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3月31日24時起上漲(3月31日油價調整)
前沿拓展:
國內油價3月31日24時起上漲
1月26日,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迎來新一輪調整窗口。據了解,目前測算幅度在50元/噸紅線附近徘徊,預計屆時擱淺或小幅上調。
近期國際油價整體處于高位震蕩走勢,布倫特在沖高70美元/桶后轉而下行。雖然美國原油產量出現復蘇跡象,但眾多產油國相繼表達減產決心,這給多頭吃了“定心丸”,加之庫存持續走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美元跌破90關口等因素,都為油市提供了強勁的下方支撐。
截至1月23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90美元,收于每桶64.47美元,漲幅為1.42%。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93美元,收于每桶69.96美元,漲幅為1.35%。
我國《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北京時間1月24日,中宇資訊測算原油變化率為2.7%,中宇原油估價66.673美元/桶,較基準價漲1.751美元/桶,暫預計1月26日24時成品油零限價上調60元/噸。金聯創和隆眾資訊測算的汽柴油價格上調幅度均為55元/噸,認為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1月26日24時開啟。不過,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肇欣則認為,本輪油價上調幅度極有可能不足50元/噸,因此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調整或將實現年內首次擱淺。
中宇資訊分析師馬建彩表示,后市來看,國際原油仍存下行壓力,國內市場本輪零售價仍存上調或擱淺的可能。隨著接近年底,終端用戶開工或將繼續減少,導致柴油需求進一步降低,業者入市**作有限,廠家庫存高位不排除繼續加大促銷力度。汽油方面隨著春節假期逐步到來,需求較為旺盛,部分業者或提前備貨,預計短期內國內汽油交投好于柴油。
制圖:申佳平
**網北京3月17日電 (申佳平)今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信息,自2022年3月1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日國際油價雖然有所回落,但綜合計算,近10個工作日平均值仍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
該負責同志具體解釋稱,國內成品油價格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每次價格如何調整主要看調價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平均值與再之前10個工作日平均值的比較情況,不是簡單由調價前幾天國際油價變動決定。上次調價(3月3日)后,國際油價大幅跳漲,近日雖然有所回落,但綜合計算,近10個工作日平均值仍較大幅度高于上期水平。
他進一步指出,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是與前10個工作日國際油價均值掛鉤,此前也多次出現過調價日之前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但當期國內成品油價格卻下調的情況。例如,2021年12月17日是調價日,之前2個工作日國際油價連續上漲,但當期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下調130元、125元。2021年7月26日、3月31日以及2020年9月18日等調價日均出現過類似情況。
“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上漲,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如何調整?”對于該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當國際油價繼續上漲,但不超過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定,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球石油市場供需偏緊,地緣政治事件頻發,國際油價持續上漲。以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為例,2月23日為每桶96.8美元,比年初上漲22.6%。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后,國際油價快速沖高,3月7日盤中一度超過每桶139美元,創13年來新高,此后又震蕩回落,目前已降至每桶100美元左右,仍高于俄烏沖突爆發前水平。
該負責人介紹,按照《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情況,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截至3月17日,今年共有5次調價窗口,全國汽、柴油價格每噸累計分別提高1875元和1805元,比年初分別上漲21%和23%。
來源: **網
拓展知識:
國內油價3月31日24時起上漲
成品油油價調整時間為10個工作日一次。也就是說,每次調價的日期大家都能推算出來。
簡介。
**石化集團公司對其全資企業、控股企業、參股企業的有關國有資產行使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出資人的權力,對國有資產依法進行經營、管理和監督,并相應承擔保值增值責任。
**石化集團公司控股的**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內發行H股和A股,并分別在**、紐約、倫敦和上海上市。
2004年底,**石化股份公司總股本867億股,**石化集團公司持股占67.92%,國家開發銀行和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持股占9.50%,外資股占19.36%,國內公眾股占3.23%。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2948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