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123_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_日韩美女免费线视频_成人av三级

2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前沿拓展: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寫在前面:本文是一整部「東北笑星的崛起與衰落史」,本章為下半部,講整個東北笑星軍團是如何一個接一個離開春晚舞臺,東北喜劇是如何慢慢衰落的,以及趙本山、黃宏這兩位笑星在2014年遭遇的**。

關于上半部,講述了東北笑星們一個個如何走上春晚舞臺,如何立住江湖地位,尤其是本山的崛起,請關注本號,在歷史消息里收看!

或點此鏈接收看:「東北喜劇史」上半部

本文從第09小節開始講起——

09.

趙本山不僅是個喜劇天才,在商業上的嗅覺也很敏銳。

2001年,本山去吉林玩兒。經高秀敏邀請,去看當地的二人轉演出,被逗得笑了一夜。那天夜里,他朝舞臺上砸了幾萬塊,并當場收張小飛為徒。一個想法就此醞釀開來,與其搞什么煤炭、鋼材生意,不如搞文化產業。二人轉這種來自土地的民間曲藝,應該提純、鍛煉,使之走向全國。

很快,本山就自己掏錢,辦了兩屆二人轉大賽,把東三省優秀的演員苗子都攥在了手里。另外他聽了何慶魁的建議,按東北和平大戲院的路子,開始在多地開設劇場。這一來,從各大劇院挖來的演員,首先有了演戲的地方。

但還不夠。這樣演,走不出東三省。

本山還有一大絕招:影視。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趙本山和徒弟們」

早在90年代拍《男婦女主任》那會兒,本山就嘗到了影視傳媒的甜頭。要讓演員們身價蹭蹭上漲,最好的辦法,就是拉他們去拍電視劇。于是乎,《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宇宙,應運而生。

一開始,徒弟還不夠多,本山就請高秀敏、李靜等人來鎮臺,也請過寧靜等人加盟。隨著徒弟隊伍壯大,趙氏鄉村喜劇里,被塞進了越來越多“趙家班”面孔。小沈陽、王小利、劉小光、唐鑒軍等人,基本上都是本山重點培養的對象。何慶魁寫《劉老根》第一季時給高秀敏不少臺詞,到第二部,高大姐就漸漸退居次席了。《鄉村愛情》故事,則是“趙家班”熒屏集結的大本營,不是本山的徒弟就是本山的親戚。捧紅了他們,拉回劇場,再賺一波。

幾年間,“劉老根大舞臺”就從兩三家,變成七八家,從東三省最好的大劇院,一路開到北京。在京開業時,更有半個娛樂圈來捧場。

除了開劇院,本山又在地方大學增設相關院系,建立遼寧民間藝術團,在遼寧臺開《本山快樂營》。就這樣,大叔從根源上,解決了二人轉演員的問題,然后找出好苗子,去演電視劇,憑電視劇走紅后,再賺出場費。

而《本山快樂營》,不但能保證演員們的曝光,還有一筆能跟電視臺共同分成的收入。像《鄉村愛情》這樣的爆款,在遼寧臺播放時的貼片廣告,不是臺里說了算,由本山傳媒決定。這種從影視到劇場到綜藝一條龍的產業鏈,東北其他劇院的人也嘗試過,幾乎都失敗了。無論從影響力還是人脈上,這事兒只能趙本山來干。久而久之,好演員,都到了本山手上。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鄉村愛情》捧紅了太多人」

在藝術創作上,本山又是一個特別會揚長避短的人。跟張藝謀拍《幸福時光》,他偷著學了不少東西。第一次跟央視合作,拍《劉老根》。央視不放心,怕他拍成小品段子,派專人跑去“監督”。拍到第五集,某領導來探班,一看趙本山拍的部分,當場就把第二部的合同給簽了。

后來多少年里,《鄉村愛情》都是央視的重頭戲,在黃金時段播出。

但就在創立“趙家班”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變數。

這個變數,就是范偉。

關于「本山&范偉恩怨20年」,我之前詳細寫過。這里簡單聊一下。

本質上,范偉和高秀敏一樣,不是本山的徒弟,只是搭檔。基于此,本山就沒辦法像要求徒弟一樣要求范偉。但在《賣拐》后,范偉爆紅。本山又在《馬大帥》《劉老根》《鄉村愛情》中對他委以重任,給他安排的臺詞、戲份越來越多,最終成就了“遼寧第一狠人范德彪”。放眼東北,范偉人氣一度位列本山之后。但就在這時候,范偉的人生方向,發生了改變。

2001年前后,范偉就老往北京跑,心思轉移到電影上。2003年,機會來了。他演《看車人的七月》,拿到一個電影節影帝。隨后,范偉在一系列小成本電影里演主角。上半年他跑劇組,春晚前才跟本山碰頭。

這期間,他一直想讓觀眾忘記演喜劇的范偉,讓大家看到他對文藝片的熱愛。再小的角色,成本再低的電影,他都愿意去。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本山和范偉的影視合作」

2005年,小品《功夫》之后,范偉想休息,沒上春晚。本山就找宋丹丹繼續白云黑土的故事。演完《火炬手》,一下臺就哭的丹丹放話,說再也不上春晚了。第二年,本山想找范偉幫忙。結果這一年《關東大先生》的發布會,范偉沒來。本山在現場說了些氣話。兩人的關系,僵住了。

關于這段往事的詳情,本山如何有怨氣,可以看「本山&范偉恩怨20年」,就不細說了。只說從那之后,范偉再沒上春晚,在遠離“本山鄉村宇宙”后,一心一意做起了電影演員,直到《不成問題的問題》摘下金馬影帝。

大腦袋范廚師和狠人范德彪,都成為往昔回憶。

本山的春晚搭檔,從此變成了徒弟們。

10.

趙家班的演員,大部分和本山一樣,都是窮苦出身。

小沈陽父母都是農民。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母親唱二人轉,給人家唱白事補貼家用。他小學輟學,種地太累,家里借了幾百塊,送他去學武。小沈陽表現不錯,還拿過50元獎金。但由于家里窮,還是被迫回家務農。跟母親出門哭喪時,看到二人轉招生廣告,靠著一口好嗓子,正式學藝。

成為二人轉演員后,還是苦。到處給人演戲,顯得低三下四。他在澡堂給人演過戲。在非典爆發時,因為沒觀眾,在包廂里給劇場老板演戲。好多**里,觀眾不是去看戲,是去看他們出丑、喝酒的。最多的時候,他喝過30瓶。不喝,就得挨打。當時小沈陽就覺得,這不是人干的事。

靠著“扮丑、受罪”,小沈陽在東北漸有名氣。這引起了趙本山的注意,收他做了徒弟。2008年,本山就打算帶他上春晚,排了個《我要當明星》。但后來被安排到元宵晚會,還得剪。本山干脆就說算了。

第二年,大叔準備了4個本子,結果一個個都被槍斃了。找范偉,范偉沒有接電話。情急之下,弄出個《不差錢》,把小沈陽帶上了春晚。按理說,這個本子算是趙本山作品里比較差的,就是個才藝表演串燒。

但一夜過去,小沈陽火遍大江南北。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2009年春晚」

這種火,跟當年黃宏、鞏漢林、潘長江乃至本山自己的火還不同。當年這波東北喜劇人,差不多前后經營了3到5年,才在春晚立住腳跟。可小沈陽的火,那簡直摧枯拉朽。2009年,他的巡演歷經20省、4個直轄市、70座城市,103場演出創收4個億,一場算下來高達400萬。

當時小沈陽被爆商演一場60萬。年底,浙江衛視跨年,為請他花了100萬。那年,為了拿下他首個通告,各大衛視你爭我搶。最后北京科教臺負責人通過韓紅的關系聯系到本山,說了一堆動人的話,才把小沈陽請到場。

那個節目,當年在全國同時段第一,創造了北京電視臺周播欄目歷史記錄。

顯然,小沈陽的神話和身價,離不開趙本山對“趙家班”的品牌經營。

為了給小沈陽降降溫,第二年春晚,本山帶了另一位徒弟。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小品《捐助》」

王小利生于二人轉世家。父母是嫩江民間藝術團演員。他從小跟父母四處演出,耳濡目染,很快就離開學校。由于效益不好,父母劇團解散。此后,他便跟父母四地謀生。這一路,王小利在火車硬座底下睡過覺,在農村土炕上演過戲。每到冬天,凍得渾身哆嗦,也去**演過搞笑節目。

2001年,畢姥爺去和平大戲院看戲,遇到他登臺演出,把他帶到《夢想劇場》錄過節目。這一年“本山杯”,他參賽拿獎,順利拜師。演《鄉村愛情》里的劉能后,逐漸被觀眾們認識。但真正出圈,還是靠春晚上的《捐助》。

雖然上了春晚,但此后他的名氣,還不及沒上春晚的宋小寶。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小品《相親》」

宋小寶16歲就輟學了。父母都是農民。為了讓先讀書的哥哥完成學業,他讀完初二就出門打工。他曾到沈陽艱難糊口,靠打零工為生,做洗碗工,一個月300多塊錢。后來沒辦法,只好回家種地。幸好此間,遇到唱二人轉的劇團,他上去活躍氣氛搞笑,被劇團負責人看上了。學起二人轉后,靠著頭腦靈活,宋小寶很快闖出名氣。他在閆學晶的劇場演出,被本山看中。

在這幫徒弟里,宋小寶成長得最快。每年《本山快樂營》年終時段,大叔都要點評**,并一句不許掐,全播出去。對宋小寶的評價是:

“他遲早都要紅的。”

那一年,他頂替“趙四”劉小光上《快樂營》,只演了四個月,就拿到了“年度最佳男演員”。隨后,本山帶他上遼寧春晚,演了《相親》。這個小品雖然沒在央視春晚播,卻從網上流傳開來,打開了宋小寶的名聲。

還為廣大群眾留下一句口頭禪:

“你可長點心吧!”

當然,宋小寶徹頭徹尾火起來,靠的是日后的《歡樂喜劇人》。此乃后話。先說本山帶著徒弟們上春晚那幾年,也是春晚語言類節目最后的期待。

那時節,一波又一波春晚老喜劇人失去了把握時代的創作力,紛紛從網上抄段子。小品、相聲都變得不好笑。**人看春晚,仿佛只剩看本山。

而那,也是初代東北喜劇人,集體告別的日子。

11.

范偉第一個主動離開。緊接著是鞏漢林。

2010年,《兩毛一腳》與馬未都產生版權**后,臨時排出《美麗的尷尬》,鞏漢林就撤了。緊接著第二年,本山帶王小利、小沈陽演《同桌的你》,留下一句“挺大個臉,我不愛看”。再一年,黃宏也留下了春晚最后的作品《荊軻刺秦》。潘長江一個人在舞臺上,成了蔡明的新搭檔。

鞏漢林退出,主要是覺得沒有好本子。

黃宏卻有更深層的原因。

2012年4月,他當上了八一廠廠長。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黃宏的《荊軻刺秦》」

2010年,黃宏“空降”八一廠副廠長,分管軍教片。位置排在三位副廠長后面,算上政委,等于第六副廠長。但就在短短兩年后,黃宏升任廠長,引起內部不小的震動。年底,他又當上了曲協副主席。

八一廠是老字號,當年曾把主旋律電影帶上巔峰,拍出了《大決戰》。但隨著市場興起,老字號逐漸被邊緣化,主旋律電影也沒人愛看了。黃廠長的擔子很重,雖然他之前演過電影,也拍過電影,但要把這個勢頭轉過來,極難。此后,他的工作重心就轉移到了電影制作上,無心于小品創作。

但從戰績上來看,黃宏這個廠長,當得并不怎么樣。

2012年10月,黃宏到**老家,籌備《劉老莊八十二壯士》,希望把軍事題材“推向全國,推向世界”。不久,又拍出雷鋒題材電影《雷鋒的微笑》。可惜這兩部作品,都反響平平。連個具體票房數都沒有。

2013年,黃宏搞了兩個大手筆。一是明星陣容賀歲片《越來越好之村晚》,集結了王寶強、郭富城、章子怡等一大票頂流。正是為了這部電影,黃宏“放棄”了春晚。年底,黃宏又領頭推出《目標戰》,此片號稱真實拍攝,真兵對抗,消耗**3000公斤油料60余噸,還有各類新型武器、槍械、重型機甲參與其中。為了宣傳,黃宏還帶隊去了《魯豫有約》,竭力推廣。

結果前者口碑撲街,排了6萬場,收益3000萬,后者票房收入24萬。當然這不能怪黃宏,因為這不光是他一個人的問題。2014年,八一廠又想辦法參與了13部影片,主要是一些配合型合拍,其中就有《智取威虎山》。

但很快,有人舉報說,八一廠不能變成資本的加工廠。

黃宏著急,親自下場寫《天河》的劇本。這部南水北調題材的電影,請來了濮存昕、俞飛鴻、李幼斌、陳寶國、張國立等人,但只收了3000多萬。

忙得這么焦頭爛額,黃大錘再也沒有心思弄小品了。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趙本山的《同桌的你》」

就在黃宏離開春晚舞臺前一年,趙本山也完成了落幕演出。

雖然他說了那段重播時被剪掉的話,但實際上,本山并沒那么容易放下春晚。

2012年,他準備了節目。直到那年1月,還在打磨作品。最早定的是王小利,演一個救孕婦的作品,他給配戲。導演組的人看了,覺得比較俗套,給槍斃了。當時本山身體極其糟糕,只能靠吸氧維持。

新一稿的劇本,前后改了30多遍。一個字一個字磨。作品源自一件真事,一張雪景照片里一對男女親密地走在一起,被“人肉搜索”出來不是夫妻。靠誤會和解扣來提供笑料。演員最后定了宋小寶,本山想捧他。結果彩排效果不好。宋小寶在遼寧人氣很高,但換了一批觀眾,臺下的人基本沒笑。

2012年春晚是1月22日,1月18號晚上,本山說:

“那就不上了吧。”

從此,趙本山再也沒在春晚舞臺上出現過。

《同桌的你》之后,有觀眾還奢望能再次看到本山的作品。結果2014年,本山缺席**文藝工作座談會。一場**風波,徹底打破了這個幻想。距離座談會四天后,本山就召回全國的徒弟,組織學習講話精神。

隨后,官方發文《趙本山激動得睡不著,這就對了》。不久,本山傳媒在遼寧臺的一些節目停播,《鄉村愛情》在央視的位置也被替。本山大叔開始抄起了《心經》。就在那年,曾任鐵嶺市常委的遼寧某魏姓官員**。

在此期間,社會上傳出種種他與東北官場走得很近的傳聞。但也有人表示,以本山的江湖地位,很多事、很多局,不是他自己能決定的。他有這個資源,總會有人找他。尤其是做陪客,他不想介入,躲也躲不掉。

2015年元旦現身劉老根大舞臺時,本山大叔變得無比消瘦。好在這一年,他參加了“兩會”,表示**風波可以理解,自己并不委屈。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如今本山已是滿頭白發」

同樣陷入風波的,還有八一廠廠長,黃宏。

也是2014年的文藝座談會,黃宏沒去。第二年3月4日,他被確認免職。聽到這個消息,有人用當年那句“工人要為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來打趣。更有坊間傳聞,說黃宏當副廠長期間,靠著籌備廠慶,把握機會接近高層,在2012年前后,得到了一位領導的賞識。某領導是誰,具體我這里就不能展開說了。

而在2013年,黃廠長曾和山西人大代表、晉煤集團董事長劉建中商談電影《風雨日昇昌》的合作。結果在其卸任前,山西反腐風暴中,劉建中被罷免。電影也沒能公映。此后,關于黃宏的種種傳聞十分喧囂。事情撲朔迷離。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和本山一樣,不會再出現在春晚上了。

加上主動退出的范偉、鞏漢林,最后,90年代崛起的東北笑星,只剩潘長江。

結果2018年,網友向潘長江喊話:

“看到你就煩,求求你別上春晚了!”

12.

初代東北笑星軍團,就這么走下了歷史舞臺。那么以“趙家班”成員為代表的第二代東北喜劇人,能繼續扛起東北喜劇的大旗嗎?

**顯然是否定的。

90年代東北笑星崛起,首先是沾了春晚的光。那年頭,春晚作為新民俗一家獨大,上去把全國觀眾逗樂,必火。而后來,春晚不那么好笑了。它自身所具備的威力,改變喜劇人命運的能量,也在指數級下降。

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就是:沈騰、賈玲、岳云鵬,這三個喜劇界的年輕頂流,先上了春晚,并沒有火,上完綜藝后,爆紅。

你說巧不巧,就在黃宏、本山遭遇風波那年,**迎來了“喜劇綜藝元年”。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時代變了,舞臺變了」

喜劇綜藝很早就有,遼寧、湖北、安徽、浙江衛視都做過。但并不成氣候,談不上爆款。率先在這上面開花結果的,是東方衛視。

2014年,安徽做《超級笑星》,浙江做《**喜劇星》,湖北做《我為喜劇狂》。那年之所以喜劇節目扎堆,跟上頭的一份文件有關。

2013年,廣電總局發文規定,每家衛視每年引進國外版權模式節目,不允許超過一檔,全國衛視歌唱類節目,上限為四檔。要知道,《好聲音》爆紅后,引進國外版權做節目,已是行業共識。一紙文件下來,好多衛視都慌了。

慌了,既是危機,也是機遇。

早在2011年,**G的娛樂總監,就把喜劇定為上海綜藝崛起的主攻方向。最初的構想,就是弄一個“喜劇明星大PK”,還專門派人去英國學習了50天,為的是孵化節目方案。結果一回上海,發現全國出了七八檔喜劇節目。

最后盤算了一下,就像唱歌節目是從《好聲音》走到《歌手》一樣,喜劇節目,不能一上來就搞明星PK,得先拿素人嘗試。隨后,東方衛視去全國各大夜場、小劇場、相聲會館挖人,把民間各地的喜劇苗子,都給挖了出來。

他們的合作伙伴則靠人情刷臉,請來了馮小剛、宋丹丹和郭德綱當評委。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笑傲》是給《歡樂》奠基」

就這樣,《笑傲江湖》被重磅推出。并在其他衛視的喜劇綜藝紛紛被砍時,一路堅持下來。兩年后,東方衛視正式推出《歡樂喜劇人》。這檔“喜劇明星大PK”節目第一季根本不被看好,去談商務時,對方以“賈玲、沈騰都算不上什么大明星”為由拒絕。第一季播出時,連廣告冠名都沒有。

結果一出來就成了黑馬。

盡管沈騰、賈玲還沒有如今的國民度,宋小寶只是去幫小沈陽的忙,但承接《笑傲江湖》的制作經驗,整個競演一路逆襲,收視率甚至超過《快本》和《非誠勿擾》。到第二季,不但拿下巨額冠名,總決賽收視高達3.6%。

順便還捧紅了小岳岳。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歡樂》第二季,小岳岳爆紅」

2016年,現象級的《歡樂喜劇人》,正式掀起**喜劇綜藝旋風。此后,東方衛視又做了《今夜百樂門》《笑傲幫》等節目。其他衛視紛紛跟上,喜劇綜藝的春天正式來到。這波潮流,一直延續到《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的出現。**喜劇人在春晚之外,找到了新的舞臺。

這時期,春晚喜劇在90年代、00年代一家獨大的影響力,早已被瓦解,而更多年輕、新潮、好玩的喜劇,又正愁沒有足夠大的舞臺可以上。

喜綜的一涌而現,讓老百姓們看明白了:

原來好笑的節目多的是嘛!

偏偏在這一波喜劇浪潮中,第二代東北笑星,暴露了自身短板。

13.

喜劇綜藝的看點,不光在喜劇本身,還在于PK競演。

這要求每個團隊,每周都要拿出一個相對成熟的節目。賈玲背后,有整個大碗娛樂編劇團,沈騰背后,有開心麻花的底蘊托底,小岳岳背后,站的是德云社無數錘煉過的段子。而遼寧民間藝術團,在劇本創作上,一直存在不足。

這跟他們來自民間曲藝隊伍,大多是二人轉演員出身,息息相關。

二人轉最早靠的就是口口相傳,是一種田間地頭的藝術。在被東北笑星們尤其是趙本山帶火后,才走進劇場表演。這波演員里,很多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輟學早,有的甚至連劇本都讀不下來,哪有啥劇作能力?

二人轉紅火起來后,他們長期在劇院、**里搞笑,多數用的也是“一套嗑”。這套嗑跟劇本創作關系不大,就是一些絕活、葷段子和散碎的語言包袱,有的甚至更下三路,性別惡搞、自我丑話或打擦邊球。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歡樂》上的趙家班」

跟趙本山、潘長江這波最早享受到二人轉改良紅利的演員不同,后來這群二人轉演員,面臨的是極大的創作枯竭。在劇場里逗樂,他們靠的是段子、扮丑,而并非系統的戲劇沖突。誰今天搞出一個新包袱、新手段,過不了多久,同行們都會學去。當年宋小寶出來時,大家都說他模仿小沈陽。后來上遼寧臺的節目二人才澄清,小沈陽很多手段,是跟宋小寶學的。

趙本山的干兒子,寫小品《功夫》拍電影《鋼的琴》的張猛早就說過:

“你現在去看二人轉,都是一個故事,換湯不換藥。反復那些包袱,到哪兒都是那幾出。但光靠二人轉演員自身智慧,沒有強大的創作團隊幫忙,他們很難。靠上網搜幾個段子改一改,畢竟有限。”

這話后來果然應驗在遼寧民間藝術團身上。他們參演《歡樂喜劇人》時,劇本創作顯然沒辦法跟開心麻花、大碗娛樂的編劇比。

后經網友扒出,他們好幾個節目,是直接從韓國的喜劇綜藝里“抄”的。

二人轉這玩意兒,本質上還是民間曲藝,且靠表演支撐。哪怕有戲劇沖突,東北搞笑那一套,廣大群眾上在春晚上看了20多年。突然來了沈騰和賈玲這種新穎的喜劇形式,也算給觀眾開了眼,嘗了鮮。

觀眾畢竟都是喜新厭舊的。

退一萬步,即便沒有賈玲、沈騰,也難。

20多年前,黃宏、鞏漢林靠什么上春晚?這些人最早出風頭,靠的都是能捕捉生活,能高效創作,能在全國曲藝大賽里拿獎,才得到上臺機會。

《媽**今天》里那句至今令人回味無窮的“探戈兒奏是趟呀趟著走”,那可不是編劇石林寫的,也不是趙麗蓉想的,是鞏漢林攢出來的。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趟著走」

至于趙本山,當年身后有崔凱、何慶魁、宮凱波、張惠中、張猛這樣東北一流的筆桿子。這幾乎是東三省最強編劇團的集結。后來的東北笑星,沒有一個人能像他一樣在身邊圍攏這么大一群黃金編劇。這些人,本來通曉二人轉藝術,又經受了職業的編劇訓練,很好地嫁接起了民間曲藝和專業劇本創作。

這恰好回到了當年張猛接受采訪時說的:

“小沈陽要是聰明,想在娛樂圈多混幾年,得找到能夠幫他們的人。”

很不幸,沒找到。且單論表演,他們又跟本山大叔,差了不知幾個段位。

最終,這導致了東北第二代笑星們在喜劇舞臺上的日漸衰落。開心麻花、大碗娛樂、德云社的崛起,替代了當年一夜爆紅的小沈陽。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兩人當年還沒那么胖」

時至今日,以本山、黃宏為代表的傳統東北喜劇人的榮光,早已不在。

新一代喜劇人里雖然也有不少來自東北,但跟民間曲藝尤其二人轉,已經沒有多大關系。沈騰是軍藝讀戲劇表演的,馬麗是中戲畢業的,賈冰是浙江部隊文工團的,李雪琴甚至不是搞表演出身,人家在北大學的是**傳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十來年。

但不管怎么變,有些事的根基不會變。

賈冰在部隊時,創作《站臺》《鴻雁》拿過許多優秀劇作獎。李雪琴去了《脫口秀大會》,在那么高強度的競演壓力下,寫出了“宇宙的盡頭是鐵嶺”。他們的成功到底還是離不開前面說的,精準捕捉生活,源源不斷的劇本創作。

缺乏這種創作力的喜劇人,很難長久地留在舞臺上。

到頭來,不過是應了老郭那句話:

“藝人拼到最后,一定拼的是文化。”

14.

1921年,北平相聲人馮昆志來到東北,組成相聲馮家班。馮昆志的兒子馮振聲,在沈陽收了四個徒弟,被稱為“馮門相聲”。馮家對沈陽相聲影響深遠。文章開頭提到說《假大空》的楊振華、金炳昶,就是馮門傳人。

清末民初,隨著一大批相聲演員闖關,落腳沈陽,沈陽相聲一度形成了與北京、天津三足鼎立的盛景。“沈陽相聲大會”,是東三省最早出現、存活時間最長的演藝群,有過長達十年的輝煌。1959年,這群相聲演員,被沈陽市文化局接收、改組,并入了沈陽曲藝團,成了團里的相聲隊。

80年代初,在“相聲熱”的風潮下,不少東北年輕人跑去學相聲。譬如范偉、鞏漢林。他們可能沒想到,沒多久,相聲就沒落了。

沈陽相聲當初的輝煌,不再為大眾熟知。

通過春晚,**老百姓記住的,是東北的小品演員。

二人轉這種民間曲藝,也一度成為東北喜劇的標簽。80年代初還不怎么景氣的二人轉,成了東三省劇場里最火熱的表演。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當宋丹丹跳起二人轉」

只可惜,時移勢遷,十年河西,十年河東。本山大叔那么厲害,借著這股時代的東風,也沒能把二人轉變成風靡全國的民間藝術。倒是90年代初一門心思想抹個紅嘴巴、穿個小西裝上電視的郭德綱,一番掙扎后,還相聲于劇場,又把曾經一度沒落的相聲給叫醒了。一時間,相聲又熱了起來。

到而今,小沈陽、宋小寶再怎么火,也火不過岳云鵬和郭麒麟,乃至秦霄賢。

或許這就是一代代藝人的宿命,永遠只能跟著潮水往前走,而無法把握自身命運的走向。

幸運如東北第一代笑星,黃宏、鞏漢林、潘長江、趙本山、范偉,他們順利登上了春晚這艘時代大船,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為**三代觀眾,留下了無數的歡聲笑語,成為了**一個舊娛樂時代的注腳。

盡管多年后的今天,黃宏沒了消息,本山隱居東北,長江只剩下“潘嘎之交”的爛梗,漢林跟國足撕逼還被姓董的亂噴,范偉直接遠離了曲藝圈,但回頭看他們當年留下的那些作品,相信許多人依然能開懷地笑出聲來。

在我們精神生活還沒那么豐富的年代,這撥人用極其旺盛的創作力,陪伴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除夕夜,讓我們快快樂樂地迎接新年。

019遼視春晚節目單(2019年遼寧衛視春晚節目單)"

「不知說點啥好」

在未來的許多年里,**喜劇還會有新的故事,在一波又一波潮水中,還會有新的喜劇人涌現,替代如今的頂流。但曾經那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在大年三十夜里等某一個喜劇人出現的歲月,再也不會有了。

然而世事如此,你我把握不了那段歲月,一如他們把握不住自身的命運沉浮。

《霸王別姬》的開頭,徒弟頂著盆,老班主往盆里澆水,不無得意地喊道:

“自打有唱戲的行當起,哪朝哪代,也沒有咱們京戲這么紅過,你們算是趕上了!”

片子末尾,到了新時代,空蕩蕩、黑漆漆的劇場里,程蝶衣一把劍抹過脖子,詞兒還沒唱完呢,段小樓驚得大喝一聲:

“蝶衣!”

隨后,屏幕變黑,大幕拉上。

片尾曲轟隆隆響起來: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

寫在后面:本號,長期關注各類文娛類的歷史梳理、深度八卦,通過串聯數十年里各種文娛事件、文娛人物,為讀者構建一個可讀性極強的文化娛樂歷史文本,從中窺探**文娛發展變遷、社會轉型、時代風潮和其中人物的命運沉浮、性格光譜,全都是有料、有趣、有瓜的深度文,諸位記得關注!

「全文完,下次再會」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東北文化的繁榮與危機》,三聯

[2]《小沈陽的奮斗》,非常故事匯

[3]《喜劇綜藝這十年》,記者觀察

[4]《黃宏的變與不變》,三聯

[5]《廠長黃宏》,博客天下

[6]《鞏漢林的喜劇人生》,魯豫有約

[7]《光環背后的潘長江》,馬蘭花開

[8]《東方衛視:喜劇搶灘戰中的地方樣本》,三聯

[9]《講述春晚記憶》,潘長江

[10]《范偉&本山恩怨20年》,宅總有理

[11]《沈陽記憶:相聲界的最炫東北風》,沈陽大事件

[12]《趙本山今年沒上春晚》,三聯

[13]《王小利:上春晚最風光》,黃種人

[14]《宋小寶:幫師父擔擔子》,騰訊**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13492891.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镇宁| 石城县| 康乐县| 平昌县| 安达市| 长治市| 江安县| 威海市| 湘潭县| 岢岚县| 敖汉旗| 洞头县| 绍兴县| 通榆县| 鹤壁市| 海原县| 额敏县| 新乡市| 开阳县| 开远市| 宁国市| 富民县| 尉犁县| 垦利县| 阜新市| 花莲县| 阿克| 湘阴县| 乡宁县| 合山市| 定陶县| 迭部县| 通许县| 郁南县| 大埔县| 英德市| 嵊泗县| 尼勒克县| 平谷区|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