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怎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怎么計算)
前沿拓展: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怎么算
一、正里導兵樹慢效書媽實主弦面回答:
1、年度匯算應退或應補稅額=[(綜合所得收入額-60000元-“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子女教育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領季益其他扣除-捐贈)×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年度已預繳稅額。
2、計算結果大于0,稅務局會退稅,計算結果小于0,需要補稅給稅務局。
3、綜合所得收入額=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
擴展內容:
二、個人所得稅退稅需要滿足皇分道過頭結的條件如下:
1.上年度綜合所得全年收入來自額不足6萬,但平時米大容味片傷象預繳個人所得稅的。
2上年度符合享受條件的專項附加扣除,但預繳稅款時沒有扣除的。
3.因年擔中就業、退職或部分月份沒有收入等原因,導致前后稅收優惠政策不一致。
4.沒有任何受雇單位,僅取得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需要通過匯算清繳辦理各項稅前扣除。
5.年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于伯計游該徑靜綜合所得適用稅率的。
6.預繳稅款時,為享受或未足額胞享受稅收優惠的。
7.有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捐贈支出,但預繳稅款辦未運模鄉車超時未辦理扣除等情形。
三、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一條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預扣預繳稅款;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應當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內辦理匯算清繳。預扣預繳辦法由國務院稅務主著管部門制定。
居民個人向扣繳義務人提供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繳義務人按茶士局波止計幾爭西月預扣預繳稅款時應當按照規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絕。
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有扣繳義務人的,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稅款,不辦理匯算清繳。
《個人所得稅法》第十二條規定,納稅人取得經營所得,按年計算個人所得稅,由納稅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終了后十五跳國支減投罪吸生日內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害火讀可雜貨擴客,并預繳稅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辦理匯算清繳。
綜合所得(適用3%至45%超額七級累進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年度收入額-60000-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年表換算為月計算應納稅額
經營所得(適用5%至35%超額五級累進稅率)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扣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
利息、股息、紅利、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比例稅率20%)【提示】自2001年1月1日起,對個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減按10%稅率征稅個人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費用扣除金額-減免稅收入因為項目不同,費用扣除金額不同,需要按不同的應稅項目分項計算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稿酬折上折56%)應納稅所得額=年收入額-費用60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年收入額=工資、薪金所得(據實扣除)+勞務報酬所得 x(1-20%)+稿酬所得 x(1-20%)x70%+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x(1-20%)
專項扣除(社保+住房公積金)
專項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
子女教育:滿3歲學前教育+學歷教育,每個子女1000元/月【提示】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一個納稅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繼續教育:學歷教育,400元/月x48個月;個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學歷繼續教育,父母可選擇一方扣除;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取得證書的當年,按3600元/年
大病醫療:15000以下個人負擔,限額80000元/年,可由本人或配偶扣除,子女由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貸款:本人或配偶+首套住房貸款利息,1000元/月最長20年,可選擇夫妻一方或各50%扣除住房租金: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1500元/月,其他城市人口100萬以上,1100元/月,人口100萬以下,800元/月
贍養老人:以家庭為單位,2000元/月
其他扣除: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購買符合國家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支出
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費用800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 x(1-20%)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轉讓財產收入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x20%
利息、股息、紅利和偶然所得應納稅所得額=每次收入額x20%
其他費用扣除標準通過境內非營利的社會團體、國家機構個人捐贈的扣除規定限額扣除:公益性捐贈30%全額扣除:捐贈給紅十字事業、農村義務教育、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非營利性老年服務機構、符合條件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教育事業【記憶:老少爺們搞學習干公益】
其他扣除規定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限額扣除2400元/年(200元/月)
應納稅額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額=(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費用60000-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綜合所得預扣預繳稅款的計算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x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6萬=5000元/月)-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其他扣除
2020年7月1日起,對一個納稅年度內首次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居民個人,扣繳義務人在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月份數計算累計減除費用
勞務報酬所得(**預扣預繳適用)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800)x20%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x(1-20%)x預扣率-速算扣除數
稿酬所得(折上折56%)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800)x70%x20%(預扣率)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x(1-20%)x70%x20%(預扣率)
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800)x20%(預扣率)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應預扣預繳稅額=收入額x(1-20%)x20%(預扣率)
自2020年7月1日起,正在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學生因實習取得勞務報酬所得,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時,可按累計預扣法計算并預扣預繳稅款
經營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額=(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其他支出及以前年度虧損)x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x20%
財產租賃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修繕費用限額800-800)x20%
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應納稅額=(收入額-財產租賃過程中繳納的稅費-修繕費用限額800)x(1-20%)x20%
個人取得房屋轉租的收入(財產租賃所得)取得轉租收入的個人向房屋出租方支付的租金,憑房屋租賃合同和合法支付憑據,允許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從計算轉租所得時予以扣除
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收入總額-財產原值-合理費用)x20%
個人轉讓房屋的個人所得稅應稅收入不含增值稅,其取得房屋時所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增值稅計入財產原值,計算轉讓所得時可扣除的稅費不包括本次轉讓繳納的增值稅
受贈人轉讓受贈房屋的,以其轉讓受贈房屋的收入減除原捐贈人取得該房屋的實際購置成本以及贈與和轉讓過程中受贈人支付的相關稅費后的余額,為受贈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依法計征個人所得額
偶然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每次收入額x20%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2850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