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分段計算(個人所得稅分段計算器)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分段計算
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對工資、薪金所得項目,采用9級超額累自注損奏消探格制致進稅率。假定某納稅人全月工資、薪金收入為2000元,扣減800元費用,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為1200元,按稅率表規定的級距和稅率,其中500元適用5%的稅率應納稅25元,700元督兩談片豐免光提除適用10%的稅率應納稅70元,該納稅人共計應復題另井企納稅95元。可見“超累”方式就是納稅人超過前一級距的課稅對象部分適用較高的累進稅率。上例若則改為全額累進稅率,納稅人的應納稅額則為1200元×l0%=120元。超額累進稅率的特點是:1.計算較復雜,在實際工作中多采用速算扣除數法代替分段計稅法;2.累進較緩和,即累進是漸進式的,而不是跳躍式的;3.累進的名義稅率與實際稅率不一致,實際稅率低于名義稅率;4.在累進級距的分界點附近不會出現稅款增加額大于課稅對象增加額的不合理現象。
不過現在起征點好象調高了
對于企業來說,需要在季度申報時預扣預繳企業所得稅,然后在年度結束之后,再進行匯繳清算。
對于企業來說,雖然季度預繳雖然可以出錯,但是企業還是要正確的申報財務報表才可以。
企業所得稅“季初”資產總額怎么填寫?
企業所得稅“季初”資產總額按照企業1、4、7、10月份的月初數據填寫即可。企業填制時,可以直接使用資產負債表上面的數據進行填寫。
企業在申報所得稅時,不僅需要填寫“季初”資產總額,同樣需要填寫“季末”資產總額。對于資產總額,企業根據企業資產負債表的數據填寫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報表的單位是“萬元”,而不是“元”。不要小看這個小問題,在這個問題方面,有一些老會計都被“坑”過!
填報“季初”資產總額對于企業的意義?
我們要明白企業所得稅季度報表上面的所有數據,都不是無用的數據。如果這些數據沒有意義,也不會多此一舉讓納稅人去填寫了。
其實企業的資產總額主要是為了判斷企業是不是可以享受小微企業,在企業所得稅稅率方面的優惠。
其實國家稅務機關想要的不是企業“季初”的資產總額,而是需要通過“季初”和“季末”的數值計算的資產總額的“季度平均值”,最后計算出企業的年度資產平均值。
企業的年度資產平均值,是判斷企業性質的三個重要指標之一。如果企業的經營時間不足一年,根據實際經營期間計算即可。如果企業只經營了3個季度,就使用3個季度的數據計算,年度平均值即可。
例如:
虎說財稅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資產總額的季初值為600,季末值為800。那么虎說財稅公司第四季度的資產總額平均值=(600+800)/2=700。
另外,我們還知道,虎說財稅公司前三季度的資產總額平均值分別為:500、650、680。
那么虎說財稅公司2021年的資產總額平均值=(500+650+680+700)/4=632.5。
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是什么?
企業如果想要享受小型微利企業的稅率優惠,單單符合資產總額的標準是不行的。具體來說,小微企業的判斷標準有四個:
1、企業從事的不是國家限制和禁止的行業。
國家給予優惠,企業肯定需要符合發展發展的趨勢才行。這一點屬于前置條件,更屬于硬性條件。當然,這一點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一點。
2、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
這里的應納稅所得額,屬于稅法層面的規定。也就是說這個數值,是企業在年度匯繳清算時根據稅法的規定,經過調整之后的數額,而不是年度利潤表里面的數額。
3、企業的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
這里的從業人數屬于平均數,而不是企業年末的從業人數。還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如果存在勞務派遣用工的情況,勞務派遣人員,也需要計入用工企業的從業人數。
當然,這個時候勞務派遣公司,就不需要再把勞務派出人員,計入本公司的從業人數內了。
對于這一點,還是需要注意的。可以說之所以這樣規定,就是害怕有人會鉆空子。比方說,在其他條件都符合的情況下,通過勞務派遣用工的方式降低企業的從業人數。
4、企業的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
具體的計算方式,上面虎虎已經說過了。這里就不再贅述了。需要注意就是,這里的資產總額指的是平均值,而不是年末值!
小微企業企業所得稅如何計算?
根據相關規定可知,對于小型微利企業來說,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的部分,減按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對于超過100萬但不超過300萬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而稅率都是20%的優惠稅率。即小微企業實際的企業所得稅稅率,最低可以達到2.5%。當然,企業實際計算時,也是需要分段計算的。
比方,虎說財稅公司符合小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在2021年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60萬。
那么虎說財稅公司實際應納稅額=100*25%*0.5*20%+(260-100)*50%*20%=18.5萬。
減免稅額=260*25%-18.5=46.5萬。
可以說,這個減**度還是很大的。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優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虎說財稅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24500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