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發(fā)家史?
德國發(fā)展史 :提到德國歷史,很多人會聯(lián)想到這些關鍵詞: “二戰(zhàn)”、**、****、**——的確,“二戰(zhàn)”是德國最黑暗的一段歷史,給德國人帶來的負罪感和反省意識一直延續(xù)至今。對于這個歷史問題,德國人雖然不愿想起,但也從未逃避過,1970年聯(lián)邦德國**訪問波蘭,就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下跪道歉;歷任聯(lián)邦德國總統(tǒng)和**都曾在不同場合代表德國**真誠致歉和反思——德國的誠意換來了眾多國家的原諒和信任。
“華沙之跪”
在世界歷史長河中,德意志民族獨具特色。德國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有日耳曼人入住境內,公元2世紀前后形成了日耳曼部落;后來由于羅馬帝國不斷擴張與日耳曼部落頻繁發(fā)生沖突,最終在條頓堡森林戰(zhàn)役中羅馬帝國被打敗,萊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區(qū)獲得**;10世紀時神圣羅馬帝國建立,19世紀德意志帝國建立;1914年和1939年,德國先后兩次挑起世界大戰(zhàn),都以戰(zhàn)敗告終;“二戰(zhàn)”后德國分裂成民主德國和聯(lián)邦德國,1990年10月,在分裂四十多年后兩德終于統(tǒng)一。
(一)早期的歷史
日耳曼一詞源于拉丁文,早期生活在萊茵河右岸(今德國境內)的各個部落被愷撒大帝稱之為“日耳曼族,公元9年,日耳曼人戰(zhàn)勝了到處挑釁、意在擴張的羅馬帝國,從此過上了一段太平日子;376年,日耳曼人在匈奴人的不斷襲擊下,向羅馬帝國境內遷徙。日耳曼部落生活方式以散居為主,所以在民族大遷徙時并不是整齊劃一的集體行動,而是以小型的氏族單位為主,故而歷史學家又將之分成了三類:東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北日耳曼人。西邊到萊茵河,東邊到衛(wèi)塞河,南起多瑙河,北**海的這一族群就被稱作西日耳曼人。476年,日耳曼人得到了羅馬帝國的底層民眾的支持,團結一致,最終推翻了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
在5世紀末,法蘭克王國建立,在查理曼大帝的統(tǒng)治下疆……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0726532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