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倒推計算器(個稅計算器)
前沿拓展:
個稅倒推計算器
從個稅的數(shù)額僅能反推出應納稅所得,而應納稅所得是扣除社保及公積金個人繳費部分后的結(jié)果。 而公積金繳費=繳費基數(shù)*繳費比例,繳費基數(shù)是指上一年的平均收入,繳費比例取決于所在地區(qū)及單位實際采用的比例,故二者都未必能反推出準確的稅前收入。 年扣稅6600,折合月扣稅550元,用9米計算器反推稅前不計社保繳費為6500元/月; 公積金年交4000元,假定繳費比例為8%,反推出繳費基數(shù)為50000元,而實際收入通常應該高于此數(shù)字。 請搜索9米計算器試用強大的反推功能。

教你如何根據(jù)稅后工資倒退稅前工資
新個稅規(guī)定:
2019年1月1日起新個稅法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guī)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lián)Q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1、背景:
不少小伙伴或者HR面試時,遇到談薪資階段,關(guān)于稅前工資和稅后工資的問題,一般企業(yè)都是按稅前工資確定薪資標準,但也有部分候選人要求稅后工資達到多少。這時候,就面臨將稅前工資折算成稅后工資的問題,雖然網(wǎng)上有個稅計算器,但不能讓大家了解個稅計算的原理。今天我們介紹下手工由稅后工資倒退稅前工資的方法。
2、新個稅表稅前工資推演
個稅表
我們把這張表,略微修改下,把年度數(shù)字除以12分別換算成月度數(shù)據(jù),并增加月度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速算扣除數(shù)(月度)、計算出各個稅級最大個稅值。如下表;

個稅查詢表
需用到的計算公式:
(1)個稅=月度應納稅所得額(含稅)*對應稅級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月度)。
(2)月度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月度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對應稅級稅率。注:計算改值主要作用為:根據(jù)稅后工資確定對用稅級及稅率。
(3)月度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稅后工資-5000-速算扣除數(shù))÷(1-對應稅級稅率),具體過程不再推導。
(4)稅前工資=月度應納稅額所得額(含稅)+個稅起征點(5000),為簡化理解,暫按未加三險一金個人承擔額、五項扣除額。
(5)稅后工資=稅前工資-個稅。
3、應用案例:
假如某研發(fā)項目經(jīng)理,要求稅后月工資達到50000元**幣,如何計算其稅前工資?
(1)確定稅級:50000-5000=45000元,對應第6級稅率,使用第6級稅率及速算扣除數(shù)。
(2)確定月度應納稅所得額(含稅):根據(jù)公式3:(50000-5000-7160)÷(1-35%)=58215.385。
(3)稅前工資:根據(jù)公式4,58215.385+5000=63215.385元。注:暫不含三險一金個人承擔部分、五項扣除。
(4)計算年薪=月薪*12個月=75.86萬。
4、數(shù)據(jù)驗證
我們在按照正算法驗證下是否正確:
(1)確定個稅,結(jié)合公式1:(63215.385-5000)*35%-7160=13215.385元。
(2)確定稅后工資,結(jié)合公式5:63215.385-13215.385=50000元。結(jié)論正確。
5、其他按稅后工資推算稅前工資查詢表
其他案例查詢
您學會了嗎?如果覺得對您有用,請關(guān)注、評論、支持,后續(xù)還有更多更新。
拓展知識: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71445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