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怎么做的
很多朋友對于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怎么做的和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會計分錄怎么做的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企業承擔個稅、承擔個人社保費的賬務處理
社保費用一部分是個人繳納,一部分企業繳納。而個稅完全由個人繳納。這是每一個會計都熟知的事情。但實務中,企業幫個人承擔個人社保部分,企業承擔個稅是經常會出現的事情。這種看似非常規的**作,導致會計處理起來十分麻煩。因為賬務相對復雜易錯,也導致了大部分會計在處理企業承擔社保、企業承擔個稅時,其賬務是錯誤的。常見錯誤分錄如下:
一、企業承擔社保及個稅的常見錯誤分錄
例:小劉為甲公司會計,月工資1萬,與企業約定是稅后工資額,且由企業承擔個人社保部分,個人社保費應交金額假定為500元。 小劉講甲公司對自己發放工資的分錄如下:
1、計提
借:管理費用 11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10000
其他應付款-社保費 1500(企業1000+個人500)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管理費用 290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290
或
借:營業外支出-代繳個稅 290
貸: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 290
附:當前的個稅計稅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額)-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10000-5000)-0(沒有三險一金可扣除)-0(假定沒有其他扣除)=5000
適用稅率=1萬×12-6萬-其他專項扣除≈6萬 適用第二檔稅率。
個稅預預扣額=(5000×12-10%-2520)÷12=290元
以上錯誤分錄的幾個問題
1、已經漏交個稅,被查后需要補交并面臨罰款。上面案例中,劉某的真實收入應當是10000+500+290元。其中,10000元工資與290元的代繳個稅應當合并計算個稅。500元的社保費用雖然屬于免個稅范圍,但并非劉某個人繳納,有可能不會被認定免稅。
2、公司的實際支出,不能稅前抵扣。幫助劉某墊付的500元社保費用,屬于劉某個人給付,企業不能稅前扣除。應當劉某承擔的個稅,企業不得稅前扣除,因為沒有可供企業使用的扣除憑證。
二、正確的處理方式。
1、企業承擔社保費的賬務處理(接上案例)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11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500
其他應付款-社保費(企業承擔部分)1000
發放時(暫不考慮個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5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其他應付款-社保費(個人)500
說明:由企業代替個人繳納的社保費用,其本質可以視為企業發放給職工工資的一部分,職工在用此部分支付社保費。由于社保費是免個稅項目,所以增加這部分工資收入,并不會增加職工的個稅負擔。
2、企業承擔雇員個稅的會計分錄
企業幫助雇員承擔個稅,其本質與代付社保費一樣。也是雇員實際上多拿到了錢,企業多支付了工資。根據到手工資計算公式:
到手工資=工資實際支付額-應交個人所得稅
=工資實際支付額-工資實際支付額×(1-扣除率)×個稅適用率-速算扣除數
由于 企業承擔個稅一般會出現在**身上,為了能夠更貼近粉絲們實際賬務的需求。這次企業承擔個稅,我們就采用勞務報酬的預扣稅率來計算。
現在我們已知了到手工資,我們反推“工資實際支付額”即可。接上案例(假定劉某為**且不必繳納社保),我們假設實際支付額為A,帶入公式中,應為:
10000=A-(A ×(1-20%)×10%-210)
20% 為收入的費用扣除率
10% 為適用的稅率
計算后 A= 10,641.30
所以,企業承擔個稅后正確分錄應當為
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10,641.30
貸:應付職工薪酬—**費 10,641.30
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費10,641.30
貸:銀行存款 10000
應交稅費-代繳代扣個人所得稅 641.30
相對于10000元為基數計算的個稅590元,采用實際繳納方法計算個稅多交50元多。
企業承擔個稅、承擔個人社保費的賬務處理
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社保費和個稅是兩個重要的財務成本,涉及到雇員和企業之間的財務關系。然而,在實際**作中,有時企業會幫助雇員承擔一部分社保費用,甚至個稅,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雇員的財務負擔,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會計難題。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小劉是某公司的會計,他的月工資為1萬元。根據公司的約定,他的工資是稅后的,而且公司還幫他承擔了一部分個人社保費用,假定為500元。在小劉的會計分錄中,他可能會出現以下錯誤:
公司實際支出的部分不能在稅前扣除。500元的社保費是小劉個人支付的,企業無法在稅前扣除這部分費用。企業也不能在稅前扣除小劉應該承擔的個稅,因為沒有相關的扣除憑證可供企業使用。
要正確處理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對于企業承擔的社保費用,會計分錄應該如下:
在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 11500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費1000
在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105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貸:其他應付款-社保費500
這種方式將企業代替個人繳納的社保費用視為企業發放給員工的工資的一部分,員工使用這部分工資來支付社保費。由于社保費是免稅項目,因此增加這部分工資收入不會增加員工的個稅負擔。
到手工資 = 工資實際支付額 – 應交個人所得稅
其中,工資實際支付額需要根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來計算。根據企業承擔個稅的情況,我們可以使用勞務報酬的預扣稅率來計算。
以小劉為例,假設他是**員工且不需要繳納社保費,我們可以計算出實際支付額為10,641.30元。因此,企業承擔個稅后的正確會計分錄應如下:
借:管理費用 10,641.30
貸:應付職工薪酬—**費 10,641.30
在發放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費 10,641.30
貸:銀行存款 10,000
貸:應交稅費-代繳代扣個人所得稅 641.30
通過以上正確的會計處理方式,可以避免個稅漏交和企業稅前扣除的問題,確保了財務記錄的準確性和合規性。同時,也讓員工享受到了一定的稅收優惠,提高了企業的員工福利。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原創文章,作者:hell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3100756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