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社區思辨廣西(紅豆論壇社區思辨廣西)
前沿拓展:
紅豆社區思辨廣西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本文作者“鄧安慶”,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一年下來,零零碎碎讀了四五十本書,有的讀得仔細一些,有的讀得粗略一些。這里也不必一一列舉自己讀過的那些書,倒是讀書時引發的思考,可以把它歸納一番。
女巫的子孫8.6作者:[加]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類型: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外國**/莎士比亞/加拿大/外國文學/文學/經典/讀客全球頂級暢銷**文庫:格雷厄姆·格林作品/未讀
簡評:
以一個被“放逐”的戲劇導演在監獄排練《暴風雨》為主線,展開了與原劇本同構的報復之戲。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阿特伍德對原作人物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完全可以當做一部戲劇教學設計來看。
思考:現代作家如何進行經典文本改編
經典文本一方面能給前來改編的作家提供巨大的演繹空間,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畢竟要面對的是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面對讀者嚴苛的目光,一個作家稍有不慎都會引來非議。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在一次采訪中說:“我陷入了一段常出現的心緒恐慌,思想混亂的時期:我為什么要傻乎乎地答應為這個系列寫書?我為什么偏要選《暴風雨》?這就是不可能的事!一個魔法師跟正值青春期的女兒一起在孤島上被遺棄了十二年,這種事在現代哪有什么翻版呀?你不能照直去寫:現在所有島嶼都是已知的,有了人造衛星,他們沒多會兒就得救了。那會飛的空氣精靈怎么寫?凱列班呢?”
作家的現代改寫,往往給我們耳目一新之感。在作家的帶領下,我們開始重新打量我們原本以為很熟悉的文本,對人物的理解也能更為深透,對故事內涵的探究也能更為多元,比如余華,改寫過一篇才子佳人的故事,但并沒有傳統的美滿結局,而是變得恐怖,在極為恐怖的情境下,原本相愛的戀人也可以遭到殘殺。還有經典文本中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小角色,經常會被作家們拿出來,變成了自己書中的主角,其原因一個是在于小角色在“母本”之中雖然只是個模糊的陪襯,卻給作家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力出口,還有一個是隨著視角從主角往配角的偏移,從而可以讓原本熟爛的故事有了新的面貌和角度。比如李碧華,潘金蓮這個在傳統文本中被視為“**”的女人,在她的筆下卻是有著自己悲哀和痛苦的女性;青蛇這個原本只是白蛇陪襯的小妖精小丫鬟,在她的**中開始了有了自己的個性。
魚王9.1作者:[俄] 維克托·阿斯塔菲耶夫出版社:理想國 |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類型:俄國文學/**/外國文學/文學/**/阿斯塔菲耶夫/蘇俄文學/理想國/維克多·阿斯塔菲耶夫/**文學
簡評:
今年我最喜歡的一部長篇**,這部厚厚的**,把我重新帶入閱讀**文學的熱情之中。****,我經常是開著谷歌地圖看的,提到的城市名和河流名都上去搜一下,一個由衷地感慨:**真是太荒涼了,搜到**提到的地名,把實景圖放大看,要不就一排兩排房子,要不就根本什么都沒有,全是森林,城市與城市之間也不見鐵路公路這些交通網格線。**的空間感可以說是沒有邊際的。
思考:****的凝神時刻
維克托·阿斯塔菲耶夫《魚王》中有一章節叫《一滴水珠》,“我”躺在葉塞尼河畔原始森林之中,“我把雙手放在腦后。我看到在葉尼塞河不遠處,灰蒙蒙如洗的晴空里很高很高的地方有兩顆忽明忽暗的小星星,它們像原始森林里舞鶴草的花籽那般大小。星星那神燈樣的光輝,那種神秘莫測和超凡脫俗,總會在我的心里引起一種夾雜著痛苦和憂郁的慰藉。”天黑了下來后,“這是它,我的心靈,使周圍的一切蒙上了不安、疑慮、驚慌、如臨災禍的氣氛。地上的原始森林和天上的星星都是億萬斯年前還沒有我們人類的時候就有了。一些星星隕滅了,或者碎成片片,但接替它們在天上又繁衍起另一些星星。”夜深了,“月亮象一條銀鱗斑斕的魚在樹梢頭閃耀了一下,輕輕觸及云杉的尖頂,就落向沿河的林帶深處,再也沒有躍起來。天上的星星隱下去了,河色變暗了,曾在月光下搖曳著的樹影又消失了。”
**文學中常有這樣的場景,人物在宏大的空間里,感受到天地的偉力和人的渺小,心靈也為之震動和凈化。比如《安娜·卡列尼娜》里列文躺在干草堆上,“唱歌的女人們走近列文。他覺得仿佛是一片歡聲雷鳴的烏云向他襲來。這烏云越來越近,包圍了他。于是他躺著的草堆,還有別的草堆和大車,還有整塊草地以及遙遠的田野,一切都隨著這片夾雜著呼喊、口哨和怪叫的粗野歡樂的歌聲的節拍振動著,起伏著。列文羨慕這種健康的歡樂情景,很想參加到這種愉快的生活里去,但是他什么也不會,只有躺著旁觀、傾聽的份。當載歌載舞的農民消失時,一種因自己的孤獨、無所事事和憤世嫉俗而產生的惆悵揪住了他的心。……漫長的一天勞動,在他們身上除了歡樂沒有留下什么痕跡。黎明以前萬籟俱寂。只聽得沼地里不停的蛙鳴和晨霧彌漫的草地上**嘶聲。
每回看到這樣的描寫,真是心蕩神馳。我把這個時刻,叫做“**的凝神時刻”,它往往是**最動人的篇章。在好些其他外國**中,比如說某個人走到自己的房間里,回望自己的過去種種,會有很多思緒;再比如一個人走在路上,看到兩旁的屋子,那是曾經走過的地方,也會引發很多情感的波動……但這些場景是小的,而**什么都是大的,無比寬廣,無比深邃,所以一旦人有了凝神時刻,在這個寬廣的地域之上,仿佛思考和視野也寬廣了起來,正如契訶夫寫到的,“人只要瞧一眼布滿繁星的微微發綠的天空,看見天空既沒有云朵,也沒有污斑,就會明白溫暖的空氣為什么靜止,大自然為什么小心在意,不敢動一動,它戰戰兢兢,舍不得失去哪怕是一瞬間的生活。”
紅豆生南國7.6作者:王安憶出版社:**文學出版社類型:王安憶/**/**當代文學/我想讀這本書/**文學/文學/想讀,一定很精彩!/好書,值得一讀/中短篇/2017
簡評:
純白色封底,藍線素描的歐洲小鎮,很貼切地展示了這本書的特質:它不是濃烈跌宕的情節型**,而是細膩的工筆**。對致力于長篇創作的**家來說,中短篇**更像是在奔赴下一個長篇之前的休息和熱身。去年出版的長篇《匿名》對于時空、文明的宏大思考和繁復思辨,無論是對王安憶,還是對喜歡她的讀者而言,無疑都是一次陌生的冒險之旅,贊賞她勇于突破的有之,失望于她繁瑣空泛的有之。而《紅豆生南國》,又一次回歸到針腳綿密的日常書寫之中,回歸到我們熟悉的那個“王氏風格”。
思考:王安憶**的人物模式和偏好
王安憶**中有個常見的人物模式:女強男弱,在這本書也有體現。《鄉關處處》中月娥與丈夫,女方在上海打拼,男方固守家中,家里主要經濟收入還得仰仗女方。而在《紅豆生南國》中,男人則在情感關系中處于弱勢。這個**男人骨子里是文藝青年,早年隨時代風云鼓動,寫了很多熱情洋溢的文章,后來運動落潮之后回到生活之中,結婚生子,日子卻并不如意。這篇**中提到的兩個女人都是**男人的至親之人,一方是他的養母阿姆,一方是他的妻子(之后是前妻)。婆媳不和,他夾在中間,備受折磨,“千真萬確,女性是他天然的債主,他生來就是為了還報她們的施舍”。
“女性是他天然的債主”,是王安憶諸多**中頻繁出現的母題,這個“他”可以是《一家之主》里的新加坡男人,可以是《長恨歌》里的薩沙,也可以是“三戀”中的男人們。女性在這種關系中處于強勢,她們主動地爭取自己的命運鑰匙,相比之下,男人都孱弱蒼白,習慣往內里縮。《紅豆生南國》這樣寫道:“他懼怕婚姻,婚姻這一種恩惠,比生恩養恩又有所不同,它包含情欲的施舍,不啻是人生的奢物,更有傳宗的給予。想他這樣,出生多余的人——被送養的命運多少有這么一點意思,有延續子嗣的價值嗎?他簡直在強取豪奪,剝削造物,前債還未還清,哪敢再續后賬?”
再說到這兩篇**的題目,也體現出王安憶一貫的偏好,她往往喜歡從**古典文學中尋求靈感,如《長恨歌》《上種紅菱下種藕》《桃之夭夭》《天香》等。這次也不例外,《鄉關處處》出自崔顥的《黃鶴樓》:“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紅豆生南國》出自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古典詩詞,人生況味,高度濃縮,王安憶筆下的人物,卻是從雜亂瑣細的日常生活中品出詩意。
毒木圣經8.7作者:[美] 芭芭拉·金索沃出版社:新經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類型:外國文學/**/芭芭拉·金索沃/美國文學/文學/美國/***新經典***/2017/未讀推薦17本/待購
★《百年孤獨》之后,你為這樣一部**等了多久? ★既是飽滿細膩的家庭史詩,又是磅礴銳利的歷史寓言。發生在某時某地,卻包羅萬象。 ★我們都很無知,但并非真正無辜,人人都是共犯。 ★希拉里、奧普拉力薦,一部陪你一起呼吸、共同成長的“人生之書”:無論生活給予我什么,我必按我的心意去生活。 ★全球銷量超過400萬冊;盤踞《今日美國》暢銷榜137周,創下驚人紀錄! ★美國高中生“必讀的26部經典”;美國公共圖書館“25部最有價值圖書”;美國亞馬遜“一生中必看的10 0部圖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 普萊斯牧師帶著妻子和四個女兒從美國來到比屬剛果,把種子、蛋糕粉和圣經帶進了遍布毒木的叢林。牧師眼里,這里是一片蠻荒之地,滿是需要救贖的靈魂。然而,他不但沒能拯救那些“無知”的土著,反而將一家人拖入了危機四伏的動蕩人生。一場慘劇悄然而至。他們要在生命的叢林里兜轉掙扎多久,才能繼續向前,步入光亮之中? 《毒木圣經》以五位性格迥異的女性作為敘述者,將歷史的洪流與人性的幽微交織,猶如一片絢爛神秘的森林,美麗凄切,令人震撼。 =================== ★罕有一部作品能如此野心勃勃、富有魅力且大獲成功。我們何其幸運,見證了《毒木圣經》的問世。——《**》 ★一部震撼人心的史詩,作者用極其沉穩的筆觸,抵達了極致的美麗。——《洛杉磯時報書評》
簡評:
全書分七部,前六部的題目都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創世紀》《啟示錄》《士師記》《神與蛇》《出埃及記》《三童之歌》。可以看出題目與《圣經》之間的呼應關系。全書不妨看成是一部寓言:在故事的層面作者每一部里寫的內容都緊扣題目之義,在隱喻的層面又呼應著《圣經》的相關內容,兩者之間有著既相似又反諷的復雜關系。結構的精巧之處也在此。
思考:傳教士為何眾叛親離?
本書的發生年代,是在剛果危機爆發前后。一個家庭的命運就此與剛果的命運緊密地纏繞在一起。而啟動這個命運之輪的,是一個叫拿單·普萊斯的傳教士。1959年,他攜全家從美國佐治亞州的伯利恒輾轉飛到了剛果的基蘭加。這個基蘭加,是個小村落,在他們來之前,曾經有一段時間是個常規的傳教駐地,有四個美國家庭,還有位醫生每周來訪一次。但到了他們一家來的時候,基蘭加已經一塌糊涂,醫生再也見不到了,幾個美國家庭也逃離了那里,而上一任傳教士任期也早就到了,因而普萊斯一家,只能在這個言語不通的“化外之地”獨自面對未知的一切。
全書是由普萊斯一家五位女性輪流講述而成,對拿單·普萊斯這個人,幾乎沒有正面的評價,留給她們的只有“剛愎自用、藐視失敗”的惡劣印象。但他并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奧利安娜十七歲碰到他時,他還是個帥氣年輕的紅頭發牧師,“擁有遠超我以為年輕人能有的那種自信心”,而且魅力十足、雄心勃勃。很快,奧利安娜就嫁給了他。如果沒有二戰,他們也許會在美國度過他們平靜的一生。但戰爭一來,拿單應征入伍,他所在的連隊全都**在了巴丹**亡行軍途中,唯獨他活了下來,“他歸家的時候……一直陷在對自己懦弱膽小的懷疑中,從未恢復過來。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他強烈地感受到了上帝對他的看顧。他從我的熱吻和挑逗撫摸中扭身而走,質問我:’你難道不明白主正看著我們嗎?’”
戰爭的殘酷會重新改造一個人的性情,拿單因為上帝對自己的看顧更加堅定了對主的侍奉,他“特別相信一件事:主會留意這世間的公義,并加以獎賞。”他根本不會接受其他可能性。從信仰的忠誠度來說,可謂是堅不可摧;從尋常人的角度來看,他就是“剛愎自用”,恰恰因為此,悲慘命運籠罩普萊斯家里的每一個人,而他自己不僅傳教事業慘淡收場,眾叛親離,最后的結局雖然慘烈,卻并無一個人為他嘆息。到**,他都活在自己偏執狂熱的傳教事業之中,從來不會反思自己為什么會失敗。
我循著火光而來7.7作者:張悅然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類型:張悅然/**/當代文學/短篇/文學/成長/好書,值得一讀/**/短篇集/想讀,一定很精彩!
簡評:
讀張悅然的**,經常感覺是行走秋末冬初的路上,涼風吹起,木葉飄落,偶有行人,也是低頭各自走各自的路。很難在她的**中看到生在人世的歡騰,比如像世情**,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細節如數家珍,對人際關系之中復雜微妙的交鋒一一道來,這種耽溺的現世喜悅感,從來都不是她所喜愛的,疏離涼薄才是她一直以來的**基調。
思考:每個作家對**亡的處理都不一樣
“**”,在書中頻繁出現:《大喬小喬》喬琳**而**,《沼澤》美惠的愛人突發疾病而**,《滸苔》里主人公提到的幾個人都是**而**,《我循著火光而來》莊赫和顧晨都在爭執之后而**……**,我想它是下墜的沉重的,也是結束的,但在張悅然的**中卻是不一樣的。因為**的整體基調是疏離清冷的,所以提到**的時候,是容易的事情,仿佛是一條河很自然地流淌下去,而不是突然下墜的,因而**在這里跟**其他事情一樣,有一種輕盈的質地。它不顯得特別,它就是**整體基調的一個元素。
每個作家處理“**”的手法都不盡相同,形成的美學也不同。比如說馬爾克斯他在《百年孤獨》之中,**是鄭重的事情,也是一種敘事狂歡的**,所以他花了百來頁來寫這個奔赴**亡的緩慢過程。但“**”對來張悅然來說是完成她需要構建這個世界一個常出現的元素。基于此,“**”既然是一個元素,它就是“**”而已,達成敘事的目的即可。這里“**”包含之前的過程和之后的后果,它是整個**順流而下的一個節點,但并不會鄭重其事地特意寫它。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7.7作者:[日] 村上春樹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類型:村上春樹/日本/日本文學/**/短篇/文學/2015/外國文學/短篇**/上海譯文出版社
簡評:
這是一部“噢,又是熟悉的”的典型村上式**,愉悅的閱讀感受又一次涌上心頭。說熟悉,是因為書中七篇**,無論是人物、主題與細節處理,都能在他往日作品找到相似之處,比如說《駕駛我的車》中的北海道女孩高槻跟他的長篇《舞!舞!舞!》中冷靜能干的雪,有著相同的氣質;又比如《木野》中酒吧老板和神秘的客人,多像《奇鳥行狀錄》中那個“我”和“我”的舅舅;《**器官》的美容醫生渡會,一下子能讓想起《列克星敦的幽靈》中那個建筑設計師凱錫。當然,更不用說他幾乎每一篇**都要出現的那些如數家珍的唱片,還有各種如數家珍的好酒……這些都是構成我們“如此熟悉”的背景,這就是村上的文字世界,我們一進來就立馬恢復了我們昔日閱讀的興奮感,同時又會隱隱有期待:好了那些好的我們都已經知道,在這個你村上精耕細作的土地上,有沒有開辟新的疆域?
思考:村上春樹的短篇**技藝
在此書的日文版前言中,村上寫道:“之于我最大的快慰——集中寫短篇**時每每如此——莫過于可以在短時間里將各種手法、各種文體、各種語境(situation)一個接一個嘗試下去。可以從種種樣樣的角度對同一主題進行立體式審視、追索、驗證,可以用種種人稱寫種種人物。”一個短篇**集之所以成書,除開那些只是互不相干的**合集,更多的還是需要有個“主題”把所有的短篇凝聚起來。一個組群的短篇要構成一個“場域”,是作者要完成的目標。這本書里,村上要說那些“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或者按照林少華的說法“失去女人的男人們”:這些**中的男人們,有的妻子去世的,有的妻子劈腿了,有的情人消失了,有的情人**了——
比如《駕駛我的車》中,家福跟妻子的夫妻生活一直都不錯,可是妻子卻跟其他的男人**。這讓他很難消化,因為他一直覺得自己跟妻子的關系不錯,而妻子卻頻頻跟別的男人**,他為此備受折磨,可又忍住不去質問妻子,只到妻子**后,他都沒敢問。《昨天》中木樽是東京人,卻學了一口純正的關西腔,有一個女朋友,卻從來沒有**。他讓“我”跟他女朋友約會。她女朋友一直不明白他為什么不跟她**。后來木樽突然消失。直至二十年后,“我”碰到栗谷惠理佳,才知道木樽在美國做壽司。《**器官》中渡會是美容醫生,生活優渥,喜歡健身,沒有結婚,卻一直有女人緣,雖然跟他交往的女性都是已婚之婦,他都能應付自如,在情感上和**上都是自足的。導致他的生活出現裂變,他發現他愛上跟他交往的一個有婚之婦。這個裂變最終導致他的**亡。《山魯佐德》《木野》《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這幾篇都是事關“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莫名的消失,找不到什么可以說得出來的理由。男女構成的完整世界,失去了一半,那空出來的,則是村上發揮他獨有的“村上式思考”之處。
他的短篇**基本上都是不直接切入,而是先描述一種現象和感受,然后引入要寫的主人公,“他就是這樣的人”,到此故事正式啟動,講述者如何與主人公結識,如何成為可以談心里話的人,在熟悉到一定程度后,主人公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這個故事必然道出他的一個“心結”。這個“心結”往往是一種微妙的感覺,在現實中無法得以解決,它生長在主人公的內心中,引發他們做出一些解決的辦法,結果往往是沒有**的。他們會迷失在這個“心結”之中。村上的人物多是有著不錯的生活,“心結”不會來自于過于戲劇化的外部沖突中,而是在那些漫長得幾乎無事的過程中。
村上春樹有句話我很喜歡:“我的人生時而有這種情況。有什么發生了,那一瞬之光像照明彈將平時肉眼看不見的周圍景致纖毫畢現地照得歷歷在目。那里的生物,那里的無生物。為了將這鮮活的彩釉迅速描摹下來,我就勢伏案,一口氣寫出框架式文章。對**家來說,能有那種體驗是比什么都讓人高興的。自己身上依然存在本能性故事礦脈,有什么趕來把它巧妙地發掘出來了——我可以切實感受到,可以相信那種根源性光照的存在。”他說出了**家的“幸福時刻”,忽然之間進入到一個新的奇妙領域,創作的欲望噴薄而出,這種幸福感無可比擬。《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也許就是村上春樹在這種“幸福時刻”的產物吧,但他文學版圖中“新的疆域”我并沒有看到。
2013年讀書小結
2014年上半年讀書小結
2014年下半年讀書小結
2015年讀書小結
2016年讀書小結
(全文完)
本文作者“鄧安慶”,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201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鄧安慶”關注Ta。
拓展知識:
紅豆社區思辨廣西
紅豆社區論壇列表設有:時事財經、城市論壇、娛樂悠閑、大學時代、交易市場、文學藝術、養眼圖酷、影音地帶、特色論壇、站務辦公室共十大板塊。與**緊連在一起。其中廣西紅豆社區的城市論壇板塊最為火爆。14個城市論壇和思辨廣西板塊發帖量均超過或接近一百萬貼,回帖更不計其數。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1049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