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40000要交多少稅)
前沿拓展:
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
境內(nèi)所得稅=400*25%=100
境外所得稅=20
要補差100*(25%-20%)=5萬元
要補交稅=100+5-25=80萬元
希望能幫助到你!
最近幾天,身邊有很多好友咨詢練練關(guān)于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問題,其中一位朋友問練練,我2021年沒有換公司,而且平時也如實納稅申報了,為什么還會產(chǎn)生補稅3000多元。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那么可以確定這位朋友把全年一次性獎金合并到工資薪金一起申報,適用高稅率,導(dǎo)致產(chǎn)生補繳稅款。
全年一次性獎金匯算清繳時要如何選擇申報方式呢?
一、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小于6萬元,那么選擇【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更節(jié)稅。
示例:小張2021年工資薪金收入70000元,專項扣除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18000元,當年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12000元
小張全年的綜合所得=70000+12000
=82000元
小張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82000-5000-18000-60000
=-1000元(實際為0)
小張已繳稅款(全年一次性獎金)=12000/12*3%*12
=360元
年終匯算清繳時,小張選了【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那么小張產(chǎn)生退稅360元。
二、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大于6萬元,小于9.6萬元,且全年一次性獎金大于3.6萬元,那么選擇【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相對節(jié)稅。
示例:小張2021年工資薪金收入55000元,專項扣除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18000元,當年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40000元
小張全年的綜合所得=55000+40000
=95000元
小張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95000-5000-18000-60000
=12000元
小張已繳稅款(全年一次性獎金)=(40000/12*0.1)*12-210
=3790元
年終匯算清繳,年終匯算清繳時,小張選了【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小張應(yīng)納稅款=12000*3%=360元
年終匯算清繳產(chǎn)生退稅金額=3790-360
=3430元
三、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大于6萬元,小于9.6萬元,且全年一次性獎金小于3.6萬元,那么還是選擇【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相對節(jié)稅。
示例:小張2021年工資薪金收入60000元,專項扣除5000元,專項附加扣除18000元,當年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35000元
小張全年的綜合所得=60000+35000
=95000元
小張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95000-5000-18000-60000
=12000元
小張已繳稅款(全年一次性獎金)=35000/12*0.3*12
=1050元
年終匯算清繳,年終匯算清繳時,小張選了【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小張應(yīng)納稅款=12000*3%
=360元
年終匯算清繳產(chǎn)生退稅金額=1050-360
=690元
四、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大于9.6萬元,那么一定要選擇【單獨計稅】,只有這樣才能更節(jié)稅。
示例:小張2021年工資薪金收入150000元,專項扣除10000元,專項附加扣除18000元,當年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50000元
小張全年的綜合所得=150000+50000
=200000元
小張全年工資薪金應(yīng)納稅所得額=150000-10000-18000-60000
=62000元
小張已繳稅款(全年一次性獎金)=50000/12*0.10*12-210
=4790元
小張應(yīng)納稅款(扣除全年一次性獎金)=62000*10%-2520
=3720元
小張合計已繳稅款=3720+4790
=8150
年終匯算清繳,年終匯算清繳時,小張選了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
年終匯算清繳產(chǎn)生稅款:8150元
所以小張無須補退稅款。
假設(shè)小張年終匯算清繳,年終匯算清繳時,小張選了全年一次性獎金【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小張全年的綜合所得=150000+50000
=200000元
小張全年應(yīng)納稅所得額=200000-10000-18000-60000
=112000元
小張應(yīng)納稅款=112000*10%-2520
=8680元。
相對【單獨計稅】多繳稅款:8680-8150=530元。
更多的測算以個稅App系統(tǒng)測算為準,一般情況下,納稅人如果不能通過自行計算選擇,那么納稅人可以嘗試對比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稅】或【全部并入綜合所得計稅】,哪個計算結(jié)果更節(jié)稅就選擇哪個申報方式。
本文為原創(chuàng),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Vivian_Lin 編輯于2022年3月22日,歡迎留言與轉(zhuǎn)發(fā),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在后臺私信咨詢。
拓展知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27467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