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發布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度個人所得稅自然人納稅人規模為594.5萬人,其中約有60萬人為高收入人群,他們的稅收貢獻占到了全國個人所得稅總額(1.32萬億元)的55%。那么這些高收入人群到底交了多少稅呢?下面就來揭秘一下。
1、稅前收入分布
首先,這60萬人的收入水平究竟如何呢?根據數據,2018年度納稅人中,收入10萬元及以上的自然人數僅占總數的4.9%,但是這部分人群繳納了52.7%的稅款。而收入50萬元及以上的自然人占比僅為0.14%,但是繳納了總稅款的17.8%。也就是說,納稅人群體中的高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較小,但是繳納的稅款占比卻非常大。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60萬人的稅前收入排名。據**數據,2018年度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全國最高申報金額超過1億,前五名的申報金額均超過5000萬元,排名第一的申報金額為1.45億元。不過,這些高收入人群的申報所得并非全部為居民個人所得,還包括了“薪金、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接受服務、財產租賃、財產轉讓等各類收入”。
2、稅收貢獻統計
稅前收入只是個數值,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高收入人群的稅收貢獻究竟如何。根據數據,2018年度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全國最高應納稅所得額達到了1.12億元,前五名的應納稅所得額均超過5000萬元,排名第一的應納稅所得額高達2.75億元。按照新個稅法對應稅率進行計算,此人應繳納的稅款超過1.2億元。
此外,參與個人所得稅申報的高收入人群稅收貢獻還體現在什么地方呢?據**數據,2018年度個人所得稅自然人納稅人中,上述60萬名高收入群體所繳納的稅款高達7285億元,占到了全國個人所得稅總額的55%??梢哉f,這些高收入人群的稅收貢獻對于穩定財政收入、維護社會公平具有重要意義。
3、高收入人群的守法意識
60萬人的高收入并不是非法所得,而是來自于他們的努力和不息的奮斗,他們是國家建設的生力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同時,這些高收入人群紛紛參與個人所得稅申報,充分展現了他們守法納稅的良好意識。
針對高收入人群的納稅調查和資產審計越來越多,個人所得稅各種優惠政策有望進一步擴大,這不僅能夠調動優秀人才創造更多的財富,還能夠體現出**的務實態度。
總結
近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持續深化,稅負逐步減輕。尤其是最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和相關細則中,對高收入人群實行更為嚴格的納稅義務和**壓力,加強了對高收入群體的納稅能力監管,同時對低收入群眾適當減免稅款,更有利于調節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相信在國家有力的政策支持下,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制度和納稅人群體的整體素質將不斷提升。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062852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