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停繳狀態,個人所得稅怎么停繳
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個人所得稅停繳狀態,個人所得稅怎么停繳這個問題,個人所得稅停繳狀態,個人所得稅怎么停繳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個稅零申報算中斷納稅?**:不影響納稅記錄連續性
新京報訊(記者 潘亦純)昨日,有媒體報道稱“個稅零申報不視為納稅記錄,算中斷納稅”。
2月16日,國家**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負責人在答復“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后,個稅零申報是否等于沒有納稅記錄? ” 這一問題時稱,納稅人20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應稅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或根據稅法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的,不論是否實際繳納稅款,均可以申請開具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也就是說,即便是零申報,均在納稅記錄中連續記載。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立軍
個稅免繳有“風險”?零申報屬不屬于中斷納稅?國家**官方回應來了
“個稅零申報等同于沒有納稅記錄,將被視為中斷納稅,納稅人將失去購車購房落戶資格。”近日,網上流傳這樣一條消息,使得部分網友憂心忡忡。
那么,個稅零申報是否等于沒有納稅記錄?剛剛,國家**官方回應來了。
國家**稱,納稅人20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應稅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或根據稅法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的,不論是否實際繳納稅款,均可以申請開具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
目前,國家**12366北京納稅服務中心負責人就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有關問題答記者問。相關負責人表示,納稅人2019年1月1日以后取得應稅所得并由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辦理了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或根據稅法規定自行向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的,不論是否實際繳納稅款,均可以申請開具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也就是說,即便是零申報,均在納稅記錄中連續記載。
與此同時,杭州稅務12366熱線工作人員也表示,一般只要納稅人有申報記錄,不管有沒有達到實際繳稅的起征點,稅務部門都會認定其在履行納稅義務,也就不存在中斷納稅的情況。至于其他部門如何認定中斷納稅,要看該部門是怎么規定的。
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非杭州戶籍人員在杭買房的條件,目前是社保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記錄二選一,不能斷繳,補繳不能超過3個月。而零申報是否屬于中斷納稅情形,以稅務部門的解釋為準。雖然零申報不屬于中斷納稅,但非杭州籍人員在辦理購房資格的相關手續時,還是要到稅務部門開具零申報當月的申報記錄證明。
關于非杭州籍人員積分落戶,12345熱線的工作人員說,目前只是規定5年連續在市區繳納個人所得稅累計達到一定額度,至于零申報是否會被視為中斷納稅,同樣以稅務部門的解釋為準。這樣看來,零申報同樣不會影響非杭州籍人員辦理積分落戶時的加分資格。不過,減稅后,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大幅降低,會影響分值。
浙江金瑞稅務師事務所副所長余海濤表示,一邊是稅務部門為民減負,另一邊是有些資格的獲取要以納稅作為條件,這中間會有個平衡的問題。新個稅法全面實施時間還短,引發的連鎖反應會慢慢顯現出來,涉及多個部門的相關政策。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社保、公積金新政會致斷繳、個稅增加?專家這樣說
**之下,緩解企業生產經營壓力的新政陸續出臺。除了相關部門的復工支持、專項再貸款等政策,2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企業6月底前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這些新政會造成職工社保斷繳進而影響購房嗎?對個稅繳納又有何影響?
社保減免會造成斷繳嗎
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減輕**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使企業恢復生產后有一個緩沖期。除湖北外各省份,從2月到6月可對中小微企業免征上述三項費用,從2月到4月可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湖北省從2月到6月可對各類參保企業實行免征。同時,6月底前,企業可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在此期間對職工因受**影響未能正常還款的公積金貸款,不作逾期處理。
關于社保和公積金繳納,不少地方會對“連續性”進行規定。比如在北京、上海等熱點城市,社保的連續繳納期限往往與購房資格相關聯。那么,此次社保免征、公積金緩繳新政會造成職工社保斷繳嗎?是否影響購房資格?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社保繳費階段性減免,客觀上會使得社保繳納記錄出現問題,尤其是在全國重點的城市,購房方面依然是需要認定社保的。所以預計后續針對此類階段性減免社保繳納的企業來說,應該對相關職工的社保繳納認定等細節問題進行研究,否則容易成為企業和購房領域的**。”
此外,也有專家提出類似觀點。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社保費的階段性減免是**決策、**行為,因此,應當不會影響到普通職工連續繳納社保的計算期限,減免期間也應當計算到購房資格的認定期限中,相信**部門會有很好的政策對接。
個稅要交更多?
除了購房資格,個稅繳納也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方面。根據規定,養老、失業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納,工傷保險由企業全額繳納,職工繳納部分從工資中扣除,且扣除部分可免稅。
有觀點稱,緩繳之后,職工工資不再稅前扣除公積金,意味著每月凈收入將增加,但增加的部分需要另外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緩繳、免征落地,職工此前需扣除的費用“回流”至工資,是否要繳納更多個稅?影響又有多大?
對此,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個稅現在是按年計算,幾個月的緩繳影響不大。”資料顯示,個稅改革后,個稅計算方法發生改變,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4項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以“年”為一個周期計算應該繳納的個稅,即“合并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然后多退少補。
此外,在稅費方面,嚴躍進認為,今年國家可能會再推減稅政策,不讓職工增加稅費成本。
緩繳會是取消公積金制度前奏嗎
不久前,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建議,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以此為企業減負。此后,各路專家紛紛發表意見。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認為,住房公積金實際上成了職工工資性收入的變形方式。這種情況下,應該把它顯性化,把職工繳納的部分直接轉變工資,而不能簡單直接取消。**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研究部負責人梁紅稱,短期內可先下調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而從中長期看,取消公積金制度是必然選擇。
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嚴躍進指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可行度不大。他建議,公積金如果要降低繳存比例,適當地可以更加關注首套房,二套房的公積金支持意義不大了。此外,如果要為企業減輕負擔,可以讓職工主動多存一點公積金,增加一些優惠。比如交的額度比較高,以后貸款的額度也會提高一點;交的時間長,以后貸款的年限也會更長。
嚴躍進還表示,取消住房公積金制度必須全方位論證,但不排除今年4月份后,國家對下調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的既有政策會再延長1-2年。
OK,關于個人所得稅停繳狀態,個人所得稅怎么停繳和個人所得稅停繳狀態,個人所得稅怎么停繳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100856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