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員怎么應聘(快遞員怎么應聘工資多少)
前沿拓展:
快遞員怎么應聘
找到你想應聘的快遞公司,應聘沒有什么流程,都是直接面試,他會告訴你怎么工作,怎么派件等。
1、快遞員指的是使用快遞專用工具、設備和應用軟件系統,從事國內、國際及港澳臺地區的快件攬收、分揀、封發、轉運、投送、信息錄入、查詢、市場開發、疑難快件處理等工作的人員。
2、負責區域內的物品送達及貨款的及時返回;執行業務**作流程,準時送達物品,指導客戶填寫相關資料并及時取回;整理并呈遞相關業務單據和資料;負責取、派件工作,確保客戶及時無誤收、發貨件;擴大本區域取派件業務量,開發客戶。
3、快遞員收入差異,是根據所在的城市、快遞員區域以及他的客戶決定的。比如是在某一個大城市,即使是同一個快遞公司(因為有些可以加盟快遞公司),每個快遞員的收入(底薪、提成)2000-3500左右都是有差別的,甚至相差很大。
4、2014年11月,由于雙11快遞包裹猛增,快遞員每天都只能睡3、4個小時,白天來不及吃飯,快遞員通常隨身攜帶一個背包,號稱“最強裝備”,里面裝滿了各種隨身用品。
01
雙11,快遞搶人大戰又起!
11月1日凌晨,第一波尾款支付結束之后,壓力來到了快遞這邊。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雙11臨近,快遞公司們也早就開始大規模招兵買馬,開始了搶人大戰。
58同城招聘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從8月開始,快遞員的崗位招聘就已經登頂服務業招聘熱度排行榜第一名,而從招聘薪資來看,快遞員的平均月薪為10246元,處于行業較高水平,排名第二。
最近一段時間,如果有留意招聘平臺的話,也很容易發現,許多的快遞行業招聘的帖子都被置頂,或者加上了一個“熱”字;而一些快遞員招聘公告更是夸張,標題一水兒的“急急急”“全城急招”“月薪過萬”“配車包住”更是透露出的招人的急切。
(截圖來源:Boss直聘)
從目前的行情來看,雙11快遞訂單陡增,快遞行業普遍確實面臨著缺人配送的壓力,為此,快遞公司們也給出了高乎尋常的優厚待遇,進行搶人。
在某招聘平臺10月招聘信息上,可以看到一些很多熟悉的快遞公司:申通招聘快遞員,薪資開在了8001~10000萬,還有五險一金,德邦薪資8000~12000元,順豐開到了7000~15000元,京東則更加大氣,最高薪資可達20000元。
除了月薪上萬,快遞公司們還給出了各種花式福利,比如包吃包住宿,提供吃飯補助、通話補助、獎金補貼,有些公司甚至還給臨時工開始出每單2元的派費。
快遞行業的搶人大戰,不僅因為雙11的貨單量,也是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反映。
當下,電商領域中出現了不少像抖音、快手這樣的新玩家,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垂直電商,而快遞公司呢,除了以往的幾大巨頭比拼之外,極兔這匹黑馬也于近年殺入戰局,要獲得更多平臺與客戶的青睞,就需要繼續在時效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
而快遞員處于快遞業的終端,直接將快遞送到用戶手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效率和用戶體驗。
為了備戰雙11,很多企業、網點從8月就開始招人,義務的一位快遞網點老板稱,快遞用工一直很緊張,今年8月底暑假工走了之后,就開始為下半年的高峰做準備,開始招人了。
提前數月招快遞員,這在行業內不僅是慣例,更是經驗之談,有的快遞網點老板雙11人手不夠,就會面臨爆單,難以經營下去。
所以,為了生存與競爭,快遞搶人的大戲年年都要上演。
2
月薪上萬包吃住,送快遞福利那么好?
和平常相比,雙11確實給快遞小哥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而在快遞搶人大戰中,快遞公司給出的種種優厚待遇,看起來也確實非常誘人。
月薪上萬、包吃包住、五險一金、各種補貼……此外,在9月初,幾大快遞公司還集體宣布要給快遞員漲1毛錢派送費,目的或許就是為了保障雙11期間快遞員的穩定性。
不過,其實仔細注意一下這些“高薪”和“福利”,也能發現其中的“套路”。
很多快遞網點招的都是臨時工、**或者代派,為了彌補雙11期間的人手不足;而有時候實在難以派完當天的快遞,或者快遞員個人任務量過重時,就會尋找代派。
無論是**還是代派,都屬于臨時短期工作,隨時都能上崗,代派不僅需要有派送經驗,對于網點或者快遞員而言,其實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因為有時候代派一單的收入可能會達到2元,比快遞員個人還要高,所以這其中的差價還需要網點或者個人掏。
當前,在招的許多快遞員崗位都是屬于臨時工,而的確也有一些此前做過快遞的前員工應聘。
如果要做**,那要拿到招聘信息中的薪資和福利,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快遞行業中,派件員的薪資相對來說是較高的,有多位快遞員曾表示,論絕對薪資,日常在1萬元左右,11月確實能夠達到1.5萬~2萬元。
大部分快遞員是沒有基本工資的,月薪上萬,也是靠一單一單送快遞所得,要達到這一水平,需要每天凌晨五點起床,晚上七八點下班,全年無休,此外還需要面對快遞損壞丟失差評帶來的賠償和罰款。
這種勞動強度,月入不過萬也說不過去吧。別說雙11期間,即使是平常,一個快遞員能夠吃苦,一個月起早貪黑送快遞,一天送上幾百單,月薪也能達到萬元左右。理論上來說,快遞員的收入確實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
但現實卻沒那么簡單。
03
為何快遞員還是那么難招?
作為一項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快遞員的工作強度大,收入高也很正常,但是為何上萬高薪還是留不住招不到人呢?
首先,在當今年就業市場的大背景下,新一代的年輕人或許都不太愿意為了錢而累**累活,時間被大量占據,相比送快遞,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寧愿工資少點,也要更加輕松自由的工作環境。不僅是快遞行業,其他勞動密集性行業中,90后、00后就業群體的穩定性比較弱。
其次,強度高,地位低,職業上升渠道少,上升難。眾所周知,送快遞就是個體力活,每天來來**送,有很多人都受不了,相信很多人也都有這樣的印象,看到的快遞員,基本都是年輕人、青壯年。
許多快遞員在干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也會發現,這一崗位位于物流業的最底層;而在這一崗位要謀求上升,只能利用自己對環境和資源的熟悉,贏得更多更好的客戶來實現,比如,在自己負責的區域有人開了一家淘寶店,快遞員就可以主動去把他發展成自己的客戶,增加攬件量,提升收入。
但是,這對于大多數快遞員來說,是不太現實、不普遍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高薪只是看起來高,實際上罰款重,到手的工資縮水很多。做這一行,要面對各種名目的罰款:未在時段內完成簽收、被投訴、損壞快件,等等。除了罰款,快遞員還需要自己承擔貨柜保管費、壞件賠償等費用,有時送一單只有一塊錢左右,賠償一單卻要上百元。
賺得多,罰得也多,有不少快遞員本該能每月拿到上萬的工資,但實際上從沒拿到過這么多。而根據**郵政快遞報社發布的《2020年全國快遞員基層從業現狀及從業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超五成快遞員月收入不超過5000元,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僅占1.3%。
吃力不討好,也難怪有留不住人,快遞員“寧可送外賣”。
要解決這個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快遞公司更要緊,還是要解決雙11可能面臨的爆單問題,在招人難的情況下,除了臨時工和代派之外,有的企業也推出了智能配送機器人、無人機等智能化的手段,或許可解燃眉之急。
然而,機器也始終代替不了人,要進一步實現送貨上門,還是上不了快遞員。只是,要如何保障這一群里的權益與收入,讓他們不再因為糾結單量而好好把快遞送到家門口,也是快遞企業要繼續思考的。
作者:航叔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小編,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91947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