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色階在哪(ps色階在哪里?)
前沿拓展:
ps色階在哪
是Ctrl+L“調整色階 【Ctrl】+【L】
自動調整色階 【Ctrl】+【Shift】+【L】
打開曲線調整對話框 【Ctrl】+【M】
在所選通道的曲線上添加新的點(‘曲線’對話框中) 在圖象中【Ctrl】加點按
在復合曲線以外的所有曲線上添加新的點(‘曲線’對話框中) 【Ctrl】+【Shift】
加點按
移動所選點(‘曲線’對話框中) 【↑】/【↓】/【←】/【→】
以10點為增幅移動所選點以10點為增幅(‘曲線’對話框中) 【Shift】+【箭頭】
選擇多個控制點(‘曲線’對話框中) 【Shift】加點按
前移控制點(‘曲線’對話框中) 【Ctrl】+【Tab】
后移控制點(‘曲線’對話框中) 【Ctrl】+【Shift】+【Tab】
添加新的點(‘曲線’對話框中) 點按網(wǎng)格
刪除點(‘曲線’對話框中) 【Ctrl】加點按點
取消選擇所選通道上的所有點(‘曲線’對話框中) 【Ctrl】+【D】
使曲線網(wǎng)格更精細或更粗糙(‘曲線’對話框中) 【Alt】加點按網(wǎng)格
選擇彩色通道(‘曲線’對話框中) 【Ctrl】+【~】
選擇單色通道(‘曲線’對話框中) 【Ctrl】+【數(shù)字】
打開“色彩平衡”對話框 【Ctrl】+【B】
打開“色相/飽和度”對話框 【Ctrl】+【U】
全圖調整(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
只調整紅色(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1】
只調整**(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2】
只調整綠色(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3】
只調整青色(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4】
只調整藍色(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5】
只調整洋紅(在色相/飽和度”對話框中) 【Ctrl】+【6】
去色 【Ctrl】+【Shift】+【U】
反相 【Ctrl】+【I】
作者微博:@度秋攝影
一、色階調整的概念:
色階是表示圖像亮度強弱的指數(shù)標準,在數(shù)字圖像處理教程中,指的是灰度分辨率(又稱為灰度級分辨率或者幅度分辨率)。圖像的色彩豐滿度和精細度是由色階決定的。色階指亮度,和顏色無關,但最亮的只有白色,最不亮的只有黑色。
色階調整,是指通過直方圖橫軸滑塊的水平移動,重新定義直方圖的暗部邊界,亮部邊界及重心位置,以達到重新定義及調整直方圖形態(tài)的目的,使圖片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影調色調(主要是影調)效果。
二、色階的具體**作:
PS菜單中,按“圖層”—–“新建調整圖層”—–“色階”,調出色階調整圖層,如下圖:
在新版的PSCC-2018中,其色階調整功能鍵,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功能區(qū):
1,預設選擇:PS本身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效果預設,方便我們快速調整修片;
2,通道選擇:可以選擇在RGB模式下調整,也可以單獨調整R,G,B通道;
3,自動調整:可以一鍵自動調整畫面。
4,吸管工具:吸管工具用于圖像定義。
這篇網(wǎng)文可能對影友們理解吸管工具的作用有幫助: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06/18/7419204_146266619.shtml
5,主功能區(qū)-輸入色階調整區(qū)域:這里主要對原片直方圖邊界內的范圍進行調整。包括輸入色階的滑塊參數(shù) (灰度值) ,都在這一區(qū)域顯示。
黑色滑塊向右滑動,暗部區(qū)域更暗。
白色滑塊向左滑動,亮部區(qū)域更亮。
中間調滑塊:控制暗部區(qū)域和亮部區(qū)域的比例平衡。
以上,我們可以把曲線形狀任意調整。
6,7, 主功能區(qū)-輸入色階調整區(qū)域:這里這樣進行原片直方圖邊界外范圍的調整,包括輸出色階的滑塊參數(shù)(灰度值),都在這一區(qū)域顯示。換句話說,我們除了可以對直方圖進行邊界裁切,也可以對邊界進行增補。如下圖:
這樣的調整讓畫面變灰了,說實話,我很少對直方圖邊界增補過,除非畫面的局部需要變灰。這里,我們只是知道有這一功能就行了。
從上圖我們看到,圖片的直方圖兩側有了明顯的增補。
8,通用**作:可以對本調整圖層及相關圖層進行可見、刪除的編輯**作,并對調整動作進行控制;本區(qū)域功能在各調整圖層窗口都有,不只是“色階”窗口獨有。
三、色階的調整原則
色階的調整原則,就是直方圖的調整原則,我總結有以下三點:
1.常規(guī)調整,遵循“滿而不溢,重心均衡”的直方圖原則,具體詳見前面提到的《再說直方圖》一文。
2.分區(qū)調整,遵循“光比的邏輯”,還原人眼視覺所見,注意從受光面到背光面的過度關系。這一部分可參照我的微博文章《 照片后期明暗光比的邏輯 》。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64642598478232&mod=zwenzhang
3.創(chuàng)意調整,沒有原則,你可以高調,也可以暗調,隨意,最大限度挑戰(zhàn)你的想象力!
四、簡單的色階調整實用范例
1.打開需要調整的圖片:
2.確定調整方案:
觀察這幅圖片,我們發(fā)現(xiàn)畫面有些灰,但是,我們觀察其直方圖,整體還是基本符合“滿而不溢,重心均衡”的原則,如下圖。
針對這類圖片,由于大光比,我們必須把高光的天空與地景分別調整,才能達到基本滿意的效果。
用“快速選擇工具”,把天空部分大致選擇。下圖可見選擇后的區(qū)域螞蟻線。
這樣的快速選擇并不精確,且邊緣比較生硬。所以我們再用“選擇并遮住”工具,對邊緣做精確選擇:
調整合適的畫筆大小,并在選區(qū)邊緣涂抹:
點擊“確定”,完成選擇。如下圖:這是精確的螞蟻線。
新建天空部分的色階調整圖層(色階1圖層):
從上面的天空直方圖我們看到,其左側(暗部)基本沒有什么像素,我們必須把直方圖整體向左推(暗部滑塊右移,以定義新的邊界。);右邊(亮部)也有類似情況,處理方法類似。重心滑塊也可以做適當調整。調整后的色階如下圖:
調整后的天空,通透了很多。如下圖:
下面調整地景,按“Ctrl”鍵,同時鼠標左鍵點擊“色階1”蒙版,此**作調出天空選區(qū); 按“Ctrl+Shift+I”組合鍵反選選區(qū),就得到了地景選區(qū):可以看到地景周邊的螞蟻線。
新建地景的色階調整圖層:(色階2)
其直方圖如上圖: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像素仍集中在左側(暗部),但右側有個微小的亮部山峰。
這次調整,我們區(qū)別于前一篇文章所述的曲線調整,把右側微小的亮部山峰裁切出亮部界限外,以保證主體山峰形態(tài)的正確調整。
調整后的直方圖如下:
調整后的地景效果如下圖:
通過上圖我們看到,地景的大部分效果不錯,只有瀑布上端的亮部過曝了,這就是我們切出去的微小山峰,現(xiàn)在,我們用黑色畫筆,再把過曝的這部分在蒙版上擦回來:
我們看下圖,通過畫筆涂抹,過曝部分被還原了。我們也得到了最終調整的效果:
當然,上面的分區(qū)調整也可以用色階調整菜單內部的蒙版進行分區(qū),里面也有“快速選擇”及“選擇并遮住”工具,只是,這要對PS及直方圖有更深的了解,影友可以慢慢試用。
至此,簡單的色階調整基本完畢了。有興趣的影友,可以試試R,G,B的單通道調整,看看是什么效果,也許,你會得到意外的驚喜!!!
希望對影友們有所幫助!
拓展知識:
ps色階在哪
1、在PS中打開圖片;
2、選擇圖像菜單調整子菜單中的色階命令,打開色階對話框;
3、在對話框中通過拖動滑塊或輸入值調整高光、中間調、高光像素。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91347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