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區域規劃重大調整2021(杭州調整最新規劃)
前沿拓展:
浙江**客戶端 記者 唐駿垚 通訊員 徐穎
8月第一天,余杭召開區委十五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
會場,看到報告標題上“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幾個字,不少余杭同志無限感慨——
從杭州城區邊上一個“縣城”,到如今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幾十年來,余杭不斷進階。
錨定新目標,未來,余杭又將如何進階?
要理解余杭同志們的感慨,就要先翻翻“故紙堆”。
2001年前的余杭,是杭州城區周邊一個“縣城”。2001年3月,余杭撤市設區,成為杭州市區的一部分。
設區后的余杭,融杭的腳步一刻沒停。
隨著2015年《關于進一步加快蕭山區余杭區與主城區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落地,余杭與杭州主城更加融為一體。
對余杭來說,2021年行政區劃調整是“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的一個契機。
一位余杭干部就表示,如果沒有行政區劃調整,余杭就無法提出“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這一目標,因為“中心不聚焦”。
行政區劃調整前,余杭對自身的**是“杭州都市新區”。那時的余杭,由于所轄區域偏狹長,至少有兩個中心:東部臨平地區是政治中心,西部未來科技城是產業中心。
而行政區劃調整后,區**駐地遷至未來科技城,政治中心與產業中心疊加,讓余杭的中心更聚焦。
城市中心并非官方“欽定”,更像是一種民間的約定俗成。
在杭州,武林廣場所在的武林地區,一直被認為是杭州的傳統城市中心。
杭州從“西湖時代”邁向“錢塘江時代”的過程中,錢江新城被認為是杭州東部的城市新中心。
而隨著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深入推進,杭州西部也需要一個城市新中心。位于大走廊核心區域,產業、人才、城市基礎較好的余杭,被寄予厚望。
這次余杭全會,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了“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
余杭要打造什么樣的城市新中心?
報告里的表述,是打造“創新活力之城的新中心、歷史文化名城的新中心、生態文明之都的新中心、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
創新活力之城、歷史文化名城、生態文明之都和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杭州的“金名片”。余杭打造的城市新中心,必然要繼承和迭代。
但與武林、錢江新城相比,差異化又是什么?
毫無疑問,位于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之上,這個城市新中心的最大屬性便是“科創”。
也因此,如何圍繞“科創”二字做好文章,成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城市新中心,對余杭是一個挑戰。
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余杭如何“出招”?
此次余杭全會報告提出集中精力聚焦5個方面——創新能力增強、產業實力提升、城市品牌塑造、公共服務供給、發展環境優化。
對余杭來說,這是全面提升城市能級、全力推進優勢再造的“5招”。從具體舉措來看,正是緊緊圍繞“科創”二字。
“科創”的核心是人,特別是青年人。余杭系統謀劃,青年人需要什么,就加大供給什么,打造全面的生態系統。
青年人需要干事創業的平臺。
余杭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頭部科技企業研發中心、大科學裝置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就近布局科研成果轉化空間;發展壯大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元宇宙等產業。
青年人需要充滿活力的生活圈。
余杭做好良渚文化藝術走廊與大徑山生態區串珠成鏈的文章;布局高端化的商業、文體、休閑、酒店等配套設施,建設國際化的社區、學校和醫院項目;增強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識,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等。
建設杭州城市新中心,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今,站在余杭區59層最高樓的頂樓,放眼遠眺,眼見之處,不少地方仍是一片“大工地”,涌動著干事創業的**。
余杭的未來——杭州城市新中心,將比我們的想象,更大更耀眼。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15479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