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在哪里(**五臺山在哪里)
前沿拓展:
五臺山在哪里
五臺山(xiǎo wǔ tái shān ),河北省蔚縣與涿鹿縣交界處小五臺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脈之上的最高峰。小五臺山有5處制高點,分別為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處臺頂的海拔高度均超過2500米,其中以海拔2882米的東臺最為著名。
我們都知道,山西的五臺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歷史悠久,是當地著名的旅游景點。不過全國的五臺山并非只有山西才有。在山西的鄰居陜西省,也有五臺山,還不止一座,同樣也是旅游景點。
在西**邊的長安區,有一座南五臺山,位于秦嶺北麓,海拔1688米,是秦嶺終南山的一部分。南五臺山也是一處佛教圣地,因為山上有清涼、文殊、舍身、靈應、觀音五座山峰而得名。之所以得名南五臺山,是因為與之對應的北邊還有一座五臺山,也在陜西。
陜西的另外一座五臺山,位于銅川的耀州區,早在北宋時期,就因山有五峰,頂平如臺而被稱為五臺山。不過這座五臺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藥王山。因為唐代醫學家孫思邈長期隱居于此,孫思邈又被稱為藥王而得名。
回到南五臺山,現在是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南五臺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同時也是佛教圣地。
山上原有寺廟數百座,歷經戰亂,大都荒廢,有觀音寺、五佛殿、圓光寺、西林寺、圣壽寺塔等。圣壽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層,高23米。據傳,大雁塔曾仿此塔而建,為西安現存最早的佛塔。
既然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南五臺山的生態環境自然是無可挑剔的。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
圣壽寺建造于隋代仁壽年間(601~604),據說隋煬帝的母親曾在圣壽寺修行。這一座1400多年的古老佛剎,歷盡滄桑,但經多次重修,至今仍有一定規模。現存的圣壽寺,占地約9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向東,走勢狹長,為清代修葺的建筑。
雖然沒有山西的五臺山那么高的知名度,但陜西的南五臺山也有其獨特的優勢。距離西安比較近,生態環境優美,適合大城市的里游客周末出行。
拓展知識:
五臺山在哪里
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
五臺山,世界文化遺產,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
五臺山屬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臺縣、繁峙縣、代縣、原平市、定襄縣,周五百余里。介于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組成。其中五座高峰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見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03148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