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是按月算還是按年算(個人所得稅是按年計算還是按月)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是按月算還是按年算
根據《中華****個人所得稅法》,我國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分類所得,按月或者按次繳納。所以:
1、取得工資薪金是按月繳納個稅。
2、勞務報酬等其哪繼針重他類型收入,是按次繳納。
3、策云維曾香速久磁及我國沒有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制度,不承認年薪制。
《中華****個人所得稅法》第十四條規定:
(一)勞務屬驗獲望部技宜義百布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屬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該項收入為一次;屬于同一項目連續性收入的,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二)財產租賃所得,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息、紅利時取得的收入為一次。
(四)偶然所得,以每次取器蒸沿菜重希始的得該項收入為一次。
擴擔展資料:
國內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個人所得包括:
《中章抗華****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直液右這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下列所得,不論支付地點是否在**境內起顯段似屬造技段,均為來源于**境內的所得:
(話面景自筆爭評陸本穿難一)因任職、受雇、履約等在群趙直聲新本非八專**境內提供勞務取得的所得細希國黑執決次秋列;
(二)將財產出租給承租人在**境內使用而取顯得的所得;
(三)許可各種特許權在**境內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四)轉讓**境內的不動產等財產或者在**境內飛發亞久織易事原顯轉讓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
(五)從**境內企業、事業單位、其他組織以思類拉事跳利功困散及居民個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參考資料來源:中華人民********——中華人民**國務院令
每個人都知道有稅前工資和稅后工資,那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呢,以以下為例,看看你到手的工資是怎么來的,企業HR有沒有少給你計算工資
稅前工資:通俗講就是沒拋出社保公積金考勤個稅等各種扣款的工資
應發工資:稅前工資-考勤扣款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社保公積金-個人所得稅
社保公積金:就是五險一金,需要跟您的稅前工資基數一致,比如工資1萬,那社保公積金都需要按照1萬的基數來繳納
納稅基數:稅前工資-社保公積金-專項附加扣除-個稅起征點-其余扣款(出勤等)
專項附加扣除:國家為了減免大家的個稅負擔,2019年新增了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房租,貸款,子女,贍養老人,繼續教育,大病醫療
個人所得稅算法,2019年之前,個稅起征點是5000,達到五千的納稅基數就開始按月交稅,個稅金額每月也都是一致的,但2019年新的個人所得稅出臺,需要每個月的收入,每個月的扣除累計計算,也就是累計預扣預繳
例子:小明稅前工資10000元,社保公積金扣款2000,全勤,專項附加扣除有一項房子貸款,其余無,小明每個月實發到手多少錢,怎么來算?
首先專項附加扣除房子貸款,減免1000元,社保公積金扣款2000,個稅起征點5000,無考勤扣款,無其他加減項,故他的實發工資是
納稅基數10000-2000-1000-5000=2000元 2000符合納稅稅率3%
個人所得稅款2000*3%=60元
實發工資10000-2000-60=7940元
第二個月的個人所得稅稅款就是
兩個月稅前工資-兩個月社保公積金扣款-兩個月專項附加扣除-兩個月個稅起征點-第一個月個人所得稅
10000*2-2000*2-1000*2-5000*2=4000
4000*3%-60=60
以上是工資和個稅的大致算法,在計算中還會有其他的加減項,但是都大同小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稅務電話12366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2550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