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雍在獄中所寫的
前沿拓展: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時期,一些在白區從事地下工作的**共產**,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就服從**組織的安排,假扮夫妻來迷惑敵人。由于雙方有著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產生感情后,經**組織批準,就“弄假成真”變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這里介紹五對著名的革命夫妻,以饗讀者。
周文雍和陳鐵軍
■周文雍和陳鐵軍
周文雍,1905年生于廣東**。1925年加入**共產**。曾參加省港大**和廣州**。歷任廣州工人代表大會特別委員會主席,**廣州**組織部長、工委**,廣州工人赤衛總隊總指揮,廣州蘇維埃****勞動委員,**廣東省委工人部長。大革命失敗后,和**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在廣州建立**的秘密聯絡機關,對外假稱夫妻。
和陳鐵軍假扮夫妻后,周文雍的主要工作是組織廣州工人**。當時,在廣州的汪精衛、陳公博等扮成“新左派”,鼓吹民主、自由,借以籠絡人心。為了揭穿他們的假面目,周文雍率領數千名失業工人,在汪精衛的官邸“葵園”門前喊口號,要求釋放被捕工人。敵人惱羞成怒,派出大批軍警**工人。周文雍受傷被捕。周文雍被捕后,**組織成立了營救小組,陳鐵軍和大家一起制定營救計劃。陳鐵軍派人把關押周文雍的地點搞清楚后,又讓人設法告訴周文雍不飲茶水,以引起“高燒”,說是患了傷寒;再發動獄中難友起哄,迫使敵人把周文雍從監獄送進醫院;這時組織便衣武裝,把周文雍從醫院救出。周文雍被救出來后,仍與陳鐵軍假扮夫妻在廣州做地下工作。不幸的是,由于叛徒告密,1928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周文雍和陳鐵軍同時被捕。敵人向他們施用了酷刑,但他們堅決不向敵人低頭。同年2月6日,在他們被判處**刑、即將就義之時,周文雍在監獄墻壁上題寫了一首《絕筆詩》:“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落,好漢身軀為群裂。”還提出要和陳鐵軍合影。敵人同意了他的要求。他們并肩站在牢房窗前照了相,以作為他們的結婚照。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在敵人的刑場上,他們舉行了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悲壯動人的刑場婚禮。
陳鐵軍,原名陳燮君。1904年3月生于廣東佛山。1924年秋考入廣東大學文學院預科。求學期間,為追求進步,決心跟共產**走,她將原名“燮君”改為“鐵軍”。1925年參加“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的宣傳工作。1926年4月加入**共產**。大革命失敗后的1927年10月,受**的派遣,裝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并參加了廣州**。1928年1月27日(大年初五),在組織廣州市春季**動期間,被叛徒出賣與周文雍同時被捕。在獄中,他們備受酷刑,堅貞不屈。敵人無計可施,決定判處他們**刑。在共同進行革命斗爭的過程中,周文雍和陳鐵軍產生了愛情。但為了革命事業,他們將愛情一直埋藏在心底。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們決定將埋藏在心底的愛情公布于眾,在敵人的刑場上舉行了革命者婚禮,從而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1928年2月6日,在廣州紅花崗刑場,兩位氣吞山河的年輕共產**人面對敵人的槍口,把刑場作為結婚的禮堂,把**派的槍聲作為結婚的禮炮,從容不迫地舉行了婚禮。其婚禮之悲壯,空前絕后。
熊瑾玎和朱瑞綬
■熊瑾玎和朱瑞綬
熊瑾玎,1886年生于湖南長沙。曾參加**同志等組織的新民學會,在**創辦的自修大學擔任過教導主任。曾為**、何叔衡去上海參加**的“一大”籌措了旅費。1927年“馬日事變”后,遭**派通緝,于10月逃亡漢口,并在這白色恐怖極其嚴重的時刻,經郭亮介紹,加入了**共產**。1928年到上海,在****機關任會計。后至湘鄂西蘇區,任宣傳**長兼蘇維埃**秘書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任新華日報社總經理、《晉綏日報》社副總經理、解放區救濟總會副秘書長、****救濟總會監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建國后,歷任****政治協商會議第一至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紅十字會副會長。不久因年高體衰而休息。
朱瑞綬,1908年生于湖南長沙。1924年入長沙女子師范讀書。1925年加入**共產**。后在株州搞了一個時期的鐵路工人子弟教學和職工家屬工作后,因“馬日事變”轉入地下。1928年夏天到了上海。不久,也調到了**政治局機關。
1928年,熊瑾玎在上海****機關任會計,負責籌措經費,并奉命建立了**政治局開會、辦公的機關。由于對外用“福興”字號老板身份掩護****秘密機關,做經營湖南土布土紗的生意,因此同志們便戲稱他為“熊老板”。為掩人耳目,他和朱瑞綬假扮夫妻。后來于1928年8月結婚。
1931年,因顧順章叛變,**機關搬遷,熊瑾玎和朱瑞綬先后去湘鄂西蘇區工作。第二年又回上海,二人同住**交通機關。1933年4月8日,熊瑾玎去法租界給**同志的家屬送生活費。這時,**同志家屬已被逮捕,熊瑾玎被守候在那里的法國捕房捕去。熊瑾玎被捕后,根據**的指示,朱瑞綬積極設法營救,她找了宋慶齡,請了史良、唐豪、董康等律師。在第二次開庭時,朱瑞綬經組織同意隨史良前往探望,不料在候審室門口被叛徒徐錫根指認,也遭拘押。朱瑞綬被關押了八個月,終以無罪獲釋,而熊瑾玎卻被判了八年徒刑。1937年,隨著抗日**的到來和國共合作形勢的發展,**同志委派毛澤民同志來上海探視和營救熊瑾玎。飽嘗了四年又五個月的鐵窗生活以后,熊瑾玎終于在抗日戰爭的炮聲中獲得了自由。從1938年起至1946年止,一直在重慶任**機關報《新華日報》總經理,朱瑞綬也在報社工作。
1966年初,熊瑾玎80歲誕辰時,****特地帶著**送給自己的兩瓶紹興花雕陳酒為他祝壽。1973年,熊瑾玎病危且已不能說話,**不顧自己重病在身仍親去醫院看望。熊瑾玎于1973年逝世,享年87歲。著有《革命老人徐特立》,出版有《熊瑾玎詩草》。1990年的時候,已經82歲的革命老人朱瑞綬,還曾接受過**同志的女兒鄧榕的拜訪。
1945年1月陳少敏(前坐抱孩子者)與新四軍五師主要領導合影
■任國楨和陳少敏
任國楨,祖籍山東。1898年生于遼寧安東(今丹東市)。原名任鴻錫,曾用名任國藩。1918年入北京大學俄文系預科。1924年加入**共產**。1925年起,任**奉天支部**、哈爾濱《東北早報》編輯。1928年9月,任**哈爾濱縣委**、****。1929年任**滿洲省委委員、候補常委等。同年底赴上海,進**干部訓練班學習。1930年2月,**山東省委因出現叛徒連遭破壞,幾位主要領導人均被捕,省委機關也由濟南轉移到青島,故****派任國楨到山東,任臨時省委**,著手恢復**的組織。3月中旬,任國楨到達青島后,首先要租間房子,作為省委秘密辦公機關。但當時招貼租房啟事都寫著“沒眷屬不租”的字樣,當時尚未結婚的任國楨,自然沒有眷屬,房子也就租不成了。為了能租到房子,更是為了掩護新來的省委**,組織上便派陳少敏到任國楨身邊,假扮夫妻,協助工作。陳少敏當時在打蛋廠當工人,白天在廠里上班,晚上陪著任國楨外出從事秘密活動。很快,山東**的組織就得到了恢復。任國楨到山東不到一年,又出了叛徒。為安全起見,組織上調任國楨到**北方局工作。陳少敏也一同前往,協助任國楨工作。1930年12月,任國楨被**北方局任命為**北平****、河北省委委員。任國楨、陳少敏二人在共同的戰斗生活中相愛了,經組織批準,這對假夫妻成了真夫妻,并且生了一個女兒。1931年春任國楨被調到天津工作,同年9月任**唐山****。10月9日以**河北省委特派員身份到山西工作,21日由于叛徒出賣,于山西特委秘書處(太原市典膳所8號)被捕。在敵人的嚴刑逼供和叛徒的**指證下,他大義凜然、威武不屈,于1931年11月13日被閻錫山殺害,年僅33歲。
任國楨犧牲后,陳少敏非常悲痛。從此,她再也沒有結過婚。直到晚年,陳少敏還把任國楨的照片掛在臥室內。同別人說起愛人來,更是很動感情:“他呀,任國楨,任國楨!魯迅的愛雛!他寫的《蘇俄文藝論戰》一書,就是魯迅先生給寫的序!”
說起陳少敏,熟知****史的人們肯定都對下面這件事記憶猶新:“**”時期的1968年10月,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當到會的**委員就“關于叛徒、內奸、工賊**罪行的審查報告”進行表決時,除一人外全投了**票。這惟一未投**票的**委員就是陳少敏。表決的時候,陳少敏莊嚴地用右手捂住左胸趴在桌上,用這種特定的方式,表示自己鮮明的態度。因此,陳少敏在“**”時期受到了**、****集團的殘酷迫害。
陳少敏,原名孫進修。1902年生于山東壽光。1921年冬進入青島日商內外棉紗廠做工。1928年加入**共產**。曾和任國楨假扮夫妻從事秘密工作。曾任**青島**工委委員。1930年隨任國楨調往**北方局工作。后和任國楨結為革命伴侶。曾任**天津**秘書長。1932年冬,因叛徒告密被捕。次年出獄后,先后擔任**唐山**宣傳部長、冀魯豫特委組織部長、副**,并在那里建立了冀魯豫邊區抗日武裝第四支隊。1936年被派往延安****校學習。1945年當選為**第七屆候補委員。解放戰爭時期,曾擔任****中原局常委兼組織部長等職。建國后,在任**紡織工會主席期間,到青島發現并總結推廣了“郝建秀工作法”等。1953年后,曾任全國總工會副主席、**組副**,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1956年8月在**的七屆七中全會上遞增為**委員。1956年9月在**“八大”上當選為**委員。1977年12月在北京病逝,享年75歲。
李白夫婦與孩子合影
■李白和裘慧英
李白,1910年生于湖南瀏陽,曾用名華初。1925年加入**共產**。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1930年參加**工農**,曾任通訊連指導員。參加過長征。1937年到上海,從事**的秘密電臺工作。
李白到上海從事**的秘密電臺工作后,當時的電臺領導人龔飲冰(建國后曾任****部副部長等職),憑著自己長期從事地下斗爭的豐富經驗,認為李白身邊必須有位女同志,與他假扮夫妻,這樣才不致引起左鄰右舍以及敵人的懷疑。因此,龔飲冰就親自物色人選,把綢廠的青年女工裘慧英調到了李白身邊。
裘慧英,又名裘蘭芬。1917年生于浙江省嵊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9年12歲時到上海入日商裕春綢廠、美亞綢廠當包身工,后受到廠里**地下**的啟發教育,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10月入普益綢廠。同年12月加入**共產**。1938年任**滬西綢廠委員會委員,負責宣傳工作。4月奉調至****駐上海的地下電臺,和同延安來的李白扮成假夫妻,通宵達旦地收發電報,及時把延安****的指示傳達給上海地下**,又把日、偽的重要情報傳遞給****。鑒于他們之間產生了純潔的愛情,**組織便于1940年秋批準他們結為伴侶。
1942年9月中秋前的深夜,日本侵略軍采取分區停電的辦法,搜索**地下電臺時,李白夫婦雙雙被捕,押至日本憲兵司令部。敵人讓裘慧英親眼看著李白受刑,她雖心如刀割,但仍咬緊牙關推說丈夫做的事自己一概不知。半個月后裘慧英獲釋,她一面進大誠綢廠做工,一面接受組織囑咐以妻子名義到處尋找李白下落。1943年1月打聽到李白關在極司斐爾路(今萬航渡路)76號,就以妻子身份入內探監。通過密語,知道李白咬定自己私設電臺是替一個闊老板了解黃金價格升降消息,未涉及政治。由于李白一口咬定是為一個做生意的老板服務,幫朋友了解商業行情,而日軍又未掌握實情,不知李白是為誰發報。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到酷刑折磨的李白后經地下**營救獲釋。
李白出獄后,為了避免敵人繼續**,暫不恢復情報工作,由組織安排在良友糖果店當店員。日本投降后,國民****派挑起內戰,李白繼續從事秘密電臺工作,通過電臺又把大量情報傳送給****。1948年12月30日凌晨,遭國民**武裝特務包圍搜查,李白夫婦和孩子一起被捕后,被押送到國民**警備司令部第二大隊。1949年5月7日,李白被國民****派秘密殺害后,已出獄的裘慧英強忍巨大悲痛,繼續忘我為**工作。建國后,裘慧英先后擔任**上海電信局基層支部副**、上海郵電技工學校副校長、郵電工會上海**員會副主席和顧問。1983年離職休養。1992年因病在上海逝世,終年75歲。
彭詠梧夫婦與孩子合影
■彭詠梧和江竹筠
彭詠梧,又名彭慶邦。1915年2月生于重慶市云陽縣紅獅鄉。1931年,上中學時便投身于共產**領導的抗日救亡活動。1937年秋,在省立萬縣師范學校就讀時,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次年加入**共產**。1939年6月,任省立萬州師范特支**,領導全校**的地下斗爭。是年秋,受**組織委派到重慶,進入南方局**干訓班學習。學習結束后,被派往云陽、奉節等地開展革命斗爭。1940年秋,任**云陽縣委**。1941年秋奉調到重慶,先后以大陸運輸行業會計、**信托局職員等公開職業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1943年,**組織派江竹筠同他假扮夫妻,協助其工作。兩年后,經**組織批準,兩人結為夫妻,后生下兒子彭云。1947年1月,參與領導了重慶63所大中學校師生進行的反抗**暴行的大**。后來**川東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任臨委成員兼下川東地工委副**,主要負責下川東的武裝斗爭。在云陽地區組建了“川東民主聯軍下川東游擊縱隊”(后改名為“**共產**川東游擊縱隊”),并擔任政治委員。1948年1月9日,參與領導了下川東“奉大巫**”。16日,率游擊隊向巫溪方向轉移時,突遭國民**軍包圍,為掩護戰友突圍英勇犧牲。時年33歲。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生于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江家灣的一個農民家庭。1928年隨母親到重慶外婆家寄居,不久進廠當了童工。1932年,進孤兒院小學免費讀書。1936年考入重慶南岸中學。1939年考入**公學附屬中學讀高中。她班上有個女同學,叫戴克宇,是地下共產**。戴克宇經常帶些進步書刊讓她閱讀。她思想進步很快,不久就加入**共產**。1940年考入中華職業學校會計班,任該校**組織負責人。1941年,任**重慶市新市區區委委員。1943年5月,出于工作需要,按著**組織的要求,與彭詠梧同志假扮夫妻,組成一個“家庭”,作為重慶**的秘密機關和地下**學習的輔導中心。1944年5月去成都,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學習,并以學生身份做群眾工作。1945年,經**組織批準,與彭詠梧正式結為夫妻。人們習慣稱她“江姐”,以表敬愛之情。1946年7月江姐回到重慶搞**工作。在丈夫彭詠梧的直接領導下,江姐還擔任了**重慶**地下刊物《挺進報》的聯絡和組織發行工作。1947年,彭詠梧任**川東臨時委員會委員兼下川東地委副**,領導武裝斗爭。江姐以川東臨委及下川東地委聯絡員的身份和丈夫一起奔赴斗爭最前線。1948年1月,彭詠梧不幸犧牲后,江姐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丈夫的工作。她說:“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監獄。國民**軍統特務用盡各種酷刑,妄想從這個年輕的女共產**身上打開缺口,以破獲重慶地下**組織。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江姐始終堅貞不屈。1949年11月14日,在重慶即將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國民**軍統特務殺害于渣滓洞監獄,為**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的生命。■
文/潘麗華
本文為《**史博覽》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等。侵權必究。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2348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