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有產權房申請條件(北京共有產權房 申請)
前沿拓展:
北京共有產權房申請條件
共有產權房申請家庭應符合北京市住房限購條件且家庭成員名下均無住房,一個家庭只能購買一套共有產權住房。單身家庭購房的,申購人年齡需高于30歲。其余參照各個區的不同要求,如通州區共有產權房要求非京籍人士需連續在通州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36個月(含)以上,京籍人士需連續繳納12個月以上
各位粉絲:
老舊小區改造是社會尤其是居住在老小區居民非常關心的,近幾年北京的老舊小區改造力度非常大,越來越多的居民因此受益,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也在逐步完善。
我們每次推送老舊小區改造的文章時,都會有居民留言,建議對于一些已經很老的小區,如今再加固改造,還不如拆除重建。
近日,市**辦公廳發布《北京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革方案》,其中創新性提出以改建方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機制。部分年代較早的老舊小區可以納入改建范圍,拆除老樓改建新樓,適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而且還可以適當增加建筑面積,用于補充配套或建設保租房、共有產權房等。
1、
《方案》中大家最關注的可能就是創新以改建方式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政策機制。
根據《方案》,可將老舊小區中危舊樓房集中連片、危舊樓房與平房交織,以及部分建設年代較早、建設標準不高,雖可通過加固方式改造但居民改建意愿強烈的項目納入改建范圍,實施改建帶改造、解危帶改造。
這句話劃定了老舊小區可以拆除改建的范圍,下面就來解讀一下。
首先是小區的危舊樓房比較多的情況。其實,危舊樓房改建的試點北京從2020年就已經開始,2020年底,第一個危舊樓改建試點項目建外街道光華里5、6號樓開始拆除。
所以,如果一個老舊小里這樣影響居住安全的危舊樓比較多,是可以納入改建的。
另外一點,就是《方案》中提出,部分建設年代較早、建設標準不高,雖可通過加固方式改造但居民改建意愿強烈的項目,這是首次提出納入改建范圍。
從這些條件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老舊小區都可以納入改建范圍的,既然是年代較久、建設標準不高,那么比如上世紀90年代建設的是沒法納入改建的,像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是五十年代建設的部分老樓,本身已經有五六十年歷史了,當時的建設標準又不高,如果居民意愿強烈,是可以納入改建的。
因此總體上看,老舊小區改建并不會是大規模、“一窩蜂”上的,大部分老舊小區還是會進行加固、節能等改造,只有一小部分會拆除改建。
2、
老舊小區改建和加固有什么區別呢?居民的居住條件會得到哪些改善?
當然不一樣,加固改造是在原來老樓的基礎上,進行抗震加固以及節能改造。而改建是直接拆除老樓,按照如今的建設標準,建設的一棟棟新樓,原先老樓的建筑安全、不保溫等問題徹底解決了。
另外,改建還能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些老樓,每戶沒有廚房,有的還是公用廁所。
《方案》提出,改建項目應當不增加戶數,可以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適度改善居住條件。
比如光華里5、6號樓,每戶居民的住宅面積就增加了10%,解決了**的衛生間和廚房的問題。
但改建肯定要比加固的投入要高很多,那么改造需要的錢誰來出?
《方案》中提出,建立居民出資、**支持、產權單位履責、社會資本參與的資金共擔模式。
也就是說,改建的費用,居民出一部分,**支持一部分(會比加固改造支持的更多),產權單位(如果有)掏一部分,還可以引入社會資本負擔一部分。
這和之前北京危舊樓改建試點的方式是一樣的,還是拿光華里5、6號樓為例,資金方面就是**支持補貼,居民再掏一點,其他的業主單位,社會資本也可以引入,每戶居民大概掏了12萬。
3、
此外,這個《方案》里還有著對共有產權房申購家庭來說的好消息!
我們一直在說,北京已經一年多沒有供應新的共有產權房地塊了,可以申購的共有產權房項目快“斷頓”。申購家庭一直都在期盼著能有更多的共有產權房供應。
《方案》中提出,老舊小區的改建可以在符合規劃、滿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適當增加建筑面積,由區**統籌用于補充社區配套短板或建設保租房、公租房、共有產權房。
這是一個很令人振奮的消息,比如一些老舊小區的樓棟,原先是五層,拆除改建后如果符合規劃增加到六層,那么就能多出一些房源,用作租賃住房或共有產權房。
要知道,很多老舊小區都位于中心城區內,區位都非常好,交通便利,各項配套設施完善,這樣的房源肯定是非常珍貴的好房源。
當然,老舊小區改建的項目不會鋪天蓋地,而且也不是所有改建都能符合規劃增加面積,另外增加的面積也比較有限、房源自然也比較有限。但多少能帶給保障房申請家庭一些希望。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2950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