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關于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公式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2019個人所得稅的知識,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2019年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工資范圍在1-5000元之間的,包括5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0%。
2、工資范圍在5000-8000元之間的,包括8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
3、工資范圍在8000-17000元之間的,包括17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10%。
4、工資范圍在17000-30000元之間的,包括3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5、工資范圍在30000-40000元之間的,包括4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5%。
6、工資范圍在40000-60000元之間的,包括60000元,適用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0%。
1、所有個人所得稅遵循當月發放,當月計稅的規范,以實際納稅時間確定個人所得稅所屬月份。
2、凡當月未納稅的,不可以補納稅,應合并入發放月工資共同納稅。
3、不同公司收入的納稅:根據國家的規定,員工在兩個公司任職受雇,分別取得工資、薪金收入的,由兩個公司分別按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
4、員工個人需要選擇一個任職公司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自行申報,對于差額要補繳稅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2019年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表按月的
1、一、居民個人工資、薪金所得預扣預繳適用個人所得稅預扣率表
2、注意稅率表里有一欄“速算扣除數”。速算扣除數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據。
3、個人所得稅采用速算扣除數法計算超額累進稅率的所得稅時的計稅公式是:
4、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5、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6、依照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按月換算后計算繳納稅款,并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先行依照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繳納稅款。
7、**和**下發通知對先行實施5000元“起征點”進行了具體規定。對納稅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并按照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
8、對納稅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按照稅法修改前規定執行。
9、參考資料:國家**官網-關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國家**公告2018年第56號
2019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在2018年8月31日推出了個人所得稅新政策,首先起征點提高到了5000元,另外還增加了專享附加扣除,在2018年10月1日開始執行,對我們上班族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每個月可以少交一點個人所得稅了,下面來看看2019年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1、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綜合所得適用(速算扣除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收入-起征點數(5000元)-專享扣除數額
計算結果若低于3000元,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0.
計算結果在3000-12000元之間,那么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
計算結果在12000-25000元之間,那么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1410;
計算結果在25000-35000元之間,那么稅率為25%,速算扣除數為2660;
計算結果在35000-55000元之間,那么稅率為30%,速算扣除數為4410元;
計算記過在55000-80000元之間,那么稅率為35%,速算扣除數為7160元;
計算記過如果超出了80000元,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5160元。
2、個人所得稅率表二,綜合所得適用
此次是以年為單位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如果沒有超過36000元,對應的稅率3%;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6000-144000元之間,對應的稅率為1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144000-300000元之間的,對應的稅率為2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00000-420000元之間的,對應的稅率為2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420000-660000元之間的,對應的稅率為30%;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660000-960000元之間的,對應的稅率為35%;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在960000元以上的,對應的稅率為45%。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稅率%(稅率是分等級的)-速算扣除數
比如一個人工作一個月獲得的薪資是12000元,每個月五險一金扣除2000元,那么每月應納稅所得額就是12000-2000-5000=5000元,對應的稅率為10%,減去速算扣除數210元。
個人所得稅5000*10%-210=290元,一個月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290元,新政策下來后,個人所得稅繳納減少了很多。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什么
1、(一)綜合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x稅率-速算扣除數=(綜合收入-五險-6萬元一金-專項附加扣除)
2、當月應交個人所得稅=(累計收入-累計五險一金-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附加扣除)x預扣稅率-速算扣除數-累計已繳納稅額
3、其中:累計減除費用=員工當年在職月數 x 5000(年度為6萬元)
4、(二)經營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x稅率
5、(三)財產租賃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x 20%。
6、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7、(五)財產轉讓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 x 20%。
8、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9、(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應交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x 20%。
10、注: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11、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12、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2019年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如何計算的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假設該員工有子女教育每月扣除 1000元;首套住房貸款利息支出每月 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獨生子女,贍養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 2000元。五險一金每月繳納 3000元。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每月 200元。
應納稅所得額=15000-5000(累計減除費用)-3000(累計專項扣除)-4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2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
應納稅所得額=60000(累計收入)-10000(累計減除費用)-6000(累計專項扣除)-8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4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
應納稅額=35600*3%=1068-84(已預繳預扣稅額)=984元
應納稅所得額=75000(累計收入)-15000(累計基本減除費用)-9000(累計專項扣除)-12000(累計專項附加扣除)-600(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8400元
應納稅額=38400*10%-2520-1068(已預繳預扣稅額)=252元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個人所得稅
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公式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2019個人所得稅、2019年個稅稅率表及個稅計算公式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哦。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121458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