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個稅excel計算公式(2020新個稅excel計算公式)
前沿拓展:
新年禮物:私信發送關鍵詞【福利】,年度最全Office辦公資源等你免費領喲~
今天是 2018 年最后一個工作日,驚不驚喜?激不激動?!
可能和放假一樣令人激動的就是——聽說公司最近要發年終獎了!
還有個確切的好消息——今年 12 月 27 日(也就是前天),**稅政司發布了《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回答了之前大家最關心的「在新個稅法實施后,年終獎還能享受之前的個稅優惠嗎?」問題。
而且**是年終獎優惠政策還能再使用 3 年!而且由于新稅率表的級次調整,對于納稅人來說,應繳納的稅款普遍會比往年減少。
聽上去還有點繞,但看了幾個關鍵字眼,反正小 E 覺得一般人到手的收入肯定多了!
具體怎么回事?能多多少收入?小 E 辛苦鉆研了一番,下面大家就趕快和小 E 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 1 –
年終獎要繳納多少稅?
**的這則通知明確了——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規定的,在 2021 年 12 月 31 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 12 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通知所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應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其中,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就是大家通俗理解的年終獎,此外,年終加薪等項目也屬于全年一次性獎金范疇。
而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如下,小 E 在這里公布出來,方便大家參照使用——
(接下來是重點)
對于月薪所得高于(或等于)5000 元的,適用的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如果月薪不足 5000 元呢?只需稍加調整,將年終獎發放當月的工資與 5000 元的差額算出來,再套入公式計算↓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看著公式有點暈?小 E 這里舉個栗子來說明——
小 E 的好朋友文學每月的工資是 6000 元,2019 年 1 月單位將發放一次性年終獎 2 萬元。
6000 元的月薪大于 5000 元,所以能先確認適用的是第一種情況。
然后用 20000 元年終獎除以 12 得到 1666.7 元,再參照上面的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屬于第一個區間,所以適用稅率為 3%,速算扣除數為 0。
最后將這些數字代入公式↓
文學的年終獎應納稅額=20000*3%-0=600(元)
而小 E 的月薪只有 4500 元,2019 年 1 月單位將發放一次性年終獎 12500 元。
emmm,每個月工資不到 5000 元,所以我先用年終獎 12500 元里的 500 元填上 4500 元月薪,讓其達到 5000 元,然后再用減去 500 元的年終獎也就是 12000 元除以 12 得到 1000 元,再之后得到適用稅率為 3%,速算扣除數為 0。
將它們代入公式↓
小 E 的年終獎應納稅額=12000*3%-0=360(元)
看了小 E 辛酸的經歷,你現在應該清楚怎么算了吧?既然原理都明白了,那就寫成公式,讓 Excel 來幫我們計算吧!
=LOOKUP(MAX(0.0001,(年終獎+MIN(當月工資-5000,0))/12),{0;6;24;48;70;110;160}*500+0.0001,MAX(0,(年終獎+MIN(當月工資-5000,0)))*{3;10;20;25;30;35;45}*0.01-{0;21;141;266;441;716;1516}*10)
– 2 –
能減多少稅?
由于今年新稅率表的級次調整,對于納稅人來說,應繳納的稅款普遍會比往年減少。比如對于年終獎 2 萬元的納稅人來說,在新規則下應納稅額從原來的 1895 元立即降到 600 元,相當于打了個三折!
小 E 分別計算了去年和今年的所得稅并列在了上表里,根據上面的計算結果——
如果我的年終獎能有 3 萬元,那么今年我能「減稅」快 2000 塊錢,比例接近 70%;如果我的年終獎能有 10 萬元,那么今年年終獎能減稅 9655 元,減稅比例近 50%;而如果如果我的年終獎是 5 萬元,那么今年個稅改革后,年終獎所得稅減少 105 元,減稅比例僅為 2%。(emmmm,當然以上都是美好的幻想)
可以發現,若年終獎平攤在 12 個月后的數額,跨越了稅率表的稅率檔次(比如原適用 20%,現適用 10%的情況)則減稅金額較高,減稅比例較大。
但是也存在減稅比例較小的情況,若年終獎平攤 12 個月后的數額未跨越稅率檔次,那么減稅金額只有速算扣除數的變化。
簡而言之,這些人受益最大——
年終獎在 1.8 萬元至 3.6 萬元之間、5.4 萬元至 10.8 萬元之間、10.8 萬元至 14.4 萬元之間的人群,稅率分別相應從 10%調整為 3%、20%調整為 10%、25%調整為 10%。降幅分別高達 70%、50%、60%!
這些人受益相對較小——
年終獎在 3.6 萬元至 5.4 萬元之間的人群,稅率沒有變化,只是速算扣除數減了 105 元;年終獎在 14.4 萬元至 30 萬元之間的人群,稅率從 25%調整為 20%,小幅下降;年終獎低于 1.8 萬元、高于 30 萬元的人群,基本不受影響,最多只是速算扣除數有點減少。
因此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產生了新的「年終獎臨界點」,可能會發生年終獎多發一元,到手收入少千元的現象。
比如,3.6 萬元就是一個臨界點,如果發放 3.6 萬元年終獎,個稅需要繳納 36000×3%=1080 元,到手 34920 元。如果多發一元,也就是發放 36001 元年終獎,個稅需要繳納 36001×10%-210=3390.1 元,到手 32610.9 元。
相比之下,多發一元年終獎,到手收入反而少了 2309.1 元。
另外,14.4 萬,30 萬,42 萬,66 萬,96 萬也是臨界點,小 E 在這里提醒各位小伙伴注意這些新的年終獎臨界點哦~
– 3 –
年終獎那些事兒
研究和計算了一番后,小 E 覺得這個話題其實……目前和自己關系還不大……
光發錢,也沒什么新鮮的,對吧?
而下面這些奇葩的年終獎才是清新脫俗——
小 E 十分好奇,抱著一只豬蹄休息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做夢做餓了會不會直接啃一口?
還有老板親自為優秀員工洗腳這樣的「好事」?不過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邊上這位哥們兒的緊張,換小 E 也感覺這種年終獎還是「無福消受」……
而下面這些樹苗是什么情況?
這你就不懂了吧!每個員工的幾棵銀杏樹苗要是種好了,20 年后絕對價值幾百萬。若真有員工好好種植了這些樹苗,恐怕會感謝老板一輩子吧!
還有「遲到券」這種獎勵,憑此券一張可以免費遲到一次,大冬天聽上去還莫名有點暖怎么辦?
……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看了網友們的分享,真的能笑上一天!那么問題來了,今年你的年終獎是什么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最后,小 E 祝大家年底收獲巨款,新年升職加薪,元旦假期快樂鴨!!
新年禮物:私信發送關鍵詞【福利】,年度最全Office辦公資源等你免費領喲~
拓展知識:
2022個稅excel計算公式
工資扣稅計算方法: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00元,不超過5000;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金)-5000元。
一、工資扣稅計算方法:
1.年度不超過36000元的稅率為:3% 速算扣除數:0
2.超過36000-144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 速算扣除數:2520
3.超過144000-30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0% 速算扣除數:16920
4.超過300000-42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25% 速算扣除數:31920
5.超過420000-6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0% 速算扣除數:52920
6.超過660000-96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35% 速算扣除數:85920
7.超過960000元的稅率為:45% 速算扣除數:181920
二、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五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金)-5000元
三、個人工資扣稅標準
1、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免征額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繳稅。
2、工資扣稅標準: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五險一金)-5000
扣除標準: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8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8000*12-5000*12)×3%-0=900/12=75元。
個人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為個人取得的各項收人減去稅法規定的扣除項目或扣除金額后的余額。個人取得的應納稅所得,包括現金、實物和有價證券。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在**,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稅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征收管理,規范稅收征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征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第三十五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
(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帳簿但未設置的;
(三)擅自銷毀帳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四)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
(五)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六)納稅人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的具體程序和方法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2049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