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契稅怎么算的(二套房契稅怎么算的呀)
前沿拓展:
二套房契稅怎么算的
契稅是依據住房評估價格為基數,按買入住房套數,住房性質,住房面積等來計算契稅。
規定家庭70年土地使用權商品房買入前提:二套房買入90平米以下契稅1.5%,90平米以上契稅2%,
如是40年,或50年土地使用權商住房,或商業房買入,你不管買入套數和面積,都是3%全額契稅。
契稅是指房屋所有權發生變更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房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稅收。它是對房地產產權變動征收的一種專門稅種。
1.征收范圍及納稅人。主要是對個人和私營單位購買、承典、承受贈與或交換的房屋征收契稅。
2.稅率。1997年4月23日,我國頒布了新的《契稅暫行條例》,規定契稅稅率為3%~5%。具體契稅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在稅率范圍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國家**發出通知,從1999年8月1日起,個人購買自用普通住宅,契稅暫時減半征收。
享受契稅下調的普通住房應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
1、住宅小區建筑容積率在1.0以上
2、單套建筑面積不足144平方米或套內面積120平方米以下
3、實際成交價低于同級別土地上商品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1.2倍以下
契稅征收標準
90平米以下的是一個征收標準,90-144平米之間的是一個標準,144平米以上的是一個標準。
二套房、三套房不享受契稅優惠政策。一般實行的是首套住房契稅的兩倍,即3-4%。
注:家庭唯一住房并不一定是首套房,比如買了套房子又賣了,再購買住房就算二套房。但是名下確實只有一套房子,所以可以申請家庭唯一住房。
契稅稅率實行3% ~5%的調整幅度。實行幅度稅率是考慮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各地經濟差別較大的實際情況。因此,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在3%~5%的幅度稅率規定范圍內,按照該地區的實際情況決定。
房屋契稅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計稅依據×稅率
2010年10月1日起個人購買首套普通住宅契稅減半征收。
契稅稅率的規定是3%-5%,一般取3%為了支持房地產業,**對一般商品房減半收稅。
對商業用房,別墅和單價超過9324元/平米的房子收3%。
2008年11月1日起,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
地方**可制定鼓勵住房消費的收費減免政策。
產契稅是指由于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房屋買賣、交換或贈與等發生房地產權屬轉移時向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種稅賦。
契稅的計稅依據有4種
1.契稅按成交價格計算。成交價格經雙方敲定,形成合同,稅務機關以此為據,直接計稅。這種定價方式,主要適用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
契稅根據市場價格計算。土地、房屋價格,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后,奧運村地價立即飆升。該地段土地使用權贈送、房屋贈送時,定價依據只能是市場價格,而不是土地或房屋原值。
契稅依據土地、房屋交換差價定稅。隨著二手房市場興起,房屋交換走入百姓生活。倘若A房價格30萬元,B房價格40萬元,A、B兩房交換,契稅的計算,自然是兩房差額,即10萬元。同理,土地使用權交換,也要依據差額。等額交換時,差額為零,意味著,交換雙方均免繳契稅。
契稅按照土地收益定價。這種情形不常遇到。假設2000年,國家以劃撥方式,把甲單位土地使用權給了乙單位,3年后,經許可,乙單位把該土地轉讓。那么,乙就要補交契稅,納稅依據就是土地收益,即乙單位出讓土地使用的所得。
土地契稅計算方法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以成交價格為計稅依據。
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征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交換價格相等時,免征契稅;交換價格不等時,由多交付貨幣、實物、無形資產或者其他經濟利益的一方交納契稅。
房屋附屬設施征收契稅的依據
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房屋附屬設施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的,應按合同規定的總價款計征契稅。
承受的房屋附屬設施權屬如為單獨計價的,按照當土確定的適用稅率征收契稅;如與房屋統一計價的,適用與房屋相同的契稅稅率。
據了解,按現行政策規定,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個人,暫按1%稅率征收契稅。而如果非首次購房,則均要多繳0.5%的契稅。由于此前財稅部門一直沒有明確首次購房的概念,一些城市在執行這一政策時,往往將一方已有房產后再聯名首次購房人買房的情況視作首次購房,放寬了這一政策的范圍。不過,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的聯名購房情況并不多見,所以該政策的影響并不大。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201513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