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前沿拓展:
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1、速算扣除數(shù)是個人所得稅中用來修正個稅計算中不同檔次稅率造成的差額的數(shù)值。 2、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為解決超額累進稅率分級計算稅額的復雜技術問題,而預先計算出的一個數(shù)據(jù)。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稅特點,是把全部應稅金額分成若干等級部分,每個等級部分分別按相應的稅率計征,稅額計算比較復雜。
相信很多財務小伙伴或者一些老板們都常常會聽到“五級累進制”這個詞,可能很多小伙伴們會有疑問,這是什么意思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般是經(jīng)營所得,用五級累進算個人所得稅,像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經(jīng)營、承租經(jīng)營所得適用,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余額)乘適用稅率算個人所得稅。
公式: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以及損失)×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這就是五級累進的速算扣除數(shù),一般我們說經(jīng)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一般是5-35%,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一般就是3-45%。
現(xiàn)在很多企業(yè)都在做個人獨資企業(yè)來節(jié)稅,還有很多財稅公司打的廣告,那你們知道核定利潤率怎么計算嗎?額外給大家分享一下。
不少地方個人獨資企業(yè)(小規(guī)模納稅人)都可以核定征收,采用的方式也就是根據(jù)行業(yè)應稅率10%套五級累進稅率表得來的。
該圖怎么計算的呢?給大家算一下500w×10%=50W (10W在第三檔稅率20%,速算扣除10500)50w×30%-4.05w=109500那再加上增值稅,現(xiàn)在1個點,500w×1%=5w 附加稅,每個地方政策不一樣,5w×0.11=5500(隨便舉了一個例子)那所有的稅是:109500+50000+5500=165000/500w=3.3%
因為每個園區(qū)政策不同,所以把實際稅率打碼了,大家知道怎么算就好咯。
拓展知識:
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以工資薪金所得為例.工資薪金所得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如下:
速算扣除數(shù)是指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稅時,簡化計算應納稅額的一個數(shù)據(jù)。速算扣除數(shù)實際上是在級距和稅率不變條件下,全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比超額累進稅率的應納稅額多納的一個常數(shù)。故此,在超額累進稅率條件下,用全額累進的計稅方法,只要減掉這個常數(shù),就等于用超額累進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簡稱速算扣除數(shù)。
對工資薪金所得,計算個稅的公式是: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還是用個例子來說明:
某人工資扣除35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200元,則稅款計算方法為:1500*3%+700*10%=115元。個人所得稅的計算,也可以將應納稅所得額直接按對應的稅率來速算,但要扣除一個速算扣除數(shù),否則會多計算稅款。
上述工資扣除3500元后的應納稅所得額是2200元,2200元對應的稅率是10%,則稅款速算方法為:2200*10%-105=115元。
這里的105就是速算扣除數(shù),因為2200元中,有1500元多計算了7%的稅款,需要減去。其他稅率所對應的速算扣除數(shù)分別是:20%:555,25%:1005,30%:2755,35%:5505,45%:13505。
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個人所得稅在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將收入按應稅所得額的級數(shù)要求進行分解分段計算,這種方法不需要速算扣除數(shù),如應稅所得額不2000元,則應繳稅金為1500*3%+500*10%=95元;一種是按應稅所得額對應的級次直接計算,這時由于上一級次部分多繳納了,所以要減除,仍按上例,2000元對應第二級,稅率是10%,2000*10%=200元,但其中1500只能按3%征,多征了7%(10%-3%)1500*7%=105元,所以應該減去,200-105=95元,這105即為本級(第二級)的速算扣除數(shù)。產(chǎn)生這個的原因是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和個體工商戶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是超額累進稅率,而第一種方法計算比較繁瑣且易出錯,所以才有了第二種簡便算法,也就產(chǎn)生了速算扣除數(shù)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個稅每個檔的稅率都有相對應的速算扣除數(shù)。
這個數(shù)學說法,類似于公式。
主要作用是平緩檔與檔之間的稅收大幅度跳越
級數(shù) 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shù)
1 不超過1500元的部分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
例如: 8000的稅前工資,8000-3500=4500,是按三檔
有扣除數(shù),真實稅收:4500*10%-105=345
無扣除數(shù),稅收4500*10%=450
如果稅前工資是8001,8001-3500=4501 ,是按四檔
有扣除數(shù),真實稅收:4501*20%-555=345.2
無扣除數(shù),4501*20%=900.2
上面的對比就會發(fā)現(xiàn),如果沒有扣除數(shù),在工資納稅跨檔的瞬間稅收會大幅度增長,跟實際收入增長不成比例。
增加了扣除數(shù),跨不跨檔都是平緩的慢慢增加稅收,與實際收入是成比例的。
速算扣除數(shù)是什么意思
【舉個例子:
收入2000元交50元(2.5%)
2001~4000元交100元(5%)
4001~6000元按照7.5%
現(xiàn)在收入5000元要交多少?
(5000-4000)x7.5%=75
50+100+75=225
其中(50+100)就是“速算扣除數(shù)",也就是4000元應稅部分
【不是真實稅率,僅供參考】
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九賢互聯(lián)網(wǎng)實用分享網(wǎng)編輯,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082246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