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實話,我216的沒有聽完,但是我個人覺得兩者差不多,但還是150的較好。。。。。這個真的不太好說。。。。。。。。。。。。150回 的是電臺版,是精品。就是結尾太倉促,尉遲恭的故事只講了5回左右。,不舒服。216回是個剪接版,沒有“秦瓊買馬”,但尉遲恭的故事十分完整。我還是推薦你150的,216的口誤較多!!!!!!!!!!
原著**是《隋唐演義》,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褚人獲創作的一部具有英雄傳奇和歷史演義雙重性質的長篇章回體**,共二十卷,一百回。關于《隋唐演義》的成書時間,魯迅認為它成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現存最早刻印刊行版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雪草堂刊本。
全書整體結構以史為經,以人物事件為緯,以隋煬帝、朱貴兒、唐明皇、楊玉環的“兩世姻緣”為大框架,講述自隋文帝起兵伐陳開始,到唐明皇還都去世為止一百七十多年的傳奇歷史
單老的隋唐演義系列順序大致為《隋唐演義》->《大唐驚雷》->《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 《說唐后傳》是《大唐驚雷》、《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的合并書。 《薛家將》是《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的合并書。 《風塵三俠》是《隋唐演義》的外傳。
1、《封神演義》
2、《趙武靈王》
3、《楚漢爭雄》
4、《三國演義》
5、《劉伶傳奇》
6、《花木蘭》
7、《俠侶情仇》
8、《隋唐演義》
9、《新隋唐演義》
8、《全聚德傳奇》
9、《說唐后傳》
10、《大唐驚雷》
11、《薛丁山征西》
12、《薛家將》
13、《小五義》
14、《西游記》
15、《宏碧緣》
16、 《深宮驚變》
17、《安史之亂》
18、《三俠五義》
19、《五鼠鬧東京》
20、《大破沖霄樓》
21、《七杰小五義》
22、《白眉大俠》
23、《龍虎風云會》
24、《水滸全傳》
25、《楊幺傳》
26、《鐵傘怪俠》
27、《明英烈》
28、《大明英烈》
29、《燕王掃北》
30、《洪武劍俠圖》
31、 《燕王劍俠》
32、《永樂劍俠》
33、《天下故事會之古代奇案》
34、《努爾哈赤》
35、《明末遺恨》
36、《李自成》
37、《話說**》
38、《清官于成龍》
39、《十二金錢鏢》
40、《三俠劍》
41、《連環套》
42、《清官冊》
43、《童林傳》
44、《古今奇案》
45、《洛陽豪客》
46、 《百年風云》
47、《林則徐》
48、《曾國藩》
59、《天京血淚》
50、《廊坊大捷》
51、《民國英烈》
52、《亂世梟雄》
53、《千古功臣張學良》
54、《大河風流》
55、《欒蒲包與豐澤園》
56、《慈禧陵墓被盜》
57、《918風云》
58、《新兒女英雄傳》
59、《平原槍聲》
60、《太平洋大海戰》
61、《破曉記》
62、《風雪大別山》
63、《遼沈戰役》
64、《九一九演義》
65、《**傳奇》
66、《少林將軍許世友》
67、《血色特工》
68、《老店風云》
69、《羊神》
70、《牛根生發展史》
71、《京城神探刑偵檔案一生守候》
72、《根本利益》
73、《巨騙內幕》
74、《九七大案紀實》
75、《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76、《書評雅典》
77、《亞運三國》
78、《言歸正傳》
79、《三俠劍》
擴展資料:
單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15時30分),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曲藝世家。
1954年走上評書舞臺。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書壇。1995年,單田芳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07年1月26日,單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風云》是他的收山之作。2011年出版自傳《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2018年9月11日下午15時30分,單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醫院逝世,享年84歲。
到我愛評書網下載mp3格式的,然后在下到手機里面就行了。
用手機mp3播放器播放。
]]>公認的最經典的是130回。《隋唐演義》是單田芳錄制的長篇評書,共有三個版本,分為130版、150版和216版。 130回版最初分上下兩部,分別于1980年2月16日至5月4日、及8月6日至9月27日播放于鞍山**廣播電臺。
單田芳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評書表演藝術家、作家。他于1995年成立了北京單田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曾獲第七屆**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他的作品有《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
《隋唐演義》收聽的順序當然從第一集開始
以下回目集中說羅成,當然其它回目中也有說道羅成的。
第六回 親姑侄二堂認親眷 表兄弟王府傳锏槍 第八回 武奎武亮王府訪兇手 羅藝羅成設計護秦瓊 第十四回 羅成藝高槍挑反叛 秦瓊馬驚認子山林 第五十九回 楊林大擺一字長蛇陣 羅成設計夜奔瓦崗山 第六十回 興隆鎮羅成巧遇義父 招商店延平月下傳槍 第六十三回 為破陣羅成徹夜不寐 捉刺客陣圖得而復失 第六十四回 對花槍佛山腳下兄弟相會 忘舊恩王爺府內夫妻絕情 第六十五回 破敵陣羅成派將 上高峰飛軍攀繩 第六十六回 失指揮活陣成**陣 巧化裝單槍破雙槍
不知道你是聽得舊版還是新版的
舊版是216回
新版是150回
舊版包括隋唐演義包括《隋唐演義上》《隋唐演義下》還有個隋唐演義續集,其實就是隋唐演義下。沒有必要聽。
接下來該聽《大唐驚雷》了,講的是羅城戰**等的一些列故事。再玩了就是《薛家將》了
其實各個書都是**的,只不過是人物之間有聯系,按照時間順序發展的
單田芳的隋唐演義系列順序大致為《隋唐演義》->《大唐驚雷》->《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
《說唐后傳》是《大唐驚雷》、《羅通掃北》、《薛仁貴征東》的合并書。
《薛家將》是《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的合并書。
《風塵三俠》是《隋唐演義》的外傳。
隋唐演義系列之后按時間排還有《花木蘭(從軍記)》、《深宮驚變》、《安史之亂》,但與隋唐演義系列沒有關連,不屬同一系列。
]]>單田芳隋唐演義中并沒有寫到羅士信**。
李元霸錘震四鳴山,一人掃平十八路反王。
李世民率領李元霸圍剿瓦崗寨。十八路藩王,都被迫投降,唯有瓦崗山原來人馬不服。
打破楊林銅旗陣后。
傻小子羅士信罵李元霸是猴崽子。這倆人可本套書中最厲害的人物,倆人誰也想把對方打敗,最后因為兩個人的武器絞在一起,被羅松槍挑開,因為慣性羅士信摔倒在石頭上,安排在后方養傷去了。
續集:《說唐后傳》 P:就羅成這個角色來說,不一定在書中非**不可。最初版本的羅成結局是善終。從《說唐》開始,才出現了羅成被亂箭射**的情節。
舊的是單田芳年輕時候說的(分上下兩部),新的150回是單田芳年紀大了以后說的。舊的內容更多更詳細。單田芳(原名單傳忠,1934年12月6日-),**河北淶水(一說山東德平)人。1934年12月6日(陰歷十一月十一)出生于天津。**知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曲協會員,**通俗**研究會會員。其評書表演在語言上比較質樸,以聲繪形繪色繪情上尤為見長。從9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電視臺(比如****電視臺)上播出其視頻的評書節目。
我記得好像是:“心中可惱西魏王,玉璽換來簫媚娘;瓦岡山上眾將散,江山一統歸大唐”。
單田芳播講的隋唐演義在第32回提到了李元霸,歷史上真有其人,早夭。
李元霸是**古典**《說唐》與評書《興唐傳》《瓦崗英雄》《隋唐演義傳》中的人物,唐高祖竇皇后第三子,被隋煬帝御封為“西府趙王”“猛勇大將軍”,天下第一好漢,隋唐十八好漢之首,傳說為金翅大鵬鳥轉世。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使一對金錘,坐騎為“萬里云”。
]]>單田芳三國演義中溫酒斬華雄是在第五集,講述了董卓進京后,把持朝政,引起了袁紹和曹**的不滿,于是二人發起了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汜水關前董卓手下猛將華雄連殺各路諸侯數名猛將,聯軍一時沒人敢出戰,最后關羽請令會斗華雄,一個回合斬華雄于馬下
1、《明英烈》
這部評書是由單老講述的,單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將從元末到明初的傳奇、野史、正史介紹得非常清晰而且細致,如果想快捷了解歷史的話,可以聽聽這部評書。它的經典度是相當高的。
2、《亂世梟雄》
這部評書也是由頂級的作家單老講述的,主要說的是東北名將張作霖的事跡,單老在描述的時候,將這個人物說得栩栩如生,文字用的恰到好處,情節很生動,極其的受到人們喜愛。
3、《白眉大俠》
講的是宋朝四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白云瑞為書膽,包括七俠、大五義、小五義、小七杰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戰**、搗匪巢、滅賊寇的故事。
4、《隋唐演義》
評書講述的是隋朝末年,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大隋朝政,他們殘害忠良,魚肉百姓,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共除昏君,力扶明主。
5、《三俠劍》
這部評書是單老的原創作品了,無論誰說這部評書都是無法超越單老的,當然這部評書非常長,故事情節有很多,如果僅僅看書的話,也是很無聊的,聽評書的話,就會把人帶到場景當中去。
6、《劉秀傳》
評書人田老將姚七、馬武、賈富、陳鵬等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情節設置很好,絲絲入扣,田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一氣呵成,很是令人們敬佩。
7、《岳飛傳》
很多人看過《岳飛傳》這部評書,之所以受人喜歡,因為岳飛的愛國情結,評書人在講述的時候,將岳飛的形象,場景設置得很到位。
8、《三俠五義》
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是古典俠義評書的極品,是原汁原味的具有**大陸特色的俠義作品。這部評書故事性強,情節感人,是評書中俠義愛國的典范。
9、《大明英烈》
評書講述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同時**的蘇州王張士誠、南漢王陳友諒等反王不服,于是聯合討明。朱元璋御駕親征,平定反叛,多次陷入奸計,先是圍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一生,困難重重,幸有胡大海、劉伯溫等各路英豪忠心輔佐,才最終掃**賊,統一了江南七省。
10、《薛家將》
講述薛仁貴及其子孫們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系列長篇**和評書,名字雖叫《薛家將》,但其實只有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單田芳的《薛家將》評書堪稱經典,只可惜沒有說到廢武立唐就結束了。
看,但不是看著說,而是提前看,熟記于心。說的時候才能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再看中間騎馬那主兒,上下一身白,手里拿著個兵器都出了號了,锃明刷亮!你說是槍吧,上邊還有兩個鉤子,你說是長矛吧,和張飛的又不一樣。
書中暗表,這件兵刃可不一般,學名方天畫戟,上稱吆吆沒有八百斤差不多少!再往這員將臉上一看,呵,這個漂亮!像銀娃娃似的,劍眉、虎目、高鼻梁、薄嘴片,光嘴巴沒胡子。
扇子面的身材,看那身高足有一丈掛零,胯下一匹紅馬。
別看人長得漂亮,可是透著一股的殺氣!
在《三國演義》書中是第39回。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有白眉大俠、亂世梟雄、童林傳、三俠劍、隋唐演義、薛家將、龍虎風云會、大明演義、水滸全傳 鐵傘怪俠封神演義、隋唐演義新版、三俠五義、小五義、明英烈、三國演義、大唐驚雷、三國演義等。
1、單田芳,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國家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原名單傳忠,在1934年12月6日(陰歷11月11日)出生于** 天津的曲藝世家,他六歲念私塾,七八歲即學會了一些傳統書目。上學后,他幫助父母抄寫段子、書詞,評書中豐富的知識及表演技巧都使他獲益匪淺,十三四歲時就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
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后,收到 東北工學院和 沈陽醫學院的 大學錄取通知書,但由于當時身患重病,被迫棄學,病好后拜 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其間在 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學習,1956年單田芳成為 遼寧省唯一具有大學文憑的評書 藝人。
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得到 西河大鼓名家 趙玉峰和評書名家 楊田榮的指點,藝術水平大進,二十四歲正式登臺,《 童林傳》一炮紅遍鞍山城。代表作品有《 隋唐演義》、《 亂世梟雄》、《 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膾炙人口的評書作品。從藝半個多世紀以來,共錄制、播出了100余部共計15000余集廣播、電視評書作品,整理編著了28種傳統評書文字書稿,開啟了評書 藝術走向市場的先河。
2、評書,是**一種傳統的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后來也被稱為說書、講書,各地的說書人以方言形式演繹。老一輩人記憶中的折扇、醒木、長衫,構成了評書表演藝術的表演樣式,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道具,而是站立說演,服裝也有變化。而后,在電子媒體及推廣普通話的沖擊之下,評書處于蕭條的狀態。但是,個別**還是名聲顯赫,比如:單田芳,他演繹的評書,以北方語音為基礎,借用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調的普通話說演,多年來逐漸在藝術上形成了一套獨有的程式和規范,深受廣大聽友喜愛。
單田芳袁闊成三國演義的區別。單老的三國偏重于戰場廝殺場面。語言慷慨激昂,扣人心弦。敘事也引人入勝,感染力超強。
袁老的長處在于情節的處理敘事中,娓娓道來。詼諧中不乏莊重。嚴肅中也有風趣的談吐。聽起來很舒服又仿佛身臨其境。兩者各有千秋。各具特色
白眉大俠、童林傳、三俠劍、封神演義、百年風云、千古功臣張學良、花木蘭、水滸傳、鐵傘怪俠、亂世梟雄、佟麟閣、楚漢爭雄,七杰小五義、水莽英雄恨、禁煙風云、全聚德傳奇、**古代故事全集、三國演義、少林將軍許世友、說岳后傳、于成龍、京城神探刑偵案例、民國英烈
三國演義書上好像沒有七進七出長坂坡,是說書人口口相傳下來的
103回講的龐統。龐統,龐士元。三國蜀漢謀士。道號鳳雛。
]]>這個并不重要,因為隋唐演義不是歷史,秦瓊的夫人姓什么 對該書沒有一點影響,所以她的姓氏可以隨便改的。《興唐傳》(比較主流的隋唐演義評書版本)中 秦瓊的母親姓寧。其余版本均沒有再提起,連麗如比較忠于原著,單田芳有時候會私自改書。你就當姓寧好了。
答單田芳評書隋唐演義130回和216回的區別是,130回版本是電臺播講的版本,時長都在27分鐘左右,216回版本是電視臺,播出的版本時長要短一些。
1、《封神演義》
2、《趙武靈王》
3、《楚漢爭雄》
4、《三國演義》
5、《劉伶傳奇》
6、《花木蘭》
7、《俠侶情仇》
8、《隋唐演義》
9、《新隋唐演義》
8、《全聚德傳奇》
9、《說唐后傳》
10、《大唐驚雷》
11、《薛丁山征西》
12、《薛家將》
13、《小五義》
14、《西游記》
15、《宏碧緣》
16、 《深宮驚變》
17、《安史之亂》
18、《三俠五義》
19、《五鼠鬧東京》
20、《大破沖霄樓》
21、《七杰小五義》
22、《白眉大俠》
23、《龍虎風云會》
24、《水滸全傳》
25、《楊幺傳》
26、《鐵傘怪俠》
27、《明英烈》
28、《大明英烈》
29、《燕王掃北》
30、《洪武劍俠圖》
31、 《燕王劍俠》
32、《永樂劍俠》
33、《天下故事會之古代奇案》
34、《努爾哈赤》
35、《明末遺恨》
36、《李自成》
37、《話說**》
38、《清官于成龍》
39、《十二金錢鏢》
40、《三俠劍》
41、《連環套》
42、《清官冊》
43、《童林傳》
44、《古今奇案》
45、《洛陽豪客》
46、 《百年風云》
47、《林則徐》
48、《曾國藩》
59、《天京血淚》
50、《廊坊大捷》
51、《民國英烈》
52、《亂世梟雄》
53、《千古功臣張學良》
54、《大河風流》
55、《欒蒲包與豐澤園》
56、《慈禧陵墓被盜》
57、《918風云》
58、《新兒女英雄傳》
59、《平原槍聲》
60、《太平洋大海戰》
61、《破曉記》
62、《風雪大別山》
63、《遼沈戰役》
64、《九一九演義》
65、《**傳奇》
66、《少林將軍許世友》
67、《血色特工》
68、《老店風云》
69、《羊神》
70、《牛根生發展史》
71、《京城神探刑偵檔案一生守候》
72、《根本利益》
73、《巨騙內幕》
74、《九七大案紀實》
75、《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76、《書評雅典》
77、《亞運三國》
78、《言歸正傳》
79、《三俠劍》
隋唐演義是一部大書,瓦崗英雄只是其中的幾位人物,我們不能說瓦崗英雄就是整部書,它只是一部書的書膽,是**迭起時出現的人物,而不能概括全書。
單田芳有瓦崗英雄一書,但該書并沒有詳細闡述完隋唐演義一部書,只說到大唐統一,之后沒有說到,原大隋唐是有的。建議看說唐后傳及風塵三俠。
善雄信
姓善名通字雄信,隋唐猛將
單雄信原是山西潞州八里二賢莊莊主,還是江湖老大,九省綠林的總瓢把子,人稱“赤發靈官”,一身正氣
單雄信與李唐勢不兩立。單雄信的哥哥**于李淵之手,所以,當秦瓊、程咬金等瓦崗兄弟投唐后,他堅定地依靠王世充,與李唐為敵,甚至多次追殺李世民,還差點得手。
由于這些恩怨,單雄信被俘后,拒絕投降,只求一**。李世民也不顧徐茂公等人的求情,堅決殺了單雄信。
]]>舊的是單田芳年輕時候說的(分上下兩部),新的150回是單田芳年紀大了以后說的。舊的內容更多更詳細。單田芳(原名單傳忠,1934年12月6日-),**河北淶水(一說山東德平)人。1934年12月6日(陰歷十一月十一)出生于天津。**知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曲協會員,**通俗**研究會會員。其評書表演在語言上比較質樸,以聲繪形繪色繪情上尤為見長。從90年代中后期開始,在電視臺(比如****電視臺)上播出其視頻的評書節目。
單田芳十大經典評書:《明英烈》、《亂世梟雄》、《白眉大俠》、《隋唐演義》、《三俠劍》、《劉秀傳》、《岳飛傳》、《三俠五義》、《大明英烈》、《薛家將》。
1、《明英烈》
這部評書是由單老講述的,單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將從元末到明初的傳奇、野史、正史介紹得非常清晰而且細致,如果想快捷了解歷史的話,可以聽聽這部評書。它的經典度是相當高的。
2、《亂世梟雄》
這部評書也是由頂級的作家單老講述的,主要說的是東北名將張作霖的事跡,單老在描述的時候,將這個人物說得栩栩如生,文字用的恰到好處,情節很生動,極其的受到人們喜愛。
3、《白眉大俠》
講的是宋朝四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白云瑞為書膽,包括七俠、大五義、小五義、小七杰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戰**、搗匪巢、滅賊寇的故事。
4、《隋唐演義》
評書講述的是隋朝末年,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大隋朝政,他們殘害忠良,魚肉百姓,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共除昏君,力扶明主。
5、《三俠劍》
這部評書是單老的原創作品了,無論誰說這部評書都是無法超越單老的,當然這部評書非常長,故事情節有很多,如果僅僅看書的話,也是很無聊的,聽評書的話,就會把人帶到場景當中去。
6、《劉秀傳》
評書人田老將姚七、馬武、賈富、陳鵬等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情節設置很好,絲絲入扣,田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一氣呵成,很是令人們敬佩。
7、《岳飛傳》
很多人看過《岳飛傳》這部評書,之所以受人喜歡,因為岳飛的愛國情結,評書人在講述的時候,將岳飛的形象,場景設置得很到位。
8、《三俠五義》
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是古典俠義評書的極品,是原汁原味的具有**大陸特色的俠義作品。這部評書故事性強,情節感人,是評書中俠義愛國的典范。
9、《大明英烈》
評書講述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同時**的蘇州王張士誠、南漢王陳友諒等反王不服,于是聯合討明。朱元璋御駕親征,平定反叛,多次陷入奸計,先是圍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一生,困難重重,幸有胡大海、劉伯溫等各路英豪忠心輔佐,才最終掃**賊,統一了江南七省。
10、《薛家將》
講述薛仁貴及其子孫們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系列長篇小
隋唐演義完事以后該是唐朝李世民那些事了,這里主要包括唐太宗跟唐高宗兩個時期,所以不妨聽下《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羅通掃北》等等,都是非常不錯的段子!
隋唐演義是一部大書,瓦崗英雄只是其中的幾位人物,我們不能說瓦崗英雄就是整部書,它只是一部書的書膽,是**迭起時出現的人物,而不能概括全書。
單田芳有瓦崗英雄一書,但該書并沒有詳細闡述完隋唐演義一部書,只說到大唐統一,之后沒有說到,原大隋唐是有的。
單田芳十大經典評書:《明英烈》、《亂世梟雄》、《白眉大俠》、《隋唐演義》、《三俠劍》、《劉秀傳》、《岳飛傳》、《三俠五義》、《大明英烈》、《薛家將》。
1、《明英烈》
這部評書是由單老講述的,單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將從元末到明初的傳奇、野史、正史介紹得非常清晰而且細致,如果想快捷了解歷史的話,可以聽聽這部評書。它的經典度是相當高的。
2、《亂世梟雄》
這部評書也是由頂級的作家單老講述的,主要說的是東北名將張作霖的事跡,單老在描述的時候,將這個人物說得栩栩如生,文字用的恰到好處,情節很生動,極其的受到人們喜愛。
?
3、《白眉大俠》
講的是宋朝四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白云瑞為書膽,包括七俠、大五義、小五義、小七杰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戰**、搗匪巢、滅賊寇的故事。
4、《隋唐演義》
評書講述的是隋朝末年,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大隋朝政,他們殘害忠良,魚肉百姓,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共除昏君,力扶明主。
5、《三俠劍》
這部評書是單老的原創作品了,無論誰說這部評書都是無法超越單老的,當然這部評書非常長,故事情節有很多,如果僅僅看書的話,也是很無聊的,聽評書的話,就會把人帶到場景當中去。
6、《劉秀傳》
評書人田老將姚七、馬武、賈富、陳鵬等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情節設置很好,絲絲入扣,田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一氣呵成,很是令人們敬佩。
?
7、《岳飛傳》
很多人看過《岳飛傳》這部評書,之所以受人喜歡,因為岳飛的愛國情結,評書人在講述的時候,將岳飛的形象,場景設置得很到位。
8、《三俠五義》
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是古典俠義評書的極品,是原汁原味的具有**大陸特色的俠義作品。這部評書故事性強,情節感人,是評書中俠義愛國的典范。
9、《大明英烈》
評書講述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同時**的蘇州王張士誠、南漢王陳友諒等反王不服,于是聯合討明。朱元璋御駕親征,平定反叛,多次陷入奸計,先是圍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一生,困難重重,幸有胡大海、劉伯溫等各路英豪忠心輔佐,才最終掃**賊,統一了江南七省。
?
10、《薛家將》
講述薛仁貴及其子孫們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系列長篇**和評書,名字雖叫《薛家將》,但其實只有薛丁山征西、薛剛反唐,單田芳的《薛家將》評書堪稱經典,只可惜沒有說到廢武立唐就結束了。
]]>羅版是羅貫中的,毛版是毛宗綱父子的,此外還有御批得,也就是乾隆批得。現在的四大名著是根據羅版的在有些白話文的基礎上寫的。其實毛批得最好
單田芳十大經典評書:《明英烈》、《亂世梟雄》、《白眉大俠》、《隋唐演義》、《三俠劍》、《劉秀傳》、《岳飛傳》、《三俠五義》、《大明英烈》、《薛家將》。
1、《明英烈》
這部評書是由單老講述的,單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將從元末到明初的傳奇、野史、正史介紹得非常清晰而且細致,如果想快捷了解歷史的話,可以聽聽這部評書。它的經典度是相當高的。
2、《亂世梟雄》
這部評書也是由頂級的作家單老講述的,主要說的是東北名將張作霖的事跡,單老在描述的時候,將這個人物說得栩栩如生,文字用的恰到好處,情節很生動,極其的受到人們喜愛。
3、《白眉大俠》
講的是宋朝四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白云瑞為書膽,包括七俠、大五義、小五義、小七杰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戰**、搗匪巢、滅賊寇的故事。
4、《隋唐演義》
評書講述的是隋朝末年,奸相宇文化及父子把持大隋朝政,他們殘害忠良,魚肉百姓,致使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以秦瓊、徐懋功、程咬金等人為首的四十六位英雄好漢歃血結盟,在瓦崗山建立了反隋義軍,招英雄、納賢士,共除昏君,力扶明主。
5、《三俠劍》
這部評書是單老的原創作品了,無論誰說這部評書都是無法超越單老的,當然這部評書非常長,故事情節有很多,如果僅僅看書的話,也是很無聊的,聽評書的話,就會把人帶到場景當中去。
6、《劉秀傳》
評書人田老將姚七、馬武、賈富、陳鵬等人物塑造得非常好,情節設置很好,絲絲入扣,田老在講述這部評書的時候一氣呵成,很是令人們敬佩。
7、《岳飛傳》
很多人看過《岳飛傳》這部評書,之所以受人喜歡,因為岳飛的愛國情結,評書人在講述的時候,將岳飛的形象,場景設置得很到位。
8、《三俠五義》
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是古典俠義評書的極品,是原汁原味的具有**大陸特色的俠義作品。這部評書故事性強,情節感人,是評書中俠義愛國的典范。
9、《大明英烈》
評書講述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后,同時**的蘇州王張士誠、南漢王陳友諒等反王不服,于是聯合討明。朱元璋御駕親征,平定反叛,多次陷入奸計,先是圍困牛膛峪,后又失利九江口,九**一生,困難重重,幸有胡大海、劉伯溫等各路英豪忠心輔佐,才最終掃**賊,統一了江南七省。
10、《薛家將》
講述薛仁貴及其子孫們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系列長篇小
單田芳和袁闊成都是著名的評書表演藝木家,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單就三國演義這部評書,單老師演播的是簡本,袁老師講的是全書,就精彩程度來說,我認為袁闊成的三國演義是所有演播三國演義演員中最精彩的!他的評書風趣幽默,朗朗上口,百聽不厭!只可惜其作品比之單因芳少了此!
單田芳評書《三國演義》(經典版)(112集全)
三國演義書上好像沒有七進七出長坂坡,是說書人口口相傳下來的
]]>袁闊成,單田芳都是評書**。在評書傳承輩分上,袁闊成的輩分要高于單田芳。單田芳稱袁闊成為師叔。單田芳和劉蘭芳,田連元都屬于平輩。在藝術成就上,袁闊成的三國演義。單田芳的三俠五義等都是經典的評書節目。至今仍然是在音像中廣泛流傳
作為一代評書大家,單田芳從22歲開始正式登臺說書,除去十年非常時期下放勞動,一生中其余時間都在說評書,加起來也有50多年。
這50年里,單田芳表演錄制完成了111部共1.5萬多集的廣播電視評書作品。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如果單田芳的評書一天播一回的話,可以連續播30多年。一個嬰兒從剛出生開始聽,全部聽完他已經三十而立,接近中年。
在所有的評書名家當中,包括袁闊成、田連元和劉蘭芳,單田芳演播的評書肯定是最多的。其中既有《三俠五義》、《隋唐演義》這樣已經成為經典的評書作品,也包括一些商業行為的應景之作,可以說也是泥沙俱下,但單田芳的經典作品還是非常優秀。
尤其單田芳嗓音的辨識度非常高,讓人一聽就忘不掉,加上他的語言極為通俗易懂,符合各階層老百姓的欣賞口味,因此聽眾無數。
下面說說我對評書和單田芳先生的一些情緣。
單田芳《白眉大俠》無可取代
河北老家管收音機叫匣子,也有叫戲匣子的。
家里的第一臺匣子是我上五六年級的時候,奶奶帶到我們家的。我最開始真正地接觸廣播,就是從那時開始的。當時最愛聽的無非三類節目,一是相聲,二是評書,三是歌曲。
評書是當時的一大摯愛。所聽第一部評書是《隋唐演義后傳》,這就是單田芳先生說的。雖然講的已是后來成長起來的一批小將,全都是瓦崗英雄的后人,但由于是初聽,仍覺新鮮、帶勁兒。多年后曾試著找這部書,但找來找去總覺不是當年所聽的版本。不過也有可能是初次聽到時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如今怎么找都是緣木求魚,不對路。
在當時所聽的書中,單田芳所講《白眉大俠》地位無可取代。很長時間內,深深迷戀其中曲折有趣的情節,懸之又懸的武功,甚至各色人物長長的外號。比如,“玉面小達摩”白云瑞,“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圣人”于和于九蓮,“白衣神童小劍魔”白老白一子,“扭轉乾坤,目覽十方”歐陽忠惠,“肩擔日月攜昆侖”陳倉和尚,等等。
峨眉四大劍仙里,有一位“一字峨嵋女”馬鳳姑,脾氣古怪武功高強,曾多次教山西雁徐良本事。聽這書時班里有一個男同學長相奇特,兩只眉毛不僅距離近,眉毛之間汗毛也較重,遠遠一看還真以為眉毛長到了一起。我和班里另一鐘愛《白眉大俠》的同學,一見他就叫“一字清風男”。
當時中午在家里聽完一回書,就走著去上學,路上總會先后遇到班里兩位書迷。去學校的路上,一起討論剛剛聽完的情節,回味精彩的段落,分析猜測最后留下扣子的玄機。
當時**電臺播送過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時間大概是每天下午兩點。只是由于自己年紀小,對其中的妙處難以體會,只聽過那么幾回,沒產生濃厚興趣。印象比較深的是,其中一回聽到了劉備馬跳檀溪。很多年之后經同事推薦,仔細聽了一遍三國,深深陶醉,慶幸沒有錯過,后又聽過兩遍。
田連元開創電視評書
多年在廣播里聽評書,當時腦子里經常有一個疑問:說書人在電臺錄制評書的時候,是在話筒前坐著從頭說到尾,還是像電視上表演那樣站在那里,嘴里說著再加上身段呢?
**十套《人物》此前有個系列片,叫做《百年評書》。按照它的說法,長期以來,評書藝人就是坐在一張桌子后面當眾說書,刻畫人物主要靠語言,肢體語言不多。到電臺錄音,也基本如此。片子還展示了一段田連元在電臺錄音的短暫視頻,沒有身段,但也并未坐著。田連元戴著耳麥,站在話筒前繪聲繪色地表演。
而隨著電視的普及,說書人嘗試著將這一形式搬上熒屏,面對更多觀眾。田連元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說書人,上世紀80年代初就在遼寧電視臺演播《楊家將》,一舉成名。按田連元所說,上了電視就跟在電臺和劇場說書不一樣了。電視是視聽的雙重結合,觀眾不僅要聽書,還要看書。于是,大量的打斗、布陣等動作被田連元一一采用,亮相動作才明顯增多。
原來如此。也就是說,先有的廣播評書,而后才有電視評書,拿電視的標準要求廣播,當然沒有必要。
評書中的那些“套路”
老話兒說:新書熟戲,聽不膩的曲藝。評書得聽新的,不能總是一個老書反復收聽。話是這么說,可不同的評書聽多了,也能從中找到很多相同或類似的段落,一些橋段的設計似曾相識,多人一面。
下面,試著找尋一下評書中如出一轍的若干情節。可以這么說,下面這些經驗總結,基本都是來自單田芳的評書,尤其是《三俠五義》系列。
其一,書膽男主角都英武瀟灑,氣度不凡,幾乎無一例外地總能碰到桃花運。而且往往是姿色出眾的女方主動接近,**纏爛打,男主角絲毫不為所動,似乎不如此就難以表現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不過也有例外,那就是《白眉大俠》,書膽徐良是個活脫的吊**鬼兒,面似紫羊肝,兩根白眉毛,水蛇腰,三道彎,說話還陰陽怪氣。論形象連個一般人都算不上,實在算不得瀟灑出眾。但您別忘了,書中還有另外一位幾乎與之并駕齊驅的英雄白云瑞,前面所說的特征他一一具備,并且還屢屢遭遇女方的強烈攻勢。
其二,壞人一般長的模樣也要壞,但好人堆兒里也得有一兩個特別難看的,但壞而可愛。徐良那樣的且不說,還有的不僅模樣難看,還長得極矮,也就三塊豆腐高,一不小心就能走馬脖子下面去。往往這樣相貌的好人,命里該著也都能交到桃花運,最終抱得美人歸。
其三,書膽人物都福大命大造化大,無論怎么折騰都**不了。常常都是在別人的刀刃已經挨到脖領子的時候,一個擋橫兒的突然大喝一聲,從天而降,扔出暗器或兵刃將兇器打飛,救主角于千鈞一發之際。另外主角兒一般都會被逼到懸崖邊上一次,然后大義凜然縱身跳下萬丈深淵,軍兵追趕無望,掉頭歸去。別擔心,懸崖半山腰早就準備好了一棵樹冠輻射面積巨大的松樹,將英雄緊緊托住,大英雄有驚無險,大難不**。不僅不**,從樹上下來還能遇到個把世外高人。
其四,主角一般都會在發跡之后遭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經常出現的形式是出現另一個冒名頂替的賊人為非作歹,苦主指認主角就是兇手,于是朝廷將其囚禁,等候處斬。屈打成招之后,壓赴刑場執行,大刀高高舉過頭頂。就在手起刀落的空當兒,遠處飛來一騎,身后揚起一片沙塵,馬上人高喊刀下留人,飛奔而至。于是,事情出現轉機。斬首期限再得延后,一干人等千里追兇,案情最終得以大白天下。
其五,主角一般都會因故消失一段時間,什么時候自己的人馬遇到十萬火急的危險不得解脫時,我們的主人公再像別人救他那樣大喊一聲,危難之處顯身手。他再次出場的時候,說書人還要不厭其煩地給他開臉兒,細細介紹他的五官相貌,穿衣打扮,最后再報出他的諢號及名姓。而且,往往這個時候他的武藝比消失之前更加高強,只因這段時間里,他又遇到了性格古怪但武藝高深的世外高人,學會了幾招絕世武功,就等著這一天憑借此招再度橫空出世呢。
其六,為非作歹、謀害忠良者的大后臺往往都是皇上的叔叔。這時候的皇上一般已經沒有親爹了,皇叔就可以說是太上皇,謀害忠臣不擇手段,主角常常因其受盡陷害、折磨幾近**去。而八王爺往往都是好人,但難免要走丟一次,還得眾英雄苦苦尋找,直搗賊窩后將其搭救。
其七,好人們聽賊話非常容易,只要這天晚上趴在敵人們的聚義分贓廳的房頂別掉下來,就能聽到他們的談話,而其中準有需要刺探的有效情報。無一例外,每一次主角剛剛趴到房上,里面就開始談他想要得到的內容,似乎大家此前一直在胡扯就等著好人來了才奔正題。從來沒有說人家已經說到一半或者馬上收尾導致偷聽者無功而返——從來沒有。
其八,不管因為什么事情到了哪里救過一個多么不重要的小人物,到后來這個人必定還將出現,并且能恰到好處舍他其誰地幫主人公的大忙。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此前得罪的一個人到后來總會找準時機陷害忠良。
其九,無論是正義還是非正義方,一個在早期出現的無論多么大能耐的人物,隨著時間推移高人越來越多,前面的人就顯得原來越無能。而且,前頭出現的人物更容易**在前頭,因為他們已經不太重要。
其十,每部書里都會出現幾個弱智人物,說話甕聲甕氣,直來直去,力大無窮,使用的兵器多為大錘和斧子。往往這些人還特別招人喜歡,是評書笑料的主要制造者。
十一,開兵布陣之后,敵方戰將一般都有幾個兒子,輪流上來先壓場子,然后輪流**去。假設戰將姓樊,他如果只有一個兒子就叫樊龍,有兩個兒子就叫樊龍、樊虎,三個兒子就叫樊龍、樊虎、樊豹,四個兒子就叫樊龍、樊虎、樊豹和樊猛。有時候還叫樊勇。女子如果有名有姓,那么多叫翠蓮、金蓮、玉蓮。
如今也偶爾聽聽評書
想起另外一件往事,從中可見評書之影響。
小時候,聽大人們管沒鼻子的人都叫“哈迷蚩”,聽的多了,我一直以為這個說法屬于河北方言。殊不知,哈迷蚩屬于劉蘭芳所說《岳飛傳》里的人物,但我始終沒聽過這部書。直到前兩年,問起同事他們老家有無這樣的方言,他們一個個表情驚愕,說出了實情。
小時候聽單田芳他們說評書的時候,總想著一天聽一回不過癮,要說能連起來多聽幾回就好了。到現在,終于能連續聽評書,想聽哪回聽哪回,想聽幾回聽幾回,選擇度大大增加。
但凡事都有利弊,當時聽廣播時想多聽第二天的只言片語也不可能,但也因此對當天播送的內容倍加珍惜,幾乎每回都支楞著耳朵收聽。而后,也有一整天時間的回味和期待。
如今的有些晚上,臨睡前我還是會聽聽評書。伴著單田芳、袁闊成他們熟悉的聲音入眠,睡得非常踏實。
娛樂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從小就聽了很多單老的評書,我印象中單老用“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八個字的時候比較少,記得在電視劇場評書用過。
單田芳的書很精彩,也很有代入感,注重說故事本身,而對于跳出故事評斷人物的評則少,所以他的書重說少評。單老在每一段收尾時一般采用說到哪兒到哪兒,“扣子”的概念也逐漸淡化。
單老的電臺書一般采用加重語氣來作為每一段的結束語,這樣的原因是電臺錄制評書一般要求25分鐘左右,因為電臺是每半小時作為一個節目單元,加幾分鐘廣告正好用25分鐘左右的書。所以,電臺錄制書基本要求精確到秒,每到還有十秒倒計時時,單老眼前的的紅燈就開始閃爍,單老直接加重語氣,直接收尾。
電視評書應該是精確到分鐘的,一分鐘之內單老有足夠的時間收住書,然后說“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電視評書是經過二次剪輯的,所以比較好控制時間。最早的電臺書,則修剪較少,一般每段書也就剪剪前后,所以對于時間要求更高一些。
老先生的嗓音得天獨厚,不少人爭先模仿,可以說大街小巷都能聽到他的精彩演義,他把自己對傳統評書的理解化作語言融合到評書里,并對評書內容加以改進,雖然內容形式上有點千篇一律,有些改編過度,但如三俠五義、隋唐演義…絕對是經典。改變了那些照本宣科的傳統。應該說袁闊成三國單田芳三俠五義后無來人以成絕響。
兩位老藝術家評書說的都很好,在人們心目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誰高誰低不好**,單從個人口味上看偏重單田芳老師,他人生坎坷經歷其他幾人無人能比,評書的內容對人生百態評訴的非常到位,尤其對小人的嘴臉及心態描述的非常真實,再有單田芳老師把評書商業化推廣的很好,這也是高產的一個原因吧;袁闊成老師三國演義語言表達非常準確,人物形象描述生動,特別是在文言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取舍實在太難了,小編出這樣題目。。。
]]>我敢肯定地說,古代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人。
單田芳的評書,是一種傳統的地方藝術形式,你從單田芳的評書《隋唐演義》中所聽到的對秦瓊的表述,那是一種夸張,而夸張的目的是在強調或凸顯某個人物或某個事件。
比如說,秦瓊這個人物,屬于隋末唐初的人物。不同歷史時期,**古代對長度或高度的計量單位是不一樣的。即便是有史可考的商代,一丈也就相當于現在的1.69米。雖然到了隋唐時代,那時的一丈也就相當于現在的2.6米。
所以,不管這種計量單位如何變化,在文藝作品中說某人身高丈余,僅僅是一種夸張而已,真實的人是不可能有那么高的。否則,就真成了人中恐龍了。
隋唐演義是一部大書,瓦崗英雄只是其中的幾位人物,我們不能說瓦崗英雄就是整部書,它只是一部書的書膽,是**迭起時出現的人物,而不能概括全書。
單田芳有瓦崗英雄一書,但該書并沒有詳細闡述完隋唐演義一部書,只說到大唐統一,之后沒有說到,原大隋唐是有的。建議看說唐后傳及風塵三俠。
1,隋唐演義
《隋唐演義》1979年5月單田芳重返書壇,在鞍山**廣播電臺播出了第一部評書《隋唐演義》,隨后在各省廣播電臺陸續播出,反響空前,這可以說是單田芳在全國廣播電臺成名的作品。
2.明英烈
《明英烈》講的是明朝開國的故事,從朱元璋趕赴武科場開講以至講到定都金陵,全書分武科場、戰襄陽、請徐達、十王興隆會、常茂出世、破金陵等故事組成,《明英烈》是單田芳的看家書,當然寫的精彩之極,從這部書**能夠體會到單田芳在講史書上的獨有的特點:三分說七分評。
3.薛家將
單田芳的電臺版《薛家將》堪稱經典,單老曾在90年代于央視《電視書場》中錄制過**的電視版《薛家將》,大受歡迎,評書從薛仁貴進京開始,一直講到大開鐵丘墳,只缺少薛仁貴征東,大戰蓋蘇文等故事。
4.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是單田芳古典長篇俠義公案**的經典之作,也是她第一部**武俠評書,單田芳的《三俠五義》流傳極廣,電臺重播率非常高,評書中膾炙人口的故事對**近代評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5.白眉大俠
《白眉大俠》由單田芳根據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小五義》《續小五義》創作改編的評書作品。作品講述了宋朝仁宗皇帝執政期間,以徐良為書膽,包括三俠、五義、小五義、小七杰等眾開封府校尉,在八王趙德芳、包拯、顏查散等清官的支持下,為保國泰民安而不顧個人安危,抗**、戰**、搗匪巢、滅賊寇的故事。播出后受到廣大聽眾喜愛,后來還拍成電視劇。
6.百年風云
《百年風云》清道光年間,道光皇帝派林則徐去廣州禁煙,結果爆發了中英“**戰爭”。清**戰敗割地賠款向英**妥協投降。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金田**,永安建國,下武昌、破南京,席卷南七省,給清**以致命的打擊。后因內部矛盾,爭權奪位,終于被中外**勢力所滅。單田芳這部歷史評書內容豐富,故事性強,精彩絕倫,令人贊嘆
7、三俠劍
《三俠劍》是單田芳的著名長篇武俠評書,根據《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編的評書作品。現在流傳最為廣泛的評書版本就是單田芳先生播講的。
8.童林傳
《童林傳》是單田芳的一部長篇短打俠義評書,主要講述了童林別開天地,最終創立無極門的故事。評書播出后收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可謂轟動一時。
9.亂世梟雄
《亂世梟雄》是著名評書**單田芳和其子單瑞林創作的。 評書講述了一代梟雄張作霖及張學良父子的傳奇人生,再現了**從滿清到民國社會變革期的宏大圖景。評書情節曲折、語言生動、人物鮮明、個性突出,懸念環環相扣,故事引人入勝,是單田芳**最為滿意和億萬粉絲最為喜愛的評書經典。
10.**傳奇
《**傳奇》,單田芳是根據軍旅作家劉秉榮的長篇傳記文學《**全傳》而改編的廣播評書。單田芳以其獨特的藝術構思、雅俗和諧的藝術語言、聲情并茂的藝術表演,準確、全面、生動地將**元帥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用藝術的手法展現給廣大聽眾。當年《**傳奇》上部播出時,固定聽眾高達1.2億人。
羅成在《隋唐演義》中是第七條好漢,是燕山羅藝的兒子,秦瓊的表弟,精通槍法,因面容俊俏但卻不茍言笑,人送綽號“冷面寒槍俏羅成”,
而后跟隨秦瓊、單雄信等人在瓦崗寨參加**軍,并大破楊林的一字長蛇陣。
瓦崗軍解散后加入王世充,轉而投奔李世民,**里被稱為是可媲美于三國時的常勝將軍趙云。
在后來的唐軍與劉黑闥軍的戰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算計,被蘇定方亂箭射**。
第40回李元霸大戰羅士信,第127回李元霸大戰裴元慶,第140回李元霸大戰宇文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