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性文化
前沿拓展:
廣州性文化
廣州性文化節在廣東廣州舉行,每年1次。第一屆在2003年順利舉行至今已經舉行8屆。時間不固定,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初舉行。
圖片說明(圖片由記者郭靜拍攝):11月2日,2018第二十屆全國(廣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覽會在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幕。20年來,活動地址雖多次變遷,但觀眾年年如潮涌,二十年間場內場外共有觀眾約303.4萬人次,組織323項活動,舉辦學術論壇、研討會及科普講座73次。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陳煒梅
11月2日,2018第二十屆全國(廣州)性文化、成人用品、保健品博覽會在琶洲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朱嘉銘介紹,自1999年以來,一年一屆的廣州性文化節(博覽會)至今已滿20屆。創辦性文化節的初心是,“弘揚性科學、倡導性文明、樹立性道德、普及性教育、促進性健康”。20年來,活動地址雖多次變遷,但觀眾年年如潮涌,二十年間場內場外共有觀眾約303.4萬人次,組織323項活動,舉辦學術論壇、研討會及科普講座73次,因此,廣州性文化節(博覽會)也被譽為“成人用品行業的奧運會”。
成果:在科學性、學術性、普及性上成績斐然
朱嘉銘介紹,20年來,廣州性文化節(博覽會)規模很大、規格很高,尤其是在科學性、學術性、普及性上成績斐然。
書籍出版方面:20年來,廣州性文化節(博覽會)正式出版書籍初步統計共60冊,包括組委會主任、廣東省性學會會長張楓教授主編的共20冊,其中的《現代婚性孕育知識大辭典》精裝本76萬字﹑《性文化建設概論》46萬字;《2007廣東性學報告》一書獲2007年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著作二等獎;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邱鴻鐘教授主編了全國規劃教材《性心理學》和相關專著多本,主持了全國第一個成人性教育節目《零點1+1》,在全國反響強烈;廣東省性學會性醫學副主委張濱教授的《性醫學》是我國第一本普通高等教育性醫學規劃教材;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性學會副會長朱嘉銘教授的《漫談優生學》被列為**“醫藥與保健叢書之7”、《新婚讀本》被翻譯為**爾文、《婚后忠告》入選全國“農家書”。各位同仁在全國十八家報刊雜志發表性科普文章800多篇。另印制了《論文集》9部、《會刊》20冊、《畫冊》20冊、**D記載錄像18片。
科研課題成果方面:比如《廣東大學生性與**健康研究報告》、《廣東省中學生性健康教育研究報告》、《流動人口性問題定性調查報告》等,已產生了十分廣泛的社會影響。第6屆所發布的性文化節科研成果《流動人口性問題定性調查報告》是由組委會發起并資助、省計劃生育研究所主研,歷時6個月,在蘿崗區、黃埔區、某人力資源公司及有關企業等多部門支持下完成的。科研成果發布后引起較大的社會反響,這在當前全國各地所舉辦的性文化節中是絕無僅有的。
方式: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推動新的性觀念的形成
20年來,廣州性文化節(博覽會)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推動新的性觀念的形成。朱嘉銘舉例,比如組織由**計劃生育協會主辦、河北省承德話劇團表演的**第一部以宣傳預防**病為主題的大型話劇《醒悟》的演出;性健康知識大賽、真人雕塑藝術展、性文化畫展-書法展、現場大學生性文化知識競賽、燈謎、性知識競猜、《我從哪里來》人體成長真人攝影展、預防殘疾胎兒的實物標本展示等。
又如,第四屆剛結束時山東齊魯電視臺舉辦了“性文化節好不好”的80分鐘專題辯論現場直播,我方受邀前往參加,辯論結果是現場投票34984中,支持票21633(61.84%)、反對只有13351票(38.16%)。齊魯臺網站還進行了調查,網友投票1341張,“好”票920(68.61%)、“不好”票421(31.39%)。這些都凸顯了性文化節的社會影響,說明性文化節得到了社會和群眾的認可、贊同、支持,新的性觀念正在形成中。山東人笑稱,連我們孔夫子的子孫們都多數**辦性文化節。
此外,在弘揚性文化工作中,曾組織了版畫鴛鴦秘譜160幅、宮廷艷歷160幅、古代性福圖100幅、大型玉雕9件、西漢磚彩雕3米寬1件、母子親情雕塑60組、晉代陶俑20件、清代陶瓷14件、清代閨房粉盒1套15件等。這些使觀眾耳目一新,了解了歷史、開闊了視野。
效果:讓民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性道德教育
性健康是大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屆的性文化節都提出一個主題。朱嘉銘舉例,比如第四屆還特別推出“樹立正確性道德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倡議書。倡議書表達了性文化節主辦者對當代性道德觀的態度。為使倡議書收到更好效果,第五屆還專門掀起了《響應倡議,性文明從我做起》簽名活動,同時舉辦了以倡議書為相關內容的性科學知識大賽。與此同時還自行創作了“性文明之歌”。
值得一提的是,性文化節期間組織者還根據社會的實情提出一些主張,比如封建社會的陳舊性道德不應回歸;“**”有害性健康與社會和諧,不該立為“新道德”。強調新道德標準應不離國情、社情、民情,不搞前衛、超群、搶先。對于“性”,提出了不應不顧當前的社會影響、不顧雙方的性健康和家庭和諧而任所欲為;要尊重大多數人的感覺、感受,不要行為驚人、作秀嘩眾;對一些有背國情、社情、民情的做法,不要當作時代新潮流。這些努力都是為促使當代性道德標準的形成,摧生有效可行的新的性道德觀誕生。
途徑:多項利民惠民舉措,促進性健康的逐步形成
朱嘉銘介紹,20年來,每屆都準備了百萬只安**及計生用品、成人用品向農村-城市農民工進行多方位派送。在“預防性病、**病百萬安**彩車行”中把大批量性與計生用品免費贈送賓館、社區、流動人口聚居地等處;在“‘性福’產品關愛殘疾人彩車行”的活動中,又把大批性用品贈送給殘聯和社區的殘疾人。
尤其是大型的預防性病、**病圖片展及防治手冊派送是每屆必備的項目;每屆還都開展了免費咨詢活動,內容包括防艾、優生優育、不孕不育、**健康等。第11、12連續兩屆組織了《男性生育力評估和女性宮頸癌篩查各1200例免費檢測》活動,這些惠民項目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贊賞。
同時,組委會注重提高參展商的自身素質,開設了《**健康產業發展論壇》,特邀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邱鴻鐘教授講演《注重行業政策研究,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和《人之初》雜志社董玉整社長作《**健康產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等學術報告。此外,統計數據顯示,20年來,組委會共提供了1萬個展位,參展廠商達到10萬多人,為國內同行業之最。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0448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