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個稅征收范圍,那么哪些收入需要交個人所得稅呢?本文將揭秘個稅征收范圍,為您解答疑惑。
1、哪些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特別貢獻費等居民個人的各項勞動所得,以及利息、股息、股利、紅利、偶然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無形資產使用費等各項非居民個人所得,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人的一些免稅、減免政策,如過期免稅、實習生稅前扣除等也有著明確的抵扣規定。
2、如何計算個稅?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式為:稅前收入-減除費用-專項附加扣除=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其中,減除費用包括三個部分:基本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和按揭貸款利息和房租的租房家庭住房租金扣除退稅。而專項附加扣除是在2019年新開展的個稅改革中增加的一項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
3、如何申報個稅?
個人所得稅的申報方式包括網上自助申報、稅務機關窗口申報和委托專業會計師事務所**申報。需要提醒的是,勞務報酬所得需要**同胞及其家屬來往內地申報個稅;這些人群可以通過郵寄、快遞、電子申報等方式進行申報。
同時,對于自然人需要實名登記納稅人識別號,具體**作方法詳見國家**。
總結
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廣,涉及多種收入形式。在申報中,需要注意的是收集準確的所得證明、準確核算減除和扣除項目、認真填寫每個項目的金額。在打好基礎工作的前提下,通過選擇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準確抵扣稅前收入,為自己省下一些稅金。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062852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