓所得;(9)偶然所得。

3、新個稅法應該如何計算工資和薪金?
在2019年宣布實施的新個稅法規定: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基本按照現有規定預扣預繳。
那么什么是累計預扣法呢?
累計預扣法的計算公式是: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x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舉個例子:小王20年每個月的工資為一萬元整,每月減除費用為5000元,五險一金等專項扣除為每月1500元,如果包含有專項附加扣除1000/月的話,預扣預繳的計算應按以下方式來算:
1月:(10000-5000-1500-1000)x3%==75元;
2月:(10000×2-5000×2-1500×2-1000×2)×3%-75=75元;
3月:(10000×3-5000×3-1500×3-1000×3)×3%-75-75=75元。
怎么樣,看的明白嗎?以上是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的情況。

累計預扣法說完了,那么其他的勞務報酬、稿酬、特權使用費等是怎么計算個稅的呢?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稿酬所得以個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額或定率減除規定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額減除費用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減除20%的費用。適用20%的比例稅率,并按規定對應納稅額減征30%,故其實際稅率為14%,
計算公式 :
(1)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1-20%)×20%×(1-30%)。
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時,如果一次勞務的收入不超過四千元,則減除八百元的費用,四千元以上的,減除收入的百分之二十,然后再按適用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款=勞務收入*(1-20%)*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好了,個稅的計算方法就普及到這里了,小伙伴們趕緊算算自己該交多少稅吧!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71144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