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標題是《10、讀報認識的"男神"》來源于:由作者:陳雪妃采編而成,主要講述了 當然,我的高中其實上課只占了一半時間,還有很多和初中截然不同的安排。讀報是其中之一。每天晚飯后,大約是《新聞聯播》的
當然,我的高中其實上課只占了一半時間,還有很多和初中截然不同的安排。讀報是其中之一。
每天晚飯后,大約是《**聯播》的時間,班上舉行讀報活動。每天一名同學,輪流當主播,讀《天津日報》。這時候,老師不在,同學們自由發揮。可以聽,可以不聽,也可以記筆記專項研究。
這讀報同學們大都讀報紙第一版的頭條、二條,四平八穩,波瀾不驚。漸漸的,同學們聽膩了。那天,輪到我當主播。我翻了翻當天的**,無非是**領導視察、橋梁工程竣工、哪里豐收等等的好信息。我讀了頭條,因為這一條太像《**聯播》了,正好可以學學播政治**的派頭兒。然后,讀了一條當地的消息,字詞念得沒有差錯,完成任務,鞠躬下了臺。
正當大家讀報讀得審美疲勞的時候,一位男生改變了這種局面。
這位男生長期默默無聞,當時我還叫不出名字。只見他個頭高高,慢條斯理地從最后排走上臺。“同學們好。”聲音圓潤、軟亮、飽滿,正如收音機里傳來的聲音。順聲望去,他半抬著臉,棱角分明,鼻直口正,似乎有些英俊。
接下來,他讀的內容,更是出圈兒。他直接讀了報紙副刊的一篇散文。在長久的政治**的環境里,這一段優美的散文被他輕輕讀來,那叫一個沁人心脾。
我趕緊問吳蔓:“蔓,這男生叫什么名字,知道嗎?”吳蔓小聲說:“楊子飛。我也是剛問后桌才知道的。”吳蔓臉頰上掠過一絲淺淺的、被努力收斂的緋紅。啊,別說,這聲音確實有磁性。
更破天荒的是,在楊子飛讀完報以后,居然,不約而同,有一多半兒的同學自主、自覺的、輕輕地鼓起掌來。這時,楊子飛才把頭全部抬起來看向大家,以更柔和的聲音,面帶笑意地說:“謝謝,不必。”然后,他緩步走下臺來,不少同學目送他回到座位。這一來,全班都深刻記住了“楊子飛”這個名字。
重眉毛大眼睛班長凌波不無嫉妒地給了楊子飛一拳頭。“深藏不露啊,老六。回到宿舍繼續給我們念啊,字正腔圓,標準得很嘛。”楊子飛不答話,輕輕地收起報紙,翻開課本寫作業。
林大臨表示班里沒有這個過程,現在手機、電視太發達了,**不想看都一大堆,k歌、朗讀軟件有的是,喜歡聲音在哪兒都能練習。學校安排的主要是學習。但我認為,還是有這個非學習的過程更有意思,因為——那是舞臺。
本文原作者為陳雪妃,轉載請注明:出處!如該文有不妥之處,請聯系站長刪除,謝謝合作~
原創文章,作者:陳雪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61339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