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車險怎么樣可靠嗎(太平洋車險保險可靠嗎)
前沿拓展:
太平洋車險怎么樣可靠嗎
哈哈,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他見智,賣車險的人說,當然可靠。沒有買過的群眾說,沒買過不知道。買過覺得不好的人,說都是騙子。所以還是自己去了解最好的。
大眾網·海報**濟南訊(記者 季靜靜 劉敏) 4月30 日,濟南市民周先生在太平洋財險公司車險理賠過程中遭遇的蹊蹺事,被大眾網·海報**報道后,引起了廣大網友和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5月6日、5月8日,太平洋財險山東分公司理賠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帶著本案車險理賠的相關材料來到大眾網,對車主周先生針對理賠中出現的疑點進行了解釋。
月底再接短信:“總損失”漲至近1.4萬
4月3日,周先生車輛出險的第二天,太平洋財險95500將一條顯示對方車輛“總損失”為2000元的短信,發到周先生手機上。讓他沒想到的是,4月30日,又接到一條95500發來的一條短信,被告知:對方車輛“總損失”為13694.75元。
收到第二條短信后,周先生分別聯系了定損查勘人員和太平洋全國客服熱線95500,給出的解釋很簡單:第一次是用交強險理賠的,第二次是用商業險理賠的。
“為什么短信提及的被追尾車輛‘總損失’會出現兩個金額,而且差距這么大?而且兩次發送短信的間隔這么久?”據周先生告訴記者,他開了十幾年車,有過幾次理賠經歷,但像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周先生說,當時天氣下雨,造成對方車輛追尾,但沒大的損失,周先生用濕巾擦拭三者車后進行了拍照,三者車保險杠僅有輕微凹痕,沒有其他損失。
“我是通過線上理賠的,沒有查勘員到現場,后期也沒有客服人員告知我賠付的詳情,兩條信息發的莫名其妙。”周先生說。
理賠材料又現疑點 車輛未定損 “總損失”短信就來了
對于周先生在上篇報道中提出的疑問,5月6日,太平洋財險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這次理賠維修的清單。
這份5月6日才出具的賬單顯示,被追尾車輛在4月7日到4S店進行的定損,這一說法也得到了三者車主和濟南中支理賠員的印證。
而周先生收到的太平洋車險核定“總損失”的第一條短信早在4月3日就收到了。“原以為被追尾車主在出險第二天,就去了4S店定損,車都沒定損,理賠金額就能確定了?難道太平洋車險定損是用預判法?”周先生說。
對此,太平洋財險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當時發短信,就是為了盡快結案。
“難道為了應付監管理賠速度的要求,就可以弄虛作假?”周先生對太平洋給自己造成的誤導非常不滿。
聲稱想快速結案 理賠周期卻拖了近一個月
既然想快速理賠結案,為什么4月12日車輛修好被提走,十幾天之后,才給客戶發第二條短信?
聯系三者車主得知,車輛送到4S店一周左右就提走了,對方提供的提車短信通知時間顯示是4月12日,也與三者車主的說法相吻合。對于記者提出的口頭上說快賠,結果快賠變慢賠的疑問,太平洋財險方面第一次的答復是,因為該公司查勘理賠人員拖拉所致,查勘定損后短信沒有及時觸發,公司已經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處罰處理。
而第二次,太平洋財險的說法改為“因為我們公司和4S店對理賠金額有爭議,所有才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客服信息誤導客戶 到底是誰的“鍋”
至于“總損失”的表述,太平洋財險山東分公司理賠部相關負責人稱,定損短信由太平洋財險總部信息系統發送,“總損失”的表述確實不妥當,誤導了客戶。
既然給客戶造成了誤解,為什么總部不及時整改?眾所周知,一個公司的信息系統上線前,都需要經過多個部門進行嚴格的測試檢查。很難想象一個業內排名前三的大型保險公司,全國客服短信居然出這樣的低級錯誤,并且一直沒有修正。對于此問題,太平洋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及時向總公司反饋。
兩次“總損失” 總部和山東分公司卻有兩種不同解釋
按照4月30日,太平洋財險總公司95500客服和濟南中心支公司的解釋,對方車輛用周先生的交強險和商業險共賠付15694.75萬;而這次太平洋山東分公司理賠部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的解釋是,“總損失應以第二次短信為準,是13694.75萬,而不是之前說的2000元的交強險和13694.75的商業險理賠”。
誠信為本,是保險行業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則。本次理賠案件中,太平洋財險說法前后不一,難以自圓其說,猶如上演了一場理賠“羅生門”。
咨詢了眾多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此案件疑點較多,但限于目前的條件,深究內里難上加難。記者將情況與周先生做了溝通,他表示:“如果你們不介入,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他們公司的認真解釋。”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的做法實在讓我寒心,今年車險已經準備投保其他公司”。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3051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