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電子稅務(浙江省電子稅務局網上申報)
前沿拓展:
浙江省電子稅務
如果注冊過,直接搜索浙江國地稅聯合電子稅務局登錄即可;如果未注冊,先進行新用戶注冊,然后點擊登錄即可。
浙江國地稅聯合電子稅務局申報,企業用戶在登錄電子稅務局后,在左側業務受理列表中的【登記管理】-[三方協議賬號登記維護] 菜單下,可對三方協議進行查詢、新增、修改、作廢、驗證、打印**作。
三方協議查詢,點擊 [三方協議賬號登記維護] 菜單后,可以對已登記的三方協議進行查詢,初始化默認查詢所有狀態的三方協議,也可選擇“協議狀態”,針對特定狀態的協議進行查詢。
三方協議新增,點擊左下方“增加”按鈕,可新增三方協議賬號登記。
今天上午,浙江省****辦舉行《關于進一步深化企業減負擔降成本改革的若干意見》**發布會,介紹新出臺的42條減負降本政策等。
“十三五”期間,省減負辦會同省級有關部門推行系列減負降本舉措,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
? 全省共為企業減負11045億元(其中2016年1010億元、2017年1250億元、2018年1650億元、2019年2280億元、2020年4855億元);
? 全省規上工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的成本,從“十二五”末的84.8元下降到“十三五”末的82.9元(五年下降1.9元),2020年顯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3.9元)和江蘇(84元)、山東(86.5元)等省份,走在了沿海兄弟省市前列。
今年3月初,省經信廳(省減負辦)組織省級有關單位,啟動了新一批減負降本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最終形成了新一批的42條減負降本政策。
前期,省減負辦會同省級各相關部門、杭州市西湖區、湖州市,分批次推動省級、市縣減負降本政策上線。
? 上半年,為全省企業減負1298億元,惠及企業約1887萬家次。企業可以登錄浙里辦“企業碼”的減負降本專區查看自己享受的減負降本政策和相應金額,在手機端“點一點”就能隨時查看企業“減什么”“減多少”“怎么減”。
?5月24日,國務院減負辦簡報向全國推廣浙江做法,《浙江省推行減負降本數字化改革減負惠企政策效果看得見摸得著》。
發布會現場,發言人還就浙江有哪些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本次出臺的《意見》中,針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有哪些?
在本次出臺的《若干意見》中除了普惠性政策外,還專門制定了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有14條,這些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降本約970億元。
(1)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優惠政策,包含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5萬元(含本數)以下免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半征收“六稅兩費”、對小型微利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等方面。
(2)延續實施普惠金融稅收政策。
(3)持續減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4)深化利率優惠政策。
(5)推動小微企業貸款擴面增量,持續降低融資成本。
(6)延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政策執行期限。
(7)延長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執行期限。
(8)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
(9)持續推進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增量擴面。
(10)推進“雙?!比谫Y常態化。
(11)落實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
(12)發揮**性融資擔保機構作用。
(13)引導平臺企業合理降低商戶服務費。
(14)降低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資費。
請問對于企業而言,減負降本數字化改革前后有什么不同?
前期,省減負辦會同省級部門、市縣減負辦等通過對企業側減負降本界面的開發應用,實現了企業通過登錄浙里辦“企業碼”對減負降本所有政策一指查詢、是否符合條件一指評估、滿足條件一指辦理。
↓掃描下方二維碼↓
查看減負降本數字化改革視頻教程
減負降本數字化改革后,企業對于減負降本的體驗實現了“三個轉變”。
? 減負政策信息從碎片化向綜合集成轉變。由于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不同類別的政策繁多,綜合集成不夠,造成政策信息碎片化現象。現在通過數字化改革,所有的減負政策在“浙里辦”企業碼綜合集成,送到了企業手里,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減負政策從信息不對稱向一目了然轉變。因為信息碎片化,造成了企業和**部門信息不對稱。通過數字化改革,為企業一鍵展開所有減負政策,是否符合條件一目了然,隨時可以咨詢,還能夠避免出現一些由于信息不對稱、信息傳輸的延遲使得企業漏辦、遲辦的現象,同時也能夠避免一些廉政風險的問題。
?企業減負效果從感覺不明顯向看得見摸得著轉變。原本減負政策的享受情況分散在各部門系統里,有些數據甚至處于睡眠狀態,企業往往對減負感覺不明顯。通過數字化改革,企業法人和員工都可以隨時了解企業已經獲得的減負降本情況,還有哪些沒有享受及時辦理,企業的獲得感真正做到了看得見、摸得著。
今年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什么亮點?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是通過稅收調節作用,鼓勵市場主體增加研發投入,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作用。2021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兩個亮點:
“提標”。今年1月1日起,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相當于企業每投入100萬元研發費用,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200萬元。2021年,全省預計可再為制造業企業新增減稅200億元。
“提前”。改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清繳核算方式,原來是在次年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這次改為當年10月份預繳時即可扣除上半年研發費用,讓企業盡早受惠。
今年以來,浙江省稅務局在電子稅務局中增加申報輔助功能,對未享受政策的企業給予提示;建立應享未享疑點企業**體系,對疑點企業逐戶核實。如在今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期間,3千多戶企業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補充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9.8億元。
浙江在拓展首貸戶方面有哪些舉措?
2020年以來,全省首貸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有15.2萬戶從未獲得貸款的小微企業獲得了信貸支持。今年1-6月,全省小微企業首貸戶繼續新增6.46萬戶,首貸金額1704億元,為全省企業共減少利息支出28.5億元。
? 加大定向支持,運用央行低息資金實現精準滴灌。全省累計投放支持首貸戶的央行再貸款資金96億元,直接惠及首貸戶1.6萬余戶,金融機構運用央行再貸款資金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比運用其他資金發放的貸款利率低1.13個百分點。
?實現技術賦能,全面提升首貸戶融資便利度。**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與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推出“貸款碼”。“貸款碼”上線以來,已有11470戶小微企業通過“貸款碼”獲得首貸支持,累計發放貸款210億元。同時,在全國率先制定首貸戶統計規范,累計梳理小微企業無貸戶名單112萬余戶。
?加強政策協同,充分調動金融機構服務首貸戶的積極性。**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聯合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在全省開展“首貸戶拓展三年行動”,同時,推動各地紛紛出臺財政獎勵、貼息或風險補償等配套相關支持政策。
?強化考核激勵,推動首貸戶拓展工作貫徹至基層一線。率先制定出臺《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按月監測通報,按年考核各金融機構首貸戶拓展情況。
針對貸款期限與生產經營周期不匹配的問題,浙江銀保局有什么創新的有效措施?
浙江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探索的兩項制度創新:
一是“無還本續貸”還款方式創新。主要針對經營合規的優質小微企業,讓銀行在貸款到期前,通過提前溝通和審核后直接給企業續貸,企業不用先還貸款再續貸。2013年開始,浙江在全國最早開始試點,逐步探索,總結經驗,推向全國。到今年6月末,全省轄內無還本續貸余額為5460.2億元,戶數是47.7萬余戶,分別比年初增加了1494.7億元和12.7萬戶,余額和戶數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第二項制度創新是中期流貸服務。浙江創新提出“兩內嵌一循環”服務模式,包括:中期貸款內嵌年審制、中期授信內嵌預審制、循環式3種模式。引導轄內銀行機構積極落實監管要求,推動銀行機構加強內部資源傾斜、科學設定績效考核指標、建立并落實盡職免責制度等措施。同時,督促銀行機構嚴格落實貸款“三查”,更加有效把握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和還款能力。到今年6月末,浙江轄內中期流貸服務余額11909億元,比年初增長了30%。今年上半年,累計投放中期流動資金貸款5685億元,為企業節約轉貸成本約57億元。
來源: 浙江發布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1346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