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排行
前沿拓展:
3月的車險市場,降速。
相比1月、2月“開門紅”兩位數的強勢增長,3月車險保費累計增速滑至個位數,9.5%。
若從單月情況看,3月單月車險增速僅為3.2%。迅猛反彈后,這是否說明2022年車險保費增長的勢頭已盡?
從季度周期觀察,去年四季度車險增速提前回暖的情況下,車險增速向下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考慮到車均保費價格的繼續上漲,車險規模向8000億體量的沖刺,亦是值得期待的。
尤其是車險市場份額進一步向大公司集中的效應,如今也愈發明顯。短期看,這種大公司間的默契程度,尚無明顯分歧。
是故,車險綜改一年半后,2022年一季度的車險數據也在印證著什么。市場,或許與你想象的不太一樣。
1 老三家領跑行業,第二梯隊困難依舊
如果以保險公司的保費規模排名來看,整個市場按規模區間劃分,增速呈五個階梯。
以老三家為代表的第一梯隊,增速全面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且三家的增速均保持在11%左右。
而從市場實際情況了解,考慮到老三家的固定成本率比中小公司低3-5個點,手續費率也比市場平均水平低2個百分點左右。
這種增速、費用投放與固定成本分攤均優于行業的表現,足以令第一梯度在車險發展上形成了高度默契——即只要按此節奏發展下去即可。
因為頭部公司的車險利潤,基本可期。這也是2021年頭部企業渠道策略的分化延續。
市場排名4-8的大中型公司,雖然實現了車險保費的正增長,但增速相較第一梯隊明顯乏力,且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
規模效應在大中型公司的增速上表現明顯,基本呈規模越小、增速越低的趨勢。
基本可以斷定,大型公司的市場份額增長,多取自第二梯隊。
2 第三梯隊成增速大贏家,或許也體現了綜改意義
市場排名9-18的10家第三梯隊中小型公司,可謂2022年一季度車險市場的最大贏家。
一方面,上述第三梯隊者抓住了行業緊盯頭部市場的紅利期,在車險排名中實現爭先進位;
另一方面,這些公司通過自身定價策略的調整,實現了車險業務結構的重構。
但由于體量過小等原因,這些公司并非車險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或許僅是2022年一季度的保費增速的最大贏家。
如結合2021年數據,上述中小型公司,有相當部分退出了區域車險市場。2022年開門紅期間的大幅增長,當是一次增速的報復性反彈。能否持續,還需時間檢驗。
值得關注的是:
從區域撤退到報復性增長,其中最大的改變是這些公司的車險定價結果與業務結構。
這當是車險綜改助力提升車險定價能力的預期體現,而這也是車險改革的意義。
再看市場排名19-23的5家公司,展現了2022年車險市場的“另一面”。
即從第19名開始,車險市場出現了保費負增長的公司,且連續5家,其中更是不乏兩位數的負增長者。
這一梯隊構成了整個車險市場份額中滑落最大的群體,也說明了不是所有中小公司,都能成為車險改革的受益者。
3 小微機構集體滑落,分化經營又是一番景象
市場排名在24名以外的小**公司,分化極為明顯,整體增速落后于市場平均水平,也屬于2022年的車險掉隊者。
如去年增速表現不佳的互聯網車險公司眾安和泰康,迎來報復性增長;
作為車險改革的受益者之一,車企類公司連續兩年增速都領先行業平均水平;
地方性險企不慍不火,有退出局部市場者,也有向全國市場拓張者;
小型外資險企車險依舊未見曙光、農險公司車險數據平庸依舊、電網系業務持續收縮或許會成為車險改革里第一批退出市場化的公司……
至于那些無法分出明顯特色的公司,車險掉隊則是能夠理解的事情。
以上,即為2022年一季度車險主體的眾生相。
4 究因價格上漲,車險保費大舉回暖的重要因素
從2022年車險市場格局的變化趨勢看,市場的確按照車險改革之初預期的模樣發展。
但其中存在一個關鍵性的因素,讓車險改革似乎脫離最初的味道。
即2022的車險保費增速回暖,是車均保費上漲因素所致。
一方面,從新舊車情況觀察,2022年一季度新車市場疲軟,車險保費的增長主要乃舊車承載。
其中舊車的車均保費,特別是轉保業務和新保業務,受行業主體普遍上調定價策略影響,上漲幅度超過了10%。
另一方面,從各車輛性質的商業險車均保費看,無論是乘用車還是商用車,幾乎全線上漲。
其中,營業客車和非營業貨車的車均漲幅最為明顯,屬定價策略調整因素所致。據實地了解,自主定價系數在1.2以上的比比皆是。
乘用車市場的商業險車均保費漲幅在6%左右,成為市場中保費增長的主要力量。
而營業貨車商業險車均保費漲幅并不明顯。根本原因,并非保費價格不想漲,而是自主定價系數在去年同期已觸頂,很難再通過定價調整漲價。
這也是部分地區營業貨車2022投保,要求捆綁一些附加險的原因。
大概,這成了營業貨車在2022年車均保費還能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故而整個市場車均保費價格提升、保費回暖,都意味著目前的車險改革,仍在“淺水區”徘徊。
5 “深水區”改革尚未到來,市場格局如何演變?
當前,車險綜改后時代的市場格局雛形,已基本成型。
從趨勢上看,它符合車險改革的預期形態:
市場向頭部公司集中,部分中小公司找到了自身出路。
第二與第三梯隊相互看齊,第四第五梯隊向長尾市場融合,車險市場構成新三大梯隊。
這是車險改革階段性的標志與產物。
只是,在這種新的市場格局之下,當保費回暖、利潤可期,市場競爭趨于理性化的形態下,車險市場是否還有“勇氣”向“深水區”邁進?又或是否應該向“深水區”邁進?
畢竟,車險市場的機構成本、人力成本、賠付成本、監管成本等成本,并未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上述車險邁入“深水區”核心邏輯改變的情況下,如果換個角度思考,車險改革的終極目標是讓消費者受益。
這種受益,該如何界定?是價格、利潤、理賠指標么?
或許,商業險投保率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有投保需求,就有車險存在的價值;能付費投保,就是認可車險價格的表現。
又或許,車險格局最終的**,仍會回到保費規模上。從長期看,這依舊是車險改革最具可能的途徑與方向。
更多車險內容,請關注今日保車險群共聊。
拓展知識:
車險排行
一、**人保
創立于新**誕辰1949年,入選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第121名,屬于**金融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整體上市的大型國有保險金融集團。**人保車險出險速度快,理賠效率高,賠付金額足。
二、**平安
1988年誕生于深圳蛇口的**平安保險公司,一出生就選對了位置,體驗了真正的“深圳速度”。入選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第29名,**服務業企業500強第3名。
車險服務概況:用戶反饋**平安車險也是出險迅捷,服務態度好,理賠制度完善,不欺騙消費者。
三、太平洋保險
“三駕馬車”怎能缺少太平洋保險,而人保、平安、太平洋三者之和幾乎占據了車險市場的80%的份額,他們的實力不言而喻。太平洋保險始于1991年,屬于世界500強企業,從2005年到現在,保費收入翻了3倍以上。它本身經營多元化保險服務,包括人壽保險、財產保險等。
車險服務概況:車險更是深得車主喜歡,與人保、平安的口碑相差無幾。
四、**人壽
前身為成立于1949年的****保險有限公司,在1999年更名為**人壽保險公司。雖然不及前三位老大哥的地位,但是在2019年品牌的價值也達到了**幣3539.87億元。業務范圍包括壽險、財險、銀行、基金、資產和財富管理等。
車險服務概況:總體還是好評多,不過有些管理方面存在不嚴格,地方的理賠人員辦事拖拉敷衍,引發部分車主的不愉快。
五、大地保險
只要敢拼,這個世界就是你的。大地保險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金達到151億元**幣,總部設在上海。經歷了16年的滄海桑田,飛躍式的發展令業界刮目相看。到了2018年,保險業務收入已經超過了424億元。
車險服務概況:賠付效率高,還能贈送免費救援等服務,整體還是令人滿意。不過有部分車主反饋,大地保險總是會在賠付金額上跟車主“講”價錢,很難拿到足額的賠款。
六、中華聯合
聽到“中華”這個詞,是不是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中華聯合保險集團是新**之后我國成立的第二家國有控股保險有限公司。中華聯合保險的誕生打破了保險市場獨家經營的情況,正式拉響了市場競爭的號角。2018、2019連續兩年入選亞洲品牌500強。
車險服務概況:跟**勾結,**拒賠,各種黑料,這是網上被噴的最慘的一個車險。大地保險有著一個很人性化的服務,很多零部件的損壞,一般的民營保險公司都是只能修不能換,只有“老三家”中的兩家國企太平洋和人保肯不修直接換,大地保險算是額外的一位“好人”,也支持此服務。
七、陽光保險
成立于2005年7月,國內七大保險集團之一,旗下有用人壽保險、資產管理等多家公司。2019年入選**服務業企業500強第88位。其中財產保險三四級分支機構1000余家,累計客戶3600多萬名,累計賠款288億元。
車險服務概況:手續簡單,出險甚至比大公司還快。負面反映為賠付速度慢,而且不足額。
八、**太平
注意區分**太平和太平洋,這是兩家不同的公司。太平保險是我國第一家跨國金融保險集團公司,其品牌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追溯至1929年創立的太平水火保險公司。2019年7月,位列《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451位。
車險服務概況:服務網點少,態度敷衍,設置陷阱來減少理賠款。
九、新華保險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世界500強,提供人壽保險、健康保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及養老保險服務。
車險服務概況:整體表現一般,好評和差評差不多,口碑呈現兩極分化的極端情況,好的夸上天,壞的踩成狗。
十、泰康保險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96年,創新型保險金融服務集團,以人壽保險為核心,擁有企業年金、資產管理、養老社區和健康保險等全產業鏈的大型保險公司。
車險服務概況:活動多,保費低。免費更換輪胎;高速公路車輛沒油,免費將油送給客戶;100公里內免費拖車。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102486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