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舉例(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方法舉例)
前沿拓展:
社保退休金計算方法舉例
一、養老保險受益的不同:
社會保險中的養老保險,繳費多的受益多,繳費少的受益少。
養老保險費的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
影響繳費金額多少的2個因素:
1.繳費基數;
2.繳費比例。二、繳費比例:
1.單位職工參保的: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進入個人賬戶8%)。
2.個人身份參保的:個人繳納20%(進入個人賬戶8%)。
繳費比例和進入個人賬戶的比例全國統一,不會形成不同地區的繳費差額。三、繳費基數:
以勞動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300%(有的地方是40%-300%)為繳費基數。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同一年份不同地區的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不同的。
2007年度,發達地區達到3000元左右/月,欠發達地區只有1500元左右/月。形成不同地區的繳費差額。
還有,有的參保人按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有的按100%,甚至有按40%的,繳費差額就更大。舉例:
1.發達地區的參保人甲,月繳納養老保險費:3000*28%=840元;個人繳納并且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3000*8%=240元。
2.欠發達地區的參保人乙,月繳納養老保險費:1500*60%*28%=252元;個人繳納并且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1500*60%*8%=72元。
因此可知,進入個人賬戶的金額,甲是乙的3.3倍。四、全國統籌后養老金的計算原則:
個人跨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個人退休時,基本養老金按照退休時各繳費地的基本養老金標準和繳費年限,由各繳費地分段計算、退休地統一支付。五、2010年實現省級統籌,2012年實現全國統籌后,依據各個繳費地分段計算養老金,繳費多的得多,繳費少的得少,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
擴展閱讀:【保險】怎么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前段時間跟一個深圳的阿姨敘舊,她說她收到第一月退休金的時候,驚呆了,無法理解為什么工資上萬,交了25年的社保,退休后只能拿2400/月的退休金。
后面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么多年,公司一直幫她按照最低檔的社保基數來交費。
阿姨感慨,退休金這么低,未來還得指望自己老本來補貼,真的是有錢都不敢亂花了。
阿姨這樣的情況其實并非個例,但像阿姨這樣,因為不了解而到領退休金被“驚呆”的人,卻有很多。
保妹今天就給大家來做一個科普。
①我們退休后到底能領多少社保養老?跟什么因素有關?
②社保養老替代率持續走低,如何給自己補充養老?
退休后能領多少社保養老金?
要知道以后能拿多少社保養老,得先知道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篇幅有限,下面我們以最普遍的企業職工養老來展開。
退休后一般主要是拿以下兩份養老金:
①基礎的社保養老退休金(占大頭),是退休后按照下圖公式去核定計算出來的。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主要來源于咱們工作時候,社保的個人繳納部分的積累,進入個人賬戶的一般在社保繳納基數的8%,按照對應的計發月數平均發放。
公式擺出來一套,就能大概明白我的親戚為什么社保養老這么低了。
其實決定社保養老退休金高低的要素一共也就三個:
社平工資;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繳費年限。
社平工資和繳費年限好理解,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什么呢?
我們可以理解為公司每月幫我們交社保的時候,按照一個繳費基數乘以固定比例來進行繳納,退休后再綜合這么多年的繳費基數,算出平均值后再計算最終可以拿多少養老。
一般繳費基數是有限定范圍的,目前最低不低于社平工資的0.6倍,最高不超過社平的3倍。
比如目前廣東省2020年社平工資是7647每月,但個人收入只有3500,那這個繳費基數也是按照7647的0.6倍,也就是4588.2來算。
同理,個人收入高于7647的3倍,也就是22941,即使年薪百萬,也一樣按照這個基數來交社保。
這就意味著,收入過高和收入過低的人,交社保養老的時候都會被社平工資給“限定”。
當然如果收入在社平的0.6-3倍的范圍內,正常情況下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工資來做基數,但到了最后,依然少不了被社平工資給再“平均”一次,其實社保在里面就起到一個調劑和“劫富濟貧”的作用。
按照這個公式,假設工資維持不變,一個30歲的人交30年社保后,60歲退休,保妹把不同收入層次的人對應的社保養老算出來給大家參考。
這個表里面可以很明顯的看出,收入越高,退休后的落差越大。
而這還只是假設,實際情況會比正常的更加嚴峻,比如開篇說的保妹的阿姨,盡管收入上萬,單位只幫她用了最低繳費基數去交社保,最后她的個人平均指數化工資只有四千出頭,繳費指數算下來只有0.404。
為什么會低于0.6?主要是因為以前我們的繳費指數最低是可以去到0.4的,近期才改成0.6,除了這個因素之外,還有換工作,換地區,待業,靈活就業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最后能拿到的錢。
加上近幾十年經濟發展,社平工資漲幅漲不過“通脹”,錢購買力下降等種種因素,使得我們養老替代率從2000年的70%,降到如今的40%左右。
保妹在網上看到一份深圳的退休工資核定單,退休之前收入9309,個人平均工資繳費基數8434,這個基數算是比較正常了,但最后拿到手的只有3406,替代率只有退休之前的36.6%。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1649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