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累計應納稅額和累計已繳稅額)
前沿拓展: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現在個稅是全年累計算
累計工資薪金所得,至今為止你今年取得的全部工資收入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至今為止你今年取得的全部工資收入減五險一金減專項附加扣除減5000乘月數所得的數字,也就是計稅的基數
累計應納稅額,至今為止你應該交的個稅
累計預扣預繳稅額,至今為止你已經預扣預繳的個稅。
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企業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可直接按當年度截至本期末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應納稅所得額等情況判斷是否為小型微利企業。其中,資產總額、從業人數指標按照相關政策標準中“全年季度平均值”的計算公式,計算截至本期末的季度平均值。
目前,小型微利企業的判斷標準為: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截至本期末的資產總額季度平均值不超過5000萬元、從業人數季度平均值不超過300人、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今后如調整標準,從其規定,計算方法以此類推。示例如下:
例1.A企業2020年成立,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2022年各季度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以及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情況如下表所示:
解析:A企業在預繳2022年度企業所得稅時,判斷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具體過程如下:
綜上,A企業預繳第1季度企業所得稅時,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預繳第2、3、4季度企業所得稅時,不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例2.B企業2022年5月成立,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2022年各季度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以及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情況如下表所示:
解析:B企業在預繳2022年度企業所得稅時,判斷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具體過程如下:
綜上,B企業預繳第2、4季度企業所得稅時,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預繳第3季度企業所得稅時,不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來源:國家**
拓展知識: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它是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準予扣除項目金額。
1、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扣損后的余額。
3、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4、(一)生產經營收入:是指納稅人從事主營業務活動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產品)銷售收入、勞務服務收入、營運收入、工程價款結算收入、工業性作業收入以及其他業務收入。
(二)財產轉讓收入:是指納稅人有償轉讓各類財產取得的收入,包括轉讓固定資產、有價證券、股權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收入。
(三)利息收入:是指納稅人購買各種債券等有價證券的利息、外單位欠款付給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租賃收入:是指納稅人出租固定資產、包裝物以及其他財產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納稅人提供或者轉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而取得的收入。
(六)股息收入:是指納稅人對外投資入股分得的股利、紅利收入。
(七)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項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收入、罰款收入、因債權人緣故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及現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費附加返還款、包裝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5、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入,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后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依據。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經在當期收付,均不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計算應納稅額時哪些費用可以扣除
(一)成本;
(二)費用;
(三)稅金;
(四)損失。
三、企業所得稅不予扣除的項目有哪些?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項目不得從收入總額中扣除:
(一)資本性支出;
(二)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
(三)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四)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
納稅人逾期歸還銀行貸款,銀行按規定加收的罰息,不屬于行政性罰款,允許在稅前扣除。
(五)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有賠償的部分;
(六)超過國家規定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的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的捐贈:納稅人用于公益、救濟性捐贈,在年度應納稅所得額3%(金融保險企業1.5%)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納稅人的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不得扣除。
(七)各種贊助支出;
(八)與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雖然說國家要依法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征收個人所得稅也要保障民眾最基本的生活支出才行。工資收入過5000元的這些群體,平時就應該多了解一下個人所得稅方面的法律制度。
更多問題進會計網問答>>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一般來說,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去準予扣除項目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是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扣損后的余額。
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本回答被提問者采納
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是什么意思
可以從字面上理解:
應該納稅的所得金額。是所得中的一個小概念。在所得的金額中,還有一部分是不用納稅的。
應納稅所得額一般是計稅依據。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1946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