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貸計算器(貸款計算器住房公積金)
前沿拓展:
住房公積金貸計算器
“個人月繳存額”就是個人繳納的公積金,不是單位和個人的總和。
個人月繳存額=繳存基數×繳存比例(元以下四舍五入)
單位月繳存額=繳存基數×繳存比例(元以下四舍五入)
合計月繳存額=個人月繳存額+單位月繳存額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
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單位為職工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的月繳存額為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乘以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滄州
記者從滄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獲悉,近日,滄州市印發了《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滄州市公積金政策進行調整。
此次調整后,公積金繳存職工購房使用公積金貸款,首付最低比例由30%降低至20%,最高貸款額度由60萬元提高到80萬元。未婚子女購買首套住房,其父母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給予支持。
根據《通知》,為緩解職工購房資金壓力,減輕住房貸款利息支出負擔,滄州市提高了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保底額度。在具備還款能力的條件下,單方正常繳存家庭最高、保底貸款額度由原來的40萬元、20萬元,分別提高到60萬元、30萬元;雙方正常繳存家庭最高、保底額度由原來的60萬元、30萬元,分別提高到80萬、40萬元。個人自愿繳存人員的保底貸款額度仍按原政策執行。
此次調整,還將第一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將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60%降至30%,緩解了過高的首付比例對職工自籌購房款的壓力。
《通知》還將公積金貸款還款能力計算系數由月收入的50%提高至60%,提高了職工的可貸額度。以月收入6000元的職工家庭為例,貸款30年,系數為50%時最多可貸68萬元,系數提高到60%時則能貸到最高額度80萬元。
此外,《通知》還允許父母提取自己賬戶的住房公積金支持未婚子女新購首套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群眾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綠色建筑且為超低能耗建筑的自住住房,在不超過家庭還款能力的條件下,貸款額度在可貸額度基礎上可上浮20%,最高貸款額度可達到96萬元。
唐山
為落實“房住不炒”**,近日唐山市結合本地實際,對部分房地產調控政策進行梳理清理和優化調整,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取消商品住房限購限售
為滿足居民家庭合理購房需求,唐山市取消了路南區、路北區、高新區范圍內的商品住房限購、限售政策。
調整購房商業貸款政策
為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對購房商業貸款政策進行了調整。將全市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25%,二套房貸利率降至5.05%,減輕居民購房還貸壓力。
將路南區、路北區、高新區降至與其他縣(市、區)相同,首套房首付比例為20%,二套房首付比例為30%。
對全市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不再考慮沒有貸款的住房套數,已有兩套住房正在貸款,第三次購房貸款時,方不予發放。
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
唐山市公積金貸款政策已經調整。全市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80萬元,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的新建被動式超低能耗住宅,貸款額度上浮至96萬元,鳳凰英才人員最高貸款額度為100萬元,自貿區曹妃甸片區引進的高端創新人才貸款額度為120萬元。全市公積金貸款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
對“鳳凰英才”購房予以補貼
唐山市對“鳳凰英才”人員實行購房補貼政策,**引進的全日制博士,在唐山落戶的,享受一次性購房補貼30萬元;**引進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唐山落戶的,享受一次性購房補貼10萬元。
綜合:滄州晚報、唐山晚報
來源: 長城新媒體
拓展知識:
住房公積金貸計算器
公積金貸款計算器是使用公積金貸款后計算每月需還金額的工具。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等額本息還款需要每月固定金額還款,等額遞增或等額遞減還款方式等同于等額本息,等額本金還款是將本金分攤到每月同時付清上一交易日至本次還款日之間的利息。
五年以上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4.50%,月利率為4.50%/12,五年及以下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為年利率4.0%,
住房公積金貸計算器
公積金貸款有幾種常見計算方式:
本金還款
等額本金是指一種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把貸款數總額等分,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本金和剩余貸款在該月所產生的利息,這樣由于每月的還款本金額固定,而利息越來越少,貸款人起初還款壓力較大,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每月還款數也越來越少。
等額本金貸款計算公式:
每月還款金額 = (貸款本金 / 還款月數)+(本金 — 已歸還本金累計額)×每月利率
本息還款
等額本息是指一種購房貸款的還款方式,是在還款期內,每月償還同等數額的貸款(包括本金和利息)。
每月還款額計算公式如下:
[貸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還款月數]÷[(1+月利率)^還款月數-1]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73045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