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怎么計算(2022年退休人員退休金怎么計算)
前沿拓展:
退休金怎么計算
基礎養老金部分,是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等于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過渡性養老金,主要是針對國發1997年26號文件實施前參加工作的老人計算的待遇,是由各省市自行制定計算公式。主要是對有關年限缺少個人賬戶養老金等待遇的一種補償。
山東省的養老金計算公式為例,山東省養老金計算公式如下:
第一,基礎養老金主要和三個因素相關: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繳費年限。
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現在已經改稱為“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2021年11月,山東省公布了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為6893元。希望2022年能夠公布的較早一些,否則今年退休的老人只能暫時使用693元計算臨時性養老金了。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乘以養老金計發基數以后,實際上就是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實際上,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職工參與繳費指數計算月份的繳費工資占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比重的平均值。如果說我們始終按照60%檔次繳費,退休計算的平均繳費指數一般就是0.6。
人到中年,一直關注如何繳納養老保險,會給自己退休生活帶來最大的保障,今天就介紹下如何計算養老金,我也是學習了好久,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也請友友們指教。
養老金包括兩個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沒啥說的,多繳存多得,少繳存少得,主要差別在于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省上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全部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在上述計算公式中,最為復雜的是“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它的計算公式是: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指數。在這里,“平均工資指數?”最為復雜。文件的規定是:平均工資指數=(a1/A1+a2/ A2 +a3 /A3……)/ n,其中,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按照規定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再分析一下“計發月數”。 5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5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65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01;70歲退休,計發月數為56。
綜合來看,要想讓我們的退休金更多,可以多繳多存,個人賬戶金額就會多,然后就是取決于當地的平均工資,北上廣一線城市的肯定是要高的,相當于18線城市的一倍,其次就是指數化,是實話這個我們改變不了,因為所在企業交的比例我們不能去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只是有一天如果真的辭職了,變成靈活就業了,我們自己可以選擇這個繳費檔位,然后改變指數,也可以去一線城市就業進行靈活就業參保,那還有一點需要提示的是跨城市參保,如果女性年齡大于40歲,男性年齡大于50歲,即使參保都超過15年,也必須回戶籍所在地領取社保。舉個例子,我在黑龍江繳社保15年,又去天津繳了15年,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自由選擇在哪里退休了呢,要看年齡分界,女性為例,如果去天津的時候超過40了,只能回黑龍江領取。
以上是我自己作為社保小白在上一點點積累的養老金知識,有說的不準確的地方也請指教,評論區一起討論#養老金##基本養老保險觀念#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0646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