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年度稅率)
前沿拓展:
2021年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摘要 1、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應繳個稅金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說,我們要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這三個數。 2、按照最新的稅法,需要扣除的項目有5000元的免征額、三險一金等專項扣塊老隨胡茶民廠官通除項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專項扣除項目以及企業年金等其它國家規定可以扣除的項目。 咨詢記間貨趕革真殖熱勢錄 · 回答于2021-12-09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2021最投了明治括國圖沖新公式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為您編輯相關信息,請稍等一會兒哦~ 1、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應繳個稅金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所以說,我們要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和速算扣除數這三個數。2、按照最新的稅法,需要皮左趙至條受顯額附扣除的項目有5000元的免征額、三險一金等專項辦歡寫扣除項目、子女教育等附加的專項扣除項目以及企業年金等其它國家規定可以扣除的項目。
看一下2021年個人所得稅總額主要城市,我們聚焦在前五名。最高的上海2180億,居然是第五名廣州480億的4.5倍,即使是第三名的深圳,也只是第二名北京的六成。
主要城市個稅
北上廣深,沒想到北上拉開廣深這么遠,不得不讓人想深究個中原因。由于很多數據無法從權威渠道取得,因此,本文從現有有限的數據,加上半點猜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北京上海個稅比其他城市高的幾大原因。
一、北京上海工資遠高于其他城市。
這個原因幾乎不用說,而且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從下表可知,北京、上海2021年城鎮非私營企業平均均高于19萬,與后三名差距將近在4萬元或以上。
我們可以大概匡算一下4萬元的差距可以產生多少個稅。
從各市統計年鑒可以找到各地就業人口以及城鎮非私營企業從業人員(以下稱城鎮非私人員)數量,雖然上海和杭州沒有直接的城鎮非私人員數量,但是上海的比例可比照北京,即城鎮非私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約55%(城鎮非私營企業包含外企,上海外企眾多,因此可比照北京),杭州的比例可比照廣州,約為36%。
以北京和深圳為例,兩市的全社會從業人員幾乎差不多,北京是1258萬,深圳是1292萬(兩市從業人員均為2020年數據),但是北京的城鎮非私人員為687萬,深圳為507萬,也就是說這500萬人工資差距的4萬元,工資總額就差了2000億元,如果按個稅稅率20%,個稅就差了400億元(雖然個稅是累進稅率,單純用20%可能不太嚴謹)。再加上北京多出來的180萬城鎮非私人員,這部分影響妥妥也有幾百億(即使抵消私營從業人員個稅總額低于深圳后)。
所以,北京上海個稅遠高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城鎮非私營企業從業人員數量遠高于其他城市,造就全社會平均工資遠高于其他城市。這個也可以說是唯一的原因,因為后面的其他原因,都可以說是影響了這個所謂的平均工資。
二、北京央企總部、上海外資總部眾多,總部人員收入高企。而且其運作更合法合規,因此個稅漏洞也小。
據統計,全國央企共98家,總部在北京的就達到69家,而且這些央企都是巨無霸。上面所說的98家央企屬于狹義上的央企,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央企還有金融類央企、文化類央企和行政類央企,比如金融類的四大國有銀行,文化類的**廣播電視網絡集團,行政類的**煙草集團等,這些集團的總部基本都在北京,可以想象北京有多少集團總部的高薪人才扎堆。
再說上海,央企總部雖然只有寥寥幾家,但是外資總部卻達數百家。在外資工作過的都知道,外企在法外之地是盡量少觸碰的,個稅都是按足額繳納,只會在法律允許范圍做有限的稅務籌劃。
三、北京上海聚集了大量各行各業的頭部人員。
還記得補繳8億稅金的明星嗎?想象一下,他們一個人所繳納的個稅,已經抵得上百萬打工人了。而這樣的影視明星,居住地無一不是北京上海。假設100個明星平均每年繳稅1千萬,這樣100個人就繳稅10個億了。
影視明星只是一小塊,還有很多導演,后臺制作等產業鏈的高收入人群。除此之外還有舞蹈家, 畫家,作家,設計師,律師,會計師等等等等,絕大部分社會精英都集中在北上。
北京上海畢竟是**大陸唯二的超級大都市,資源絕對集中,其他城市望塵莫及,其他城市想要超越北上,也只能在個別細分領域中嶄露頭角,論綜合實力,北上百年內無人撼動!
拓展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九賢互聯網實用分享網編輯,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uuuxu.com/20221201513614.html