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未來線路圖(廣州地鐵未來線路圖最新)
前沿拓展:
廣州地鐵未來線路圖
廣州地鐵八號線大致呈東西走向,西起于海珠區工業大道北鳳凰新村站,經昌崗站,東止于海珠區新港東路萬勝圍站。 八號線二期將開通文化公園站、同福西站。 八號線會成為一條L形的放射線,三期從北部的白云湖站,經黃金圍站、亭崗村站、石井站、平沙村站、聚龍站、同德圍站、鵝掌坦站、西村站、彩虹橋站、陳家祠站、華林寺站到文化公園站接現有八號線。南部到萬勝圍后,經新洲、長洲,到達終點化龍。 車站依次是: 一期:鳳凰新村→沙園→寶崗大道→昌崗→曉港→中大→鷺江→客村→赤崗→磨碟沙,新港東→琶洲→萬勝圍 二期:鳳凰新村→同福西→文化公園 三期(環線):文化公園→華林寺→陳家祠→流花公園→流華路→廣州火車站,桂花崗→廣園新村→景泰坑→云臺花園→西坑→沙河→廣州東站→龍口西→華師→上社→天河公園→員村→琶洲(同時,琶洲到萬勝圍拆解后,歸13號線濱江線。)
廣州地鐵小故事(L1):廣州地鐵1號線,是廣州第一條地鐵線路,在1997年6月28日一期工程觀光試運營,西朗站至黃沙站;1999年2月16日開通二期工程運營,黃沙站至廣州東站;于1999年6月28日正式運營,西朗站至廣州東站,標志色為**。(注意:2018年年底西朗將易名成西塱)
1號線最初的樣貌并不像現在裝有屏蔽門,如圖便是公園前站安裝屏蔽門前的樣貌。所以在沒有屏蔽門的當時,總會時不時出現有人墮落軌道而逼停列車運營的狀況,人們的隨身物品一不小心也會掉進軌道,想撿也撿不回來,只能報告站廳,待停運之后再代為拾取。
當時,每逢列車在進站前,你都會聽到巨大的鳴笛聲,嗚————,持續7-8秒,如果是站在車尾位置候車的話,那耳朵可以不要了。
因為當時沒有屏蔽門,所以在站臺邊緣有一條很粗的**安全線,上面寫著“請勿超越**安全線”,當時小編我還小,總是在車沒來的時候,站到黃線以外,看著列車的燈光一出現,立刻往后縮,幸好,那時家人看得比較牢,沒出事,現在想想也害怕。
當時,站牌不是現在白底黃邊,而是白底褐色邊,而且角度稍微向下傾斜,方便乘客抬頭看的時候不會反光太嚴重,視線與字恰好可以90度,怎么現在就變得不人性化呢?
看到圖上的大鐘了嗎?小編覺得那個鐘安裝在地鐵上很人性化,且個人感覺有古典風格,雙面都有時針,鐘面也很大,站很遠也能看到,除非散光加近視了。
最近,不知不覺中,地鐵上的站廳和站臺不見了大鐘,換成了這種電子鐘,個人感覺不好,小小的數字很容易看不清楚,雖然加上了日期,也覺得沒有大鐘看得便利。
自從2號線開通后,2號線作為廣州第一條裝有屏蔽門的地鐵線,1號線安裝屏蔽門也提上了議程,如圖是安裝屏蔽門期間,站牌被全部拆除的照片,車到哪個站全靠聽力。
這些閘機,,最左邊是最新的,可以掃二維碼入閘,而最右邊是最老的,嘀了卡要推開桿子進站或出站,持有大件行李就不是很方便了。對了,在羊城通還沒面世前,地鐵公司有自己的車卡,一開始是插卡式過閘,之后再引進這種IC卡過閘。
右邊是第二代的閘機,1號線和2號線都有。
特別說一下,這里是1號線的體育西路站,原來是以天藍色為主題色,2011年前,1號線的車站都是一站一個主題顏色,裝修風格也各不同,長壽路棕**、陳家祠深綠色等等。2011年提出統一化翻新的時候,1號線將被統一涂成灰色的裝修風格。
當時市16中一名學生阿華,在網上發表了一篇反對一號線車站翻新的博文,同時在東山口、珠江新城、農講所地鐵站舉起反對牌,尋求乘客簽名。短短3天,阿華舉牌的照片和博文在網上被轉載上萬次,行動受到不少網友的支持。現在農講所地鐵站好像就是以前的深紅色風格,不知是不是太久沒去了。
下一期將會說說地鐵2號線的小故事。如果你喜歡請點個贊、轉發和關注我。往期還有很多廣州的小故事,點擊上方頭像進入個人主頁即可。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2048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