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個稅計算公式(2021年新個稅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新個稅計算公式
您好!新個稅計算公式,主要計算工資、工薪所得,年終獎所得,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等五項主要所得稅款。下面是2021的新個稅計算公式,供您參考。應繳納所得額=稅前工資收入金額-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費用減除額
應納稅額=應納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1.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不超過36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超過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超過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稅率為30% 超過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2.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不超過3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5% 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 20% 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超過5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3.非居民取得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稅率表
不超過3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稅率為30%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
4.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20%稅率。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是經常會核算工資的,但是由于要為員工代扣代繳個稅,很多人員都會十分地痛苦,這個計算過程可以說是很折磨人的。別再為此發愁了,全新版**個稅計算器,稅率自動計算,拿走直接套用,讓你告別加班的日子~~

**個稅計算器(自動計算)
**個稅計算器的使用方法

新個稅法的個稅計算器(直接套用 )
1、個稅計算器:
直接輸入內容查詢計算結果(內附3500起征點對照結果),如圖所示:
2、自定義個稅計算器
**作步驟:
直接輸入內容查詢計算結果,包含計算結果和詳細計算過程

3、自定義個稅參數表
按照參數表內右側說明修改左側的個稅參數

4、個稅及稅后工資計算表
可計算人數不限,輸入基本信息,計算結果。

以上“**個稅計算器”模板,就分享到這里了,需要電子版模板的,按照下圖方式免費獲取吧!

拓展知識:
新個稅計算公式
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歡迎關注,點贊,下次精彩內容推薦,業務辦理請私信,個人所得稅怎么計算您清楚么?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吧 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扣繳義務人應當在代扣稅款的次月十五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個人的有關信息、支付所得數額、扣除事項和數額、扣繳稅款的具體數額和總額以及其他相關涉稅信息資料 2、哪些情況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1、工資、薪金所得 2、勞務報酬所得 3、稿酬所得 4、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5、經營所得 6、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7、財產租賃所得 8、財產轉讓所得 9、偶然所得 3、新個稅法怎么計算工資薪金?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明確了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在繳納個人所得稅時,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采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 累計預扣法 計算公式為: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居民個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的預扣預繳方法,基本平移了現行稅法的扣繳方法,特別是平移了對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費用按800元計算的規定 這種預扣預繳方法對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來講既容易理解,也簡便易行,方便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作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70844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