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變化)
前沿拓展: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
小微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如下:
近年來,社會方方面面都在助力小微企業發展,例如上半年《** **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公告2022年第13號)中也進一步明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那么,現行的企業所得稅中針對小型微利企業有哪些優惠政策呢?又有哪些政策誤區需要大家留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申稅小微
一
小型微利企業定義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小型微利企業”指的是符合稅法規定條件的特定企業,其特點不只體現在“小型”上,還要求“微利”,主要用于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方面。在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時,一定要謹記稅法上的“小型微利”四個字,并按照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去判斷是否符合條件。
目前“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從業人數,包括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職工人數和企業接受的勞務派遣用工人數。所稱從業人數和資產總額指標,應按企業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確定。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
二
優惠政策匯總
2021年之后的企業所得稅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具體如下: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應稅所得額
≤100萬元 100萬元<所得額≤300萬元 減按比例 12.50% 25% 適用稅率 20% 20% 實際稅負率 2.50% 5% 有效期限 2021年1月1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2年1月1日-
2024年12月31日
三
常見八大誤區
誤區一
現在通過填寫納稅申報表相關內容,即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所以不需要留存備查資料。
答:錯誤,需要留存備查資料。
根據《企業所得稅優惠事項管理目錄(2017年版)》(國家**公告2018年第23號附件)規定,小型微利企業享受優惠政策,需準備以下資料留存備查:(1)所從事行業不屬于限制和禁止行業的說明;(2)從業人數的情況;(3)資產總額的情況。
誤區二
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不一樣,要分別考慮
糾正:政策對資產總額和從業人數指標不再區分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
工業企業和其他企業的小型微利企業標準是一樣的,即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都是300萬元,資產總額上限都是5000萬元,從業人數上限都是300人。
誤區三
非居民企業也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糾正:不適用。
根據《國家**關于非居民企業不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650號)規定,非居民企業不適用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誤區四
視同**納稅人繳稅的二級分支機構也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
糾正:不適用。
現行企業所得稅實行法人稅制,企業應以法人為主體,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條第二款規定,“居民企業在**境內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營業機構的,應當匯總計算并繳納企業所得稅。”由于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其經營情況應并入企業總機構,由企業總機構匯總計算應納稅款,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誤區五
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也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
糾正:不適用。
根據《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一條規定,“在中華****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因此,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以及合伙企業不是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也就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
誤區六
勞務派遣單位小型微利企業的從業人數含已派出人員
糾正:需視情況而定。
如果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已經計入了用人單位的從業人數,本著合理性原則,勞務派遣公司可不再將勞務派出人員重復計入本公司的從業人數。
誤區七
核定征收企業不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糾正:可以享受。
從2014年開始,符合規定條件的企業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時,已經不再受企業所得稅征收方式的限定了,無論企業所得稅實行查賬征收方式還是核定征收方式的企業,只要符合條件,均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誤區八
“應納稅所得額”等于“實際利潤額”
糾正:兩者不等同。
在企業所得稅中,“實際利潤額”與“應納稅所得額”有各自定義。
“應納稅所得額”是稅收上的概念。《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因此,“應納稅所得額”主要在企業納稅申報時使用。
“實際利潤額”是會計上的概念。《中華****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規定,“企業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分月或分季預繳企業所得稅時,應當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實際利潤額預繳。”因此,“實際利潤額”主要在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企業在預繳申報時使用。
四
政策依據及內容
1.《**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財稅〔2019〕13號)第二條
2.《國家**關于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2號)
3.《** **關于實施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2號)
4.《國家**關于落實支持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公告》(2021年第8號)
5.《** **關于進一步實施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 **公告2022年第13號)
拓展知識: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稅率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20%;
(二)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的稅率一般為15%;
(三)非居民企業對于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均為20%;
(四)PE溢價投資類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在40%左右。
企業所得稅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是企業的收入總額減去成本、費用、損失以及準予扣除項目的金額。成本是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耗費和各項間接費用。費用是指納稅人為生產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等所發生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損失是指納稅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營業外支出、經營虧損和投資損失等。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
(一)銷售貨物收入;
(二)提供勞務收入;
(三)轉讓財產收入;
(四)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八)接受捐贈收入;
(九)其他收入。
《中華****企業所得稅法》第四條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
按《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稅率全國各行業統一為25%所以,即使是小規模納稅人,其所得稅稅率仍為25%如果符合小微企業要求,可減半按20%征收,(實際為10%),這只是稅收優惠,其所得稅稅率仍是25%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
您好,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統稱。
其定義標準是:在全國范圍內屬于非限制和禁止類行業,并具有年度納稅條件。且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企業應納稅所得額300萬以下;
2、企業的從業人數在300人以下;
3、現在資產總額在5000萬以下。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臺,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詳情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2046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