撓度——彎曲變形時橫截面形心沿與軸線垂直方向的線位移稱為撓度,簡言之就是指梁、桁架等受彎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最大變形,通常指豎向方向y軸的,就是構件的豎向變形。 用通俗一點將就是變形量。
撓度理論來源于穩定理論,屬于力學學科,曲率近似取彎曲變形的二次微分
先計算梁的最大彎矩M,鋼材強度設計指為f=215MPa,計算所需要的截面抵抗距W=M/f。根據計算結果選用H型鋼。
撓度控制:梁按簡支算,最大撓度為:f=(P*L^3)/(48*E*I)。其中P為集中力,L為跨度,E為鋼材的彈性模量,取E=2.06E5MPa,I為型鋼的截面慣性距,根據手冊查得。最大撓度與跨度的比值要控制在1/400以內。
撓度,說白了就是箭支的軟硬度,和你使的弓磅數以及箭支的長度有關。一般情況下,磅數越低,箭支越軟,磅數越高箭支越硬。箭支在飛行過程中,是擺動前進的,只有擺的好,才射的準。所以,無論箭支偏硬還是偏軟都會影響到射擊的準確度。標準的測量法是:該標示系以29英吋長度箭桿,置於間隔28英吋的支點上,在管**放置0.88公斤(1.94磅)的重物,其往下彎墜千分之X英吋。EASTON有個軟件是幫助選箭的,一般直接輸入你的個人指標,根據軟件測試的結果選,問題不大。
撓度計算公式:Ymax=5ql^4/(384EI)(長l的簡支梁在均布荷載q作用下,EI是梁的彎曲剛度)。
撓度是在受力或非均勻溫度變化時,桿件軸線在垂直于軸線方向的線位移或板殼中面在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線位移。撓度與荷載大小、構件截面尺寸以及構件的材料物理性能有關。
相關信息:
傳統的橋梁撓度測量大都采用百分表或位移計直接測量,當前在我國橋梁維護、舊橋安全評估或新橋驗收中仍廣泛應用。該方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可以進行多點檢測,直接得到各測點的撓度數值,測量結果穩定可靠。
但是直接測量方法存在很多不足,該方法需要在各個測點拉鋼絲或者搭設架子,所以橋下有水時無法進行直接測量;對跨線橋,由于受鐵路或公路行車限界的影響,該方法也無法使用。
]]>橋架下面不是有柱子嗎?橋跨過空間,將力傳給下面的柱子,柱子跟柱子之間的間距就是跨距。撓度就是橋受力后出現的微變形,整體結構會向下彎曲,中間彎曲得最大的位置偏離原來沒彎曲時候的間距就是撓度。
撓度一般指受彎構件在豎直方向的位移。
因為變形包括位移和轉角。所以撓度只是變形的一個方面。任何受彎構件任意位置的豎向位移都可以是撓度。一個構件一般有個撓度的最大值,工程上像梁這樣的受彎構件都是以跨中撓度小于撓度限值為要求,因為跨中撓度一般最大。
通俗點說,構件澆筑完成拆模后會因為自身重力作用,使其向下彎,這種彎曲會使構件下部的混凝土處于受拉狀態,這對混凝土是不利的。
為了預防這種弊病,在構件澆筑前,使模板微微向上彎曲凸起,以抵消將來的向下彎曲,這種向上的彎曲就是撓度,也叫預拱度。
恒載就是不變的荷載,撓度就是構件受到荷載后產生的彎曲變形
撓度一般指受彎構件在豎直方向的位移。因為變形包括位移和轉角。所以撓度只是變形的一個方面。任何受彎構件任意位置的豎向位移都可以是撓度。一個構件一般有個撓度的最大值,工程上像梁這樣的受彎構件都是以跨中撓度小于撓度限值為要求,因為跨中撓度一般最大。
]]>撓度是建筑橋梁的術語,指物體在受力或者均勻溫度變化時,桿件軸線在垂直于軸線方向的線位移。其代表的符號為Y。順便提一下,擾度應用最廣的就是在橋梁檢測工程。通俗點來說,擾度其實就是指構件的變形程度。擾度單位在現在的建筑工程中應用最廣的是毫米(mm),以及還有少數是厘米(cm)。撓度計算公式:Ymax=5ql^4/(384EI)(長l的簡支梁在均布荷載q作用下,EI是梁的彎曲程度)。
起拱度,一般是指起拱量與跨度的比值。
為改善外觀和使用條件,可將橫向構件預先起拱,起拱大小視實際需要而定,規范規定一般取恒荷載標準值加1/2活荷載標準值所產生的撓度值。當僅為改善外觀條件時,構件撓度取為在恒荷載和活荷載標準值作用下的撓度計算值減去起拱度。一般可取L/500。
鋼結構的撓度計算公式如下:Ymax=5ql^4/(384EJ).式中:Ymax為梁跨中的最大撓度(cm),q為均布線荷載(kg/cm),E為工字鋼的彈性模量,對于工程用結構鋼,E=2100000kg/cm^2,J為工字鋼的截面慣矩,對于樓主所說40b型工字鋼可取22800(cm^4)。
撓度是在受力或非均勻溫度變化時,桿件軸線在垂直于軸線方向的線位移或板殼中面在垂直于中面方向的線位移。
細長物體(如梁或柱)的撓度是指在變形時其軸線上各點在該點處軸線法平面內的位移量。
薄板或薄殼的撓度是指中面上各點在該點處中面法線上的位移量。
物體上各點撓度隨位置和時間變化的規律稱為撓度函數或位移函數。通過求撓度函數來計算應變和應力是固體力學的研究方法之一。
撓度方程是用積分法求得的,EIw=(-qx^4/24)+(qlx^3/12)-(ql^2x^2/24)
Wmax = -Fl*l*l/(48EI).
式中: Wmax 為梁跨中的最大撓度(m).
F 受力大小(N).
E 為橫梁材料的彈性模量
I 為極慣性矩
l 為橫梁長度
自重是均布荷載設為q,跨度L,撓度f,跨中彎矩最大值Mmax,支座彎矩M′.
則撓度f=1/384·(qL^4/EI);跨中最大彎矩Mmax=qL2/24;支座彎矩M′=-qL2/12.
撓度的計算公式已在《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方法》(GB 50204-2002)中給出,即a0t=a0q+a0g ……(1),但在實際檢驗中因個人理解的差異將樓板的自重和加荷設備重量引起的撓度a0g往往忽略不計,而直接將在第5級荷載作用下樓板跨中撓度實測值a0q計算為在標準荷載檢驗值QS作用下樓板跨中短期撓度實測值a0t,導致a0t比實測值要小。a0q可根據樓板在正常使用短期荷載檢驗值作用下的跨中實測位移值求出,即第5級荷載作用下樓板跨中撓度實測值a0q,而a0g在均布增加荷載時通過下列公式(2)計算
a0g =GK/Qb×a0b……(2)
GK -樓板的自重和加荷設備重量(N);
Qb -樓板開裂前一級的外加荷載值(N);
a0b -樓板開裂前一級的外加荷載產生的跨中撓度實測值(N);首先要找出撓度大的原因,才好做進一步的分析。估計有兩種可能:1. 板跨太大,是設計原因。如果是這個原因,隨時間的推移,撓度還會繼續變大;2. 是塌模造成的,是施工原因。如果是這個原因,后續增加的撓度就不會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