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三胎補貼多少錢(廣東農村生三胎補貼多少錢)
前沿拓展:
鼓勵三胎,國家又出手了!
10月13日,長沙官宣生娃發錢:
每個孩子一次性補貼1萬元!符合條件3周歲內都可申請補發。
消息一出,瞬間沖上熱搜第一!
很多網友點進來一看,大失所望,在評論區留下一片吐槽的聲音:
每個孩子一次性補貼1萬元,3個孩子3萬元,少嗎?
自從三胎政策開放之后,生娃發錢,似乎已經成為各地鼓勵生育的一項重要舉措。
看到這個熱搜,我特別查了一下全國三孩家庭補貼力度,發現有好幾個城市的生育補貼都超過了長沙。
今年8月8日,浙江溫州一地區就已經謀劃:二孩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補貼金,三孩每月每孩發放1000元育兒補貼金,直至3周歲。
算一下,3年下來累計收到補貼金達到3.6萬元。
黑龍江的大興安嶺地區,一次性發2萬,第3孩每個月還可補貼500元,累計津貼達到3.8萬元。
甘肅的臨澤縣,生育津貼也達到3.5萬元。
而早在2021年7月28日,四川攀枝花就已經成為全國生娃發錢的第一個城市。
來源:九派**
為了響應國家的三胎政策,很多城市紛紛開始“砸錢”。
但不管是發1萬,還是發3萬,對于提升生育意愿起到的作用,似乎都十分有限。
今天徹底展開講講。
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到底有多貴?
把一個孩子養到17歲,需要花多少錢?
有人幫我們算了一筆賬。
據“育媧人口研究”發布的《**生育成本報告2022版》顯示:
**家庭將一個孩子養育到17歲,成本平均為485218元 。
如果按城鎮和農村區分:0-17歲城鎮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為63萬元,而農村孩子的養育成本平均也達到了30萬元。
更別說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動輒百萬,不是說說而已。
其中養育成本最高的城市是上海,高達102萬元,北京次之,96萬元。
而生育成本越高,可以想見,這些城市的生育意愿、生育率也就越低。
來源:育媧人口數據
所以有很多人感嘆:
“從中產到貧困, 只需一個娃”
“有娃以后,錢包永遠是空的,育兒的開銷單是滿的,算賬的手都是發抖的。”
來源:育媧人口數據
從懷孕到分娩、坐月子,從上幼兒園到高中、大學,每一個階段,就是從小型鈔票碎鈔機,到大型碎鈔機的區別。
不知道大家所在地區,上幼兒園的費用是什么水平?
有位網友曬了自家娃幼兒園的學費,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肉疼。
一個二線城市比較好的幼兒園,普通班5600元/月,混齡班7600元/月,3、4萬就這么沒了,就這還不含生活費。
一個收入還比較不錯的家庭,在幼兒園階段已經如此了,那么低收入的家庭,能在孩子養、育上花費的成本,則更加有限。
這種養、育成本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也影響著孩子成績和未來的差距。
讓“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句話,變得更加無奈和扎心。
來源:育媧人口數據
看到這里很多人可能已經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但是擋不住有人會幽幽來一句:
“房價算進去了嗎”
房價,才是百姓的心頭大痛。
英國某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
“高房價是天然的避孕藥,是生育率低的最大元兇。”
這句話現實又扎心。
房子和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很多人更是沒房就沒法考慮結婚,而高房價和首付讓人望而卻步。
很多人為了買房子,光是首付已經掏空了一家幾個口袋的儲蓄,再多一個孩子的養育成本,加上每個月要還的房貸,生活壓力不言而喻。
但是,國家也在想辦法。
近期就有不少關于樓市的重磅利好政策,陸續落地實施。
自10月1日起,全國有30余地下調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比如河南、海南、北京、重慶、安徽、武漢、西安、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濟南、成都、長沙、沈陽、鄭州、石家莊、蘇州、天津、無錫等地,已經開始執行新的貸款利率。
也就是:
5年期以下(含5年)和5年期以上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分別下調至2.6%和3.1%。
第二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政策保持不變,即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別不低于3.025%和3.575%
這是2015年8月26日調整公積金貸款利率之后,7年來首次下調,有業內媒體表示:該利率已經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商貸也在持續走低,近日有媒體報道:“經過三次下調、兩次寬松,多地首套房貸利率已經跌破4%”
比如天津的首套房商貸利率,最低降到了3.9%。
這對于買房剛需的普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件重大利好的消息。
買房成本到底能省多少?可能光說利率,大家對這些政策的調控感受不大。
這里放一張利率5%和3.25%分別貸款70萬和100萬30年的區別(僅供參考)。
只是想借此說明一點:
別看公積金貸款和商業貸款利率只是下調幾個小數點,有時候可能是幾萬、幾十萬的差距。
來源:微博(僅供參考)
除了利率下調,也有其他利好趨勢和政策。
10月13日,#蘇州擬回購1萬套新房#登上了熱搜。
對于這項措施,有媒體猜測將可能會用于人才房或保障房,解決低收入和勞務人群住房問題,同時還可拯救地方債務和城投,保交房托樓市價格,一舉多得。
但不管是不是如上述所說,從中都能嗅到關于穩住樓市的積極意義。
近日,包括四川南充在內的40多個城市,在購房方面也開啟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
近期各地接二連三的大小動作,無不在說明一件事:
降低生育成本,穩住房價,鼓勵生三胎,國家是動真格的了。
養娃的成本固然很高,壓力大,但是國家正在一步步調控,循序漸進,而且多套拳打在了大家最頭疼的房價上面。
總的來說,壓力在當下,但未來仍可期。
養育最大的成本是媽媽
但是養孩子,從來不止關乎錢。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養育最大的成本,是父母搭進去的人生,尤其是媽媽。”
這個成本包含了時間成本、精力成本、機會成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10月8日,河北一位媽媽獨自帶娃突然情緒崩潰的視頻,在網上刷屏。
她在寶寶面前無力又抓狂的樣子,讓人心疼:心疼媽媽,也心疼孩子。
在這條熱搜下面,有這樣一句留言,戳中無數媽媽心中難言的處境:
“育兒不僅僅是繁重的體力勞動,更意味著超高強度的情感勞動,母親承受的不僅是疲憊帶來的崩潰和怒氣,還會伴隨著深深的悔恨與自責:我不是個好媽媽。”
養育孩子是家庭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但很多時候,似乎成了媽**“天職”。
根據國家衛健委2022年相關調查顯示:嬰幼兒無人照顧,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
孩子沒人帶怎么辦?媽媽上吧。
而這背后,才是女性更深層的擔憂:職場歧視與事業危機,讓女性懼怕生育。
今年7月29日,武漢一位王女士表示自己懷孕5個月時,被公司主動要求離職。
還在孕期停掉了社保,且公司本身產假僅1個月。
如果真如王女士所言,那么公司已經屬于違法: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明確規定,女職工在孕期、產假、哺乳期內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婦女權益保障法》也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
目前,不少企業在明知道這么做不合規的情況下,依然“理直氣壯”的底氣從何而來?
國家鼓勵生育,但企業也要考慮用人成本。
女性職工在參保情況下,雖然可以在產假期間享受生育津貼、醫療待遇等補助,不必由企業支付,但如果生育津貼低于員工基本工資,企業仍需補足差額。
因此,現實生活中,不少女性面臨的是:生育=丟工作。
有網友一針見血點明了當下女性困境:
未婚未育擔心你不穩定,已婚未育怕你生孩子耽誤工作,已婚已育嫌你年齡大。
女性在職業發展和生育之間面臨兩難選擇,有何解?
有人說:
女性生育是為國家培養未來的勞動者、建設者,既然全社會受益,那生育成本也應當由社會共同承擔。
在2022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總工會副主席朱雪芹也表示:
“生育多孩不僅是女性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
她提出了兩個建議:
一是,可對女性及相關企業出臺相應的稅收減免或稅收激勵政策,降低企業用人成本;
二是,呼吁增加男性陪產假至30天,減輕女性撫幼負擔。這樣不光可以促進夫妻共同育兒,還能平衡企業對不同性別員工生育成本衡量,降低職場“男性偏好”。
來源:**網
這個提議,讓不少網友拍手叫好。
而事實上,我們也正在這么做。
據**日報健康客戶端統計:目前已經有31省(市、區)產假均達到158天及以上,各地陪產假10天到30天不等,育兒假5天到20天不等。
來源:**時報健康客戶端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其中,根據新版《江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除享受產假九十八天外,生育獎勵產假由六十天調整到九十天,因此江西女職工生育總共可享188天產假。
來源:央視**
浙江也通過了相關條例,生育一孩的產假為158天,生育二孩、三孩的產假為188天。
同時,男方可在產假期間內享受15天的護理假。
并且,在孩子3周歲內,夫妻每年可以各享受10天的育兒假。
來源:浙江發布
看得出來,鼓勵夫妻同休產假,減輕職場性別歧視,將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和完善。
生孩子沒人帶怎么辦?
別擔心,國家替你想辦法。
為了緩解雙職工家庭育兒壓力,公共育兒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
國內多個城市已經開啟了官方“暑期托管”模式:
小學1-5年級,家長上班孩子沒人看,每天只需要30元,送回學校,老師幫你管!
不同城市價格略有區別,但相對外面的培訓托管班,價格真心不貴。有的城市,還對家庭困難學生免收費用。
為了解決“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沒時間接孩子”的問題,不少學校還推行了“課后延時服務”。
讓老師放學后輪班看管孩子,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和當地下班時間大約一致,每學期幾百元不等,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選擇。
比如深圳課后服務費每年收取1000元,也就是每個學期500元,分攤到每個月僅100元,每天看管2小時。
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可以說非常友好。
對于養娃,我們經常會面臨一個無奈的選擇:拿起磚頭無法抱你,放下磚頭無法養你。
而從延長產假,到完善普惠性托育服務等一系列措施來看,對于緩解這一焦慮,都有著相當積極的作用。
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在談及在女性職業生涯發展的平權問題時,曾提到:
“一個生育友好的社會,必須也是一個女性友好的社會。”
提升生育率,絕不是把女性“趕回家庭”,而是恰恰相反,要讓女性在生育之后依然能自由地、更好地返回職場。
只有讓女性真正放下被職場拋棄的恐懼,和事業家庭兩難全的后顧之憂,改善女性權益,讓女性不必撕裂著取舍,才是那條提升生育意愿的“捷徑”。
三胎利好趨勢,現在只是開始
提升生育意愿,少不了相關的政策激勵,也需要社會共同搭把手,進一步降低生育成本。
在長沙再度打響生娃發錢信號的熱搜下,其實還是有不少網友對此很有信心:
“總比沒有好,這一萬塊錢對于普通家來還是有大用處的”
“這是一個好的開頭,相信未來會更好”
的確,比起空喊口號,這些“真金白銀”,對普通家庭才是實實在在的補貼,對于生娃也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
但不管發多少錢,終究屬于治標不治本。
比起錢,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托底的安全感,一個自由選擇的底氣。
而這些,只有從教育成本、醫療、房價、托管、女性權益、就業……等各個方面抓起,切實做到為家庭減輕后顧之憂,那么生育率自然而然也就上來了。
目前,國家也正在一步步落實。
來源:新京報
上下滾動查看更多
我們大可不必如此悲觀和消極地看待生育,三胎利好趨勢,現在只是開始。
我們也不必太快求一個完美的**,任何改善都一定需要時間,請讓子彈先飛一會。
相信在不久的明天,在政策善意和職場暖意等一系列友好措施的釋放中,一個生育友好、女性友好型社會,很快就會綻放出成效。
點亮“在看”,愿每個家庭都能生得起孩子、養得起孩子、也養得好孩子,提起生育不再想到負擔,而是一種喜悅和憧憬。
拓展知識:
農村生三胎補貼多少錢
部分地區的話是有三胎的一個補貼的,但是具體的一個獎勵政策啊之類的話,要根據家庭的評估。
農村生三胎補貼多少錢
2022年三胎農村戶口是有補貼的,因為國家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并不僅僅只針對城鎮戶口,這項政策是全國性的。
農村生三胎補貼多少錢
2022年三胎農村戶口有補貼嗎?獎勵政策是怎樣的?2022年三胎農村戶口是有補貼的,因為國家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并不僅僅只針對城鎮戶口,這項政策是全國性的。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1949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