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社保怎么交(怎樣自己交社保)
前沿拓展:
個人社保怎么交
【法律分析】包復味永章件檢單:目前個人參保方式有兩種,一種即以靈活就業者的身份參保職工社保,另一種是變祖妒注京功什以參加城鄉居民社保的方式參保。個人如何繳納社來自保問題中所需基本資料:戶口本、反殖苦情身份證和復印件,2張1寸照片。個人繳納社保,只能繳納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兩部分。具體流程如下:1、個人如何繳納社保可以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上社保(養老 醫療);2、參保條件:城鎮戶口或農轉非戶口;3、辦理地點:當地社區街道的社保服務點,或區縣一級的。
【法律依據】:《中華****勞動法》 第七十二條 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建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前幾天寫了個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的微,沒想到很受歡迎,今天正好有時間來寫一下繳納社保的方式有哪些?那種方式最劃算呢?本文以濟南為例(主要是靈活就業人員),各地大同小異,詳情咨詢當地社保局即可。
一、第一種:個人繳納社保主要是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有以下三種方式:
(1)持有當地戶口繳納城鎮居民社保
(2)以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
(3)通過社保代繳機構或找朋友公司幫忙繳納(需要其他三險可以選擇)
第二種:企事業繳納五險或者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 險、工傷保險)
二、如何選擇繳納社保的方式呢
上面說了繳納社保的方式,那么我們如何選擇社保繳納方式呢?下面要從繳納的金額和得到的待遇兩方面考慮。主要還是以靈活就業人員為主的
首先我就先來看一下養老保險繳費金額
養老保險圖
(1)居民養老保險:正常繳費最低檔位300元,其中最低檔100元僅限于重殘等困難群體。居民每個月**都少量補貼,即繳即補貼。
每月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總額(包含繳費總金額+**補貼+利息)÷139。
假設每年按500繳納,交夠最低年限15年,按靜態計算方法算,個人賬戶總額為15*(500+60)=8400,還有利息,取整就是9000,基礎養老金為160.每月養老金=160+9000÷139=225元,實際退休后應該會更高。大約4年回本
(2)職工退休養老金計算公式
1、基礎養老金=(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建賬前繳費年限×1.3%。(后來的沒有,可忽略不計)
那么我們來計算職工退休金,按靜態計算方法,山東省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6242。
本指數化月平均工資也就是你的社保繳費基數=6242*60%(你的繳費指數)=3746, 那么基礎養老金=(6242+3746)÷2×15×1%=750元,實際應該更高。 個人養老金=(3600*15)÷139≈400元,職工退休金=750+400=1150元,實際更高,靈活就業人員回本大約需要10年。
以上的計算方式我只是靜態下計算的,忽略很多因數比如平均工資的上漲、物價上漲水平、個人賬戶利息等,所以不能準確計算出退休后的養老金,但可以肯定比現在計算的高。
其次來看一下職工醫保與居民醫保如下圖
醫療保險
從上圖可以看出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和保障額度都比城鎮居民要高,繳費比例較高,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職工在繳費比例相同的情況下是保障力度是一樣,沒有任何區別。我的靈活就業是205元/月,每年2400,按最低檔繳費的。所以企業職工醫療和靈活就業好于城鎮居民醫療,相比生病的花費,繳費金額就不算高了。
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做什么樣的工作,社保與你一生息息相關,尤其是醫療保險,更是伴隨你一生,除了正常上班的,無論哪種方式繳納社保都要以自己的經濟基礎為標準,如果您經濟條件不好可以選擇城鎮居民社保,反之可以選擇靈活就業參加社保。總之是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案,量力而行。對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是個保障。回本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只要你壽命越長越劃算。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后續還會繼續更新有關社保方面的文章,感謝大家的支持。
拓展知識:
個人社保怎么交
就是我們以靈活就業者給自己交社保,女性滿40歲,男性滿50歲后,就可以一年領取6000.
個人社保怎么交
帶上身份證,到當地局辦理就可以了,個人只能繳納養老和醫療兩險。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個人社保怎么交
宋聰聰律師
擅長:婚姻家庭
咨詢律師
張保剛律師
擅長:公司法務
咨詢律師
劉勇律師
擅長:損害賠償
咨詢律師
王莉律師
擅長:勞動工傷
咨詢律師
陳娜律師
擅長:稅務合規
咨詢律師
朱哲雨律師
擅長:合同**
咨詢律師
李昌鎖律師
擅長:經濟**
咨詢律師
李金杏律師
擅長:債權債務
咨詢律師
查
看
更
多
官方電話
在線客服
官方服務
官方網站電話咨詢
個人社保怎么交
如果你是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工作單位給你交社保,要怎么辦? 其實你完全可以自己去繳納,還能一年領取6000元補貼。主要是有兩種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3051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