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國開公司(**人在外國開公司合法嗎)
前沿拓展:
**人在外國開公司
換中方法,用一種長輩對待晚輩的口氣和他說話!
過去我采訪過很多被「哈耶普斯麻」錄取的學生,但Jerry絕對是最特別的一位:
從成都外國語到UWC,再從UWC到哈佛,能一路考進這些超級名校的,學霸無疑;
而他“搞”過的事情,可遠比名校本身精彩太多了——
16歲
離開家鄉成都,成為當年波黑UWC唯一的**大陸學生,這里可能是全世界離難民營最近的一所學校;
18歲
在拿到哈佛、斯坦福、哥大等多所美國頂尖大學Offer后,他的畢業旅行不是海邊度假,而是騎行從歐洲出發,沿絲路,橫穿歐亞8國,歷經80天,全程4000多公里,回到國內。
20歲
也就是**席卷全球的那一年,經過深思熟慮之后,Jerry休學創業,創辦始祖科技,投身節能減碳行業,幫助**工廠實現零碳轉型。
如今,始祖科技已經在**和法國,美國設立公司,獲得前百度總裁陸奇博士的投資,服務包括西門子、**建材等全球近百家企業,而Jerry本人也在他22歲之際,榮獲“全美華人30歲以下青年精英”,實至名歸。
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驅動著這位少年“敢于夢想,勇于實現”,更想知道在他心目中名校的價值和意義,在UWC和哈佛讀書是什么樣的體驗?為什么會選擇休學創業?等等。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我們的采訪卻是從一句:“Jerry,你現在大變樣了(接地氣)”開始的。
△與其說是一位哈佛精英,22歲的Jerry更像是在工廠干了數年的老職工。Jerry卻非常自豪自己的“工廠人”身份。圖為Jerry在2021奇績創壇路演
#01
那個孤身一人前往波黑UWC的四川少年
即使今天UWC世界聯合學院早已成為國際教育家長圈里熱捧的神仙學校、爬藤牛校,但有勇氣送到波黑校區的家長,想必是少之又少的。
這是一個位于巴爾干半島的國家,人們卻因為兩次戰爭而記住了它,1914年波黑薩拉熱窩的一聲槍響,直接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1992年,另一聲婚禮上的槍響引發了血腥無比的波黑戰爭,30萬人罹難,270多萬人淪為難民……
“你當時為什么會選擇UWC波黑呢?”我問。
“當時我有兩個明確的興趣,計算機編程和政治歷史,因此我在UWC夏令營選的是以色列,波黑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我想看這里的人們是如何愈合戰爭帶來的分裂和沖突,也想和這片土地里的人同呼吸共命運?!盝erry的回答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
在UWC的經歷是一生難忘的。直到今天,Jerry還記得當年與朋友一起決定去幫助塞爾維亞的難民,在學校的支持下一共眾籌到3000歐元,然后校長親自當司機,開了12小時的大巴車,把14個同學送到塞爾維亞,給難民搭建照明系統,送去衛生用品。
△“整個難民營就像一個巨大的垃圾場”(左),Jerry在幫難民營安裝電線(右)
“我們校長本身也是四五十歲,和我母親是同輩人,她不僅僅說我要幫助弱勢群體,更是用身體力行去支持我們幫助難民。這段經歷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痹贘erry看來,真正的師者,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是用自己的行動育人,用自己的人文主義精神影響每一個學生。
“其實你看,我們學校從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背負著‘幫助波黑戰后重建,用優質教育搭建人與文化之間橋梁’的使命。而如今,UWC也是波黑唯一一所波斯尼亞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三個民族能夠一起生活和上學的學校?!盝erry補充道。在UWC,夢想就是用來實現的。
△UWC在全球5大洲開設18個校區,學生來自超過150個國家。此外,學校還為學生提供以實際需求為基礎的助學金
或許從那一刻開始,Jerry的心里就埋下了那顆“敢想敢做”的種子。
#02
從4000公里亞歐絲路騎行,
到哈佛休學創業
于是有了那次讓所有人都為之驚嘆的“絲路騎行”,從歐洲騎行80多天,4000多公里,穿越歐亞八國騎行回國,而等到騎行結束后,又將募集資金中剩下的10萬元,全部捐贈給了UWC。
△Jerry2018歐亞絲路騎行路線
而等到這個四川男孩來到哈佛大學后,更多夢想被一一實現。
他依舊堅持他的騎行夢,是學校自行車俱樂部的主席,他選修了計算機和統計學,輔修經濟學……
他也在哈佛創立了第一個數據科學分析社團。
這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大學社團,更像是一家中小型企業。數據分析社不僅給施耐德、沃爾瑪等大型企業提供數據咨詢服務,在**大流行期間,還為包括世界衛生組織 (WH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兒童基金會 (UNICEF) 等提供數據支持,為社會做出實際的貢獻。
△哈佛大學數據分析組織成員
Jerry說自己創立始祖科技更像是一次注定的“巧合”。因為**上網課的原因,Jerry和很多人一樣選擇了Gap Year,希望通過職業來探索未來想要做的事情。
他實習過麥肯錫、中金,也在字節跳動工作過,然后正好回到了自己最熟悉的工廠,才發現自己出國了那么多年,但**大多數工廠依舊還是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而歐美國家成熟的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系統,國內也剛剛起步。
那為什么不把自己擅長的數字化、計算機,和熱愛的環保、從小最熟悉的工廠結合起來做自己的事業呢?始祖科技應運而生。
△左:Jerry接受媒體采訪;右:始祖科技團隊在客戶工廠考察
聽到這里,我想到有一個問題是最適合拋給Jerry的,“現在很多小朋友想要搞活動,但苦于學校、家庭沒有足夠的資源,你是如何籌集這么多資源的呢?”
“那我們波黑的資源一定比**少吧!”Jerry直言道。而且,很多項目其實不需要太多額外的“資源”,可以盡可能的靠團隊一起去化解很多問題。“如果再不行,可以看看學校、相關NGO,或者找一些合作公司能不能支持,如果有制造業低碳轉型、綠色工廠數字化改造相關的項目也可以來找我合作?!盝erry笑著說。
比如當時想要幫助塞爾維亞的難民過冬,那里的冬天太冷了,而且難民們也沒有棉襖和其他取暖設備,每年都有不少人凍**。那么我們團隊的首要工作就是找錢,然后把物資運過去。
可我們是學生也沒有那么多錢呀。于是我們就通過眾籌募資,每個同學捐5元、10元,最后募集到3000歐元(2萬**幣左右),然后買了一些毯子、鞋子和衛生用品送到難民手中。
包括在創辦始祖科技的過程中,可以說每天都很辛苦,“有次很晚在臺州,第二天必須回上海開會,只能趕最后一班高鐵去寧波后和同事打車回上海,凌晨三點才到家?!钡驗槊鞔_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又和一群充滿干勁、優秀的同事們一起拼搏,所以每一天都是充實和快樂的。
Jerry說過去在UWC、在哈佛做那么多活動,如今也創業兩年多了,最大的感觸就是:
“
一個人不是**的,一定要依靠團隊的力量,讓更多優秀的同學朋友加入,一起為團隊的目標共同努力”;
△Jerry在波黑UWC
#03
名校的價值:
或許成功沒有“唯一標準”
從UWC到哈佛,一路名校的Jerry卻選擇了從名校休學創業。那么名校的意義和價值到底是什么?
當然首先,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和最優秀的學生。
比如哈佛有太多很牛的教授。比如美國前**長勞倫斯·薩默斯,比如美國前氣候變化的總統顧問,就在哈佛授課。而在哈佛商學院、哈佛法學院、哈佛肯尼迪政治學院等等,教授們不僅僅是每個行業的領頭人,更是非常支持同學們的發展。
“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在哈佛計算機學院的教授導師,我們恰巧也是UWC的校友(他是英國UWC畢業的),他在我的專業和創業中都提供了很大的幫助。”Jerry說。
這里更有“全世界最聰明的腦袋”。“就拿我們社團來說,我們的CTO首席技術官是國際奧林匹克數學金牌,CFO首席財務官如今在舊金山的高盛集團工作,這樣強大的團隊配置,在市場上都是很有競爭力的。”
但在Jerry看來,哈佛和UWC其實有一個很像的地方,就是對于成功沒有“唯一標準”。在UWC成功并不是你考了IB滿分,或者你有多少競賽大獎,哈佛也是如此,成功不是你GPA門門滿分,也不是你大學畢業之后進入投行、咨詢等光鮮亮麗的職業,亦或是你創辦的公司上市了就很牛。
他們是我們稱之為真正“多元化”的學校。我們可以在這里探索自己真正的熱愛,去找到人生中屬于自己的那一個興趣點,然后努力把它深鉆下去。我認為這也是教育的意義。
△2018年Jerry絲路騎行途中
#04
彩蛋:
UWC&哈佛學長Jerry的學習方**
關于“雞娃與補習”
問
現在**家長為了讀名校越來越卷,從小學奧數,還要體育、藝術一起“雞”,你怎么看?
答
小時候我也有很多課外補習,要補奧數、英語,還要學練字、鋼琴,還要準備大學的各種考試。我覺得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盡量讀好的學校,進好的班級,考進好的大學是一條非常明確的道路。
不過,我父母可能還是稍微“松”一些的,給我留了不少時間和空間來讓我來“搞事情”,比如在成都做了一些支教、騎行,在我讀UWC的時候他們也全力支持。
時間管理怎么做?
問
不論在UWC還是哈佛,你的學習、活動、創業都搞得很出色,每一樣都要花精力和時間,如何做好時間管理?
答
一定要把事情體系化,優先級要分清楚,才能有效管理時間。但我個人覺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還是要留一些“計劃之外”的余地,比如做一些傳統之外的事情也好,或者放一個假,探索新鮮事物,能更好的給自己充電,感受生活的美好。
我在哈佛努力學習和做社團之余,也很喜歡和同學們一起烹飪,一起彈吉他賞月,人生也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在自己熱愛的道路上持續深耕。
如何定專業?環境專業真是天坑嘛?
問
你大學是計算機專業,現在從事綠色能源相關,你覺得專業和職業關**嗎?建議高中階段如何確定自己的專業呢?
答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經驗告訴我們往往學的專業和未來工作還是有差距的,但對于某些行業來說,專業知識也是非常重要。
我把行業分成兩個類型。一種是比較通用的行業,例如咨詢、投行,他們可能今天要面對建材客戶,明天則要做消費品市場,這種肯定更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能不能快速在工作中學到東西、找到規律。
另一種可能是比較精專的行業,比如生物化學,比如程序員,這些職業不是一天可以養成的,甚至需要幾年的積累。
此外,真的很少有人可以在4-6年前就預測到大學畢業后的職業。因此,如果能有機會在大學盡量探索自己的興趣,盡量嘗試和選擇,然后逐步找到自己的專業方向,可能會比較理想。
一旦選好之后,就把它做深,成為行業內的頂尖水平。我相信最后決定人生的就是這個“深度”。
而關于環境專業是不是坑的問題。其實環境相關專業的范圍也很廣,有偏理科的例如地球科學、生物學、能源專業,也有偏社會科學的例如環境政策。
但大家要有意識,隨著某個行業的發展(比如各國都把氣候變化、能源問題作為首要任務),一定需要社會各維度的參與,比如理論研究、環境政策,還比如像我們做計算機編程,做大數據、金融、財務的人都需要參與進來。
UWC喜歡什么樣的學生?以及在UWC的生存建議
問
現在UWC真的越來越火了,你會建議想要進UWC的學生做哪些準備?以及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未來在UWC學習生活?
答
作為UWC校友面試官,我已經面試了4年新生,還是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的。首先就是要充分展現自己,其次一定要思考自己到底對什么感興趣,興趣背后的思考,以及你的付出與投入;其次是充分展現、表達自己。
這和大學申請有些類似,所有頂尖大學都在講“多元化”,但這個多元并不是泛泛而談的,而是每個人在某個方面/領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并且做到相對專業。
至于在UWC生活學習的建議,我覺得是一定一定要勇敢去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和不同的人交朋友,真正去探索更多未知領域。
記得去年,“爸爸真棒”直播間有幸請到UWC常熟世界聯合學院聯合創始人,哈佛中心(上海)執行董事王頤先生做對話,其中有一個問題:UWC想要招什么樣的人?想要培養什么樣的人?
他直言:我們想培養有實干能力的夢想家(a sense of ideali**),這是UWC非常核心的價值觀之一。
“
在高中,我們只能種下一顆火花或者種子。
這些從UWC常熟畢業的學生,可能有人像Jerry一樣20出頭就能開始追夢,也可能到了三四十歲才開始慢慢發力,或許我們第一次沒有成功,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才最終做成。
但最終,這些種子總會發芽。當越來越多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還是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我相信我們社會未來會越來越好的?!?/span>
就像Jerry所說:人生的寬度可能取決于視野,而深度取決于努力。他這一路以來的故事,不就是UWC精神的最好體現嗎?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912471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