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嗎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嗎,以及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相關問題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大家了哈,下面我們開始吧!
月收入波動很大如何計算個稅?稅務專家為你詳細解讀
月收入波動很大如何計算個稅
2019年起工資、薪金所得采取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本報邀稅務專家詳細解讀
馬上進入2019年,很多新政策將影響我們的生活。其中,新個稅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2019年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后,每個人究竟該繳多少稅?新個稅該怎樣計算?國家**給出了新算法: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對此,瀟湘晨報邀請財稅專家進行了解讀。
瀟湘晨報長沙訊 12月20日,國家**發布公告明確了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征管辦法,明確了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個人所得稅扣繳計算方法、申報表及報送資料。
公告明確,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日常采取累計預扣法進行預扣預繳;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個人所得稅,采取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預扣預繳。考慮到綜合所得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額與居民個人年度綜合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存在一定差異,居民個人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之間的差額,年度終了后可通過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申報,稅款多退少補。
“這次變化特別大。”湖南中皓稅務師事務所副所長蔣利芝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改革的亮點之一是推行綜合征稅,由分類所得稅制逐步邁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收入以前都是分類計稅,明年開始將上述四項所得納入綜合所得,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計繳稅款,年度終了后納稅人進行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采取累計預扣法有什么好處?蔣利芝表示,累計預扣法對于大部分只有一處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納稅年度終了時預扣預繳的稅款基本上等于年度應納稅款,因此無須再辦理自行納稅申報、匯算清繳,省去了很多麻煩。同時,對于需要補退稅的納稅人,預扣預繳的稅款與年度應納稅款差額相對較小,不會占用納稅人過多資金。
記者陳張書
觀察
勞務報酬等預扣預繳方法變化不大
除工資薪金收入之外,部分人士還可能有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根據公告,這些收入新的預扣預繳方法采取了基本平移現行規定的做法,變化不大。
具體計算方法為: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
根據公告,勞務報酬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應預扣預繳稅額=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20%。
蔣利芝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李四得了一筆勞務報酬10萬元(含稅收入),勞務報酬不含稅收入為97087.38元,應預扣預繳個稅97087.38×(1-20%)×40%-7000=24067.96元。
根據公告,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
分析
年收入12萬元以下繳稅額大幅減少
“2019年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對于大部分老百姓來說都是利好。”蔣利芝說,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下的工薪階層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大幅下降,因為增加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房貸利息、大病醫療、住房租金以及贍養支出)。對于高收入者及有其它勞務報酬所得的老百姓來說,收入越高稅率越高。以前勞動報酬到稅務部門開票是按照1.5%繳納,現在與工資合并起來,按3%~45%的稅率進行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8萬的稅率就得按照45%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同時,隨著稅收制度和管理將更加健全和規范,偷稅漏稅的幾率幾乎為零,申報,納稅將更加規范,方便。
算賬張三這個月預扣稅額為何是負值?
工資薪金所得扣繳計算公式為:
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
例如某公司項目經理張三明年1~3月每月發工資1萬元,3月份另發績效獎5萬元,4月生病請假,發放工資3000元。每月社保1000元,扣除贍養老人支出2000元、子女教育支出1000元。
則張三1月應預扣稅額:
(10000-1000-2000-1000-
5000)×3%=30元
2月應預扣稅額:
(10000×2-1000×2-2000×2-1000×
2-5000×2)×3%-30=30元
1~3月應納稅所得額:
30000+50000-9000×3=53000元
3月應預扣稅額=36000×3%+17000×
10%-30-30=2720元
1 4月應納稅所得額:30000+50000+~
3000-9000×4=47000元
4月應預扣稅額=36000×3%+11000×
10%-30-30-2780=-600元
也就是說,張三4月份可以獲得退稅600元根據《公告》規定,預繳月份應繳稅款余,額為負值時年度中間不退稅;納稅年度終,了后余額仍為負值時,通過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整理/記者陳張書
工薪階層和高薪階層的個人所得稅情況如何?
我們通常提到的個人所得稅其中包括個人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這些收入都需要按照七級超額累進制(5%-45%)計算繳納個稅。其實我國的稅收主要來源于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由企業貢獻,而個稅占總稅收的7%左右,主要由工薪階層貢獻,像富人所貢獻的個稅反而很少,這樣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薪階層的消費,怕也引起了不忿吧。
至此,我國在個稅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調整,在2018年,將個稅的起征點從3500元調整到5000元,這樣就有25%的人不需要再繳納個稅,**了消費,經過這一**,格力的董**也提出了建議,將個稅起征點調整到萬元以上,或許更容易**市場經濟消費以至于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
在2020年12月4日**發布的《國家**關于進一步簡便優化部分納稅人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方法的公告》(國家**公告2020年第19號,簡稱《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在其累計收入超過6萬元的當月及年內后續月份,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這公告一發布,相信很多人也是安心些許吧。
像股東、高管、主播等個稅稅負重的那一部分,照樣可以利用國家地方推行的政策減輕,地方稅務盛行推廣的個人獨資企業,近年來運用廣泛,利用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征收的優勢,到達減稅降費的效果!
國家在一步一步變強,隨著稅制的不斷優化改制,**也在一步一步變得富裕。和諧社會主義發展需要攜手并進,美好的生活將至,我們拭目以待。更多稅務相關事宜以及稅務籌劃詳情關注公眾號《小羊說稅》
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嗎、個人所得稅工薪稅怎么報,個人所得稅當月報上個月的稅**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100856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