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工資計算公式(月基本工資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月薪工資計算公式
按利潤提成比例是多少,還有什么要求等等,X表不能上傳,你給**,我給你設計一個
經常聽說有人年薪幾十萬上百萬,感覺非常高大上,特別有面的樣子,畢竟我們普通上班族都是拿的月薪。算起來,年薪12萬的話,平均到一個月1萬,感覺和月薪1萬似乎也沒什么差距??蓪嶋H上,年薪制和月薪制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哦~
從字面就可以看出,年薪月薪兩者的計算方式不同。
年薪制是以年度為考核周期,把個人收入和企業業績掛鉤的一種工資分配方式,通常會包括底薪、津貼、風險收入等,這種管理辦法不僅能對員工起到鼓勵作用,也能體現該員工在企業中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年薪制一般用于公司管理層。
與年薪制相比,普遍執行的月薪制我們就很熟悉了。員工每個月有固定的月標準工資,只要全勤就可以得到固定的月標準工資。如果出現缺勤,則從月標準工資中將缺勤工資予以扣除,這種適宜發給工作按月度考核的人群,比如我們這些普通的上班族。
事實上,年薪制簽訂勞動合同時,也是和月薪一樣區分每月無責任基本薪資、崗位獎金、績效、福利補貼等。發放工資時,也是按照每個月來發放薪資的,只不過是每個月發一定的基本工資,年終時發放一定額度的獎金,實際上就是基本工資加獎金的模式。有時候到年終個人業績不達標或者公司情況較差,很有可能拿不到全部的獎金。還有在提出離職時,月薪拿到的是實打實的薪資獎金,年薪承諾的獎金可能只有一部分或者沒有。
年薪制只是個統一的說法,讓大家對崗位價值有個可以統一評估的標準。畢竟年薪制里的獎金、績效、補貼、股票、分紅等各個公司和崗位都有不同的設定,介紹時說直接說年薪50萬比基本月薪3萬+年終獎12萬+各種補貼2萬這種容易理解的多。
綜合來看:
年薪制針對的對象一般是公司管理層,月薪制支隊的對象是普通員工;
年薪制以年為單位,周期長。月薪制以月為單位,周期短;
年薪制有較高的風險性,月薪制非常穩定;
年薪制是以未來為依據核算薪資,月薪制主要以過去月份為依據進行核算工資。
所以,年薪12萬元和月薪1萬元差距還是非常大的,不要被簡單的數字所迷惑哦!
拓展知識:
月薪工資計算公式
1、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2、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擴展資料:
國家勞動法并沒有規定一天工資標準的計算方法,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規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雙休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個月=20.83天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個月=21.75天。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21.75(月平均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21.75×8小時)
所以一天的工資標準應該是月工資/21.75。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標準工資
月薪工資計算公式
計算方式一:月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應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或實際出勤天數/應出勤天數×月標準工資
計算方式二:月標準工資-月標準工資/21.75×(應出勤天數-實際出勤天數)
計算方式三:實際出勤天數/21.75×月標準工資
月薪工資計算公式
工資形式和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1746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