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寶路服裝市場(雅秀服裝市場電話)
前沿拓展:
雅寶路服裝市場
兩個都是,都做批發,現在市場擴大了,相隔不遠連成一片了。市場街在最南面,市場街北面叫雅寶里,統統叫雅寶路。 只是原來的市場**造成的
1987年的北京崇文區磁器口大街農貿北市場,因為靠近天壇北門,非常熱鬧,來此買菜,上下班經過市場的,熙熙往往。附近周圍方圓十幾里地的都來這邊買菜。市場的各種吆喝聲夾雜著行人的腳步,女士的高跟鞋,木鞋底噠噠噠的腳步聲,騎自行車的鏈子吱扭吱扭響,三輪車拉著貨物咯吱咯吱響的聲音。
市場每天中午會有一輛送包子的三輪車由南到北來回吆喝經過,是附近工廠食堂的,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哥,胖乎乎的,一點不像北京人,穿著白大褂,白菜豬肉,那個香,一口一流油,2大籮筐,一會兒就賣完,最受歡迎的全市場最愛。
市場里每年有幾個定期賣大煙葉子的,河北唐山玉田縣的農民,和我最熟悉的叫小田,年齡相仿,一口說話拐彎像唱歌一般口音,一身綠帽子,軍大衣,那個年代的流行。
1987年代,市場流行糧票換東西,比較典型的換家用的各種鍋碗瓢盆,來自湖北孝感的大毛2毛弟兄倆個,帶過來的這種新鮮事。每天忙的不可開交,還有一對夫妻是他們老鄉,不記得名字了,后來經商去了東北的綏芬河做**的邊貿生意,我在雅寶路銷售服裝,他夫妻拿了我們幾千塊錢的貨物就消失了,2年后在雅寶路逮住他老婆,**活不讓她離開我攤位,才給了我的欠款。
2毛弟兄個子不高,一米五左右,弟弟比哥哥稍高一點。哥哥精明,弟弟老實和我比較合得來,極其繞口的湖北口音。至今很是想念他們。
市場里有一家國營水果攤,在我的煎餅攤位對面,挨著山東大煎餅老胡家,大概有三個柜臺和一間屋子,屋子里儲存水果,外面的柜臺上擺放各種水果,四個營業員,主管是80歲的大爺,一米八的個子,腰彎彎的,臉上明顯的老年斑,但很健康,思路清晰。副經理是一位60歲左右的大姐,滿臉皺紋,大嘴,方臉盤子黑黑的,一天很少帶有笑模樣,講話比較刻薄。
這個墻垛是原先沒有的
紅橋副食店
拓展知識:
雅寶路服裝市場
北京的雅寶路市場是**服裝界的老字號商業區,“雅寶路服裝市場〃作為一條20世紀80年代就興起的服裝專營街,背靠雅寶路使館區的良好地理位置、現代化的管理和運營模式使其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面向東歐的貿易市場,一個聯結**供應商和世界上的貿易團體、采購商、貿易服務機構、以及生產商的溝通平臺。每年的貿易額約在20億美元。據一些老雅寶路市場的商戶介紹,在市場鼎盛時期,這條街的攤位多達1400余個,每天至少吸引著數千位大宗外貿商人的光顧。
在今年年初,這種先進的國際貿易模式被借鑒,廣州黃和置業有限公司在精心策劃了一年之后,終于在廣州打造了**服裝的又一個雅寶路式的國際商貿中心―――廣州黃和雅寶路服裝城。
一句話總結:這就是個搞對外批發服裝的地方……..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1648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